教学形式与教学效率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明确:教学效率有规律地受制约于所选择的教学形式。每一种教学形式,无论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都能顺利地完成一些教学教育任务,而对另一些教学教育任务的效果就越小。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形式的必然联系)(1)

某种教学内容需要采取全班教学的形式,而另一种内容需要采取小组教学的形式,第三种内容则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个别教学。把一些教学方法作某种结合加以运用,就有可能进行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而作另一种结合时,则可以利用全班活动的形式。有的班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训练,可以开展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而有的班级却不可能同样运用这些形式。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时,必须考虑任务、内容的特色、该班成员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某个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形式的必然联系)(2)

如果在选择教学形式时不考虑上述一种或几种因素,那么教学的效率就不会是最优化的。由此规律性而产生选择最优教学形式的教学原则。

教学的效率不仅有规律地依存于正确发挥教学过程各组成部分的职能,而且有规律地依存于具备教学所必须的最优的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由此规律性而产生这样一条教学原则:不仅要适应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在相应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来改变这些条件,这种改善是师生不必付出过多时间就能做到的。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形式的必然联系)(3)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制订教学原则体系时要考虑到有效发挥教学过程作用的上述各种规律。教学原则体系不是永恒不变的。苏联教育学所持的出发点是,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随着新规律的不断发现,教学原则可能而且应当改变、充实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