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

为了解全国各地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近日,新华社总编室分东、中、西三路组织了采风活动。东路分队首站来到广东并选择江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站点进行采风。

新华社“‘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采访团先后深入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蓬江市场、下沙公园、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黄茅海跨海通道、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地进行采风。

从清晨到黑夜,经过为期一天满满的行程,江门深厚的侨文化资源,以及在创新社会治理、为群众办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做法和亮点,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调研,

深刻感受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江门深入人心,大大激发了江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江门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

新华社记者连续采写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 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 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谭叔上岸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爱国统一战线为纲领 讲好华侨华人家国故事》等相关报道。其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民生事做实惠及万家 棚户区变身“网红”公园》截至目前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已超132万!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位于西江之畔、南海之滨的江门,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

曾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5)

彭伟宗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6)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对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7)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

在总共2.7万字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江门”被多次提及,

明确提出

“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

等,充分彰显了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位。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8)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9)

彭伟宗 摄

牢记嘱托,逐梦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硬联通”打开大湾区“辐射之门”;“软联通”深化融合发展,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江门样本”;以“侨”为桥,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两年多来,江门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不管是初次见面,

还是老友重逢,

为了加深认识和了解,

现递上江门2021版新名片

请您多多指教!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0)

制图/陈慧君

中文名:江门

英文名:Jiangmen City

别称:五邑

家庭住址: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

电话区号:0750

邮编:529000

人口:479.8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粤J

这里是江门

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城市圈”

“十三五”期间,

江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908.5亿元

比“十二五”增长了2倍,

创历史新高。

其中,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93公里

位居大湾区第四。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1)

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2)

黄茅海跨海通道与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建起我省“一核一带一区”重要的核心纽带。图为该项目施工现场。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3)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开通运营,是江门担当作为、超前谋划的又一力作。邹内和 摄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陶一桃展望,

未来江门的区位优势将变为枢纽优势,地缘优势将变为发展优势,自身优势将变为融入大湾区的要素优势。

身处时代大潮的江门市委、市政府,以“跳出江门谋划江门”的大视野,把交通建设放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盘棋”考虑,紧紧围绕“大交通”战略,深入推进交通大会战,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以交通先行引领城市发展,融入大湾区建设,缩短与大湾区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4)

如今,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江门在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城市圈”的同时,大湾区面向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也正在江门开启。

这里是江门

打造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流园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全市上下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区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5)

以点带面,狠抓重大平台的开发建设、扩容提质,江门正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除银湖湾滨海新区,大广海湾经济区、江门人才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一系列江门特色的大平台正扎实推进。其中,江门人才岛致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引入了华为、腾讯、IBM等一批合作项目。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6)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江门各大园区建设正全面开花。特别是,我市于2017年起抢抓“双区”发展战略机遇,大手笔打造五大万亩园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共建平台。目前,五大万亩园区已全部纳入广东省产业园管理,享受省产业园和产业共建的政策扶持,必将承载起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7)

这里是江门

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江门样本”

近年来,江门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切的异地办理事项,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通过建立安全可靠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渠道,实现合作事项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不断密切与大湾区兄弟城市间的“软联通”。

与此同时,江门作为全国首个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的地级市,目前已有7家江门银行和8家澳门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近5年来江澳金融合作累计业务量超1700亿元。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8)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从标准互认到规则衔接,从机制创新到政策互通,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江门正以“湾区通”工程为牵引,以“勇立潮头争当先锋”的改革破冰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鲜活的“江门样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进一步融合,为港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19)

办事便利的同时,

生活舒适度也在悄然变化。

2018年,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奋力争先,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启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涵养城市文化文明,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志在把江门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湾区综合枢纽门户城市。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0)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三年来,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创新实践,以“八大行动”为抓手,推进项目760多项,实现了城市品质的跨越式提升,展现了“路畅、街净、灯亮、水清、景美”的城市新面貌。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带来的是招商项目的“量”“质”双升。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1)

陈立武 摄

去年,

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211个

投资额1247.3亿元

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7.1%和4.2%。

其中,

超20亿元项目19个

投资额694.86亿元

超50亿元项目5个

投资额359.23亿元

招商引资跑出了“加速度”。

这里是江门

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

五邑一脉,四海一家。

江门,

是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2)

台山铜鼓。彭伟宗 摄

百年前,

江门已成为国际货物的吞吐港,

港口吞吐货物,

也输送人才和文化 ,

轮船将千千万万江门侨民

送往海洋彼岸,

缔造了世界移民史的奇迹。

如今,

有超过400万原籍江门的华侨

居住在世界各国 ,

独一无二的侨乡文化

如今依然有深远影响。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3)

瑞石楼。李卓文 摄

19世纪60年代起,

江门因为大量海外移民

和外来文化影响

成为中国四大著名侨乡之一,

中西文化交融

成为江门显著的文化特征。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4)

台山海口埠。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摄

壮观的碉楼群在五邑随处可见,

光开平就有1833座。

而碉楼的由来,

得从台山海口埠开始说起。

这里是广府人出海第一站,

大同河和端芬河在这里交汇出海,

一代代华侨也从这条河出发,

漂向世界各地。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5)

去海外谋生的五邑人通过银信与家人建立联系。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6)

目前发现的江门五邑地区最早银信。

全球各地的五邑华侨

将辛苦挣得的外汇,

和带着浓浓思乡情的“银信”

寄给国内家眷。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7)

位于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的台山银信博物馆。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而银信背后的社会现状是

众多五邑乡亲籍此赴海外谋生,

形成“青壮男丁在海外,

老弱妇孺守乡里”的情形。

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

为了家眷家产安全,

华侨有所积蓄后,

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

碉楼林立遂成为五邑侨乡一大特色。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8)

何树炯 摄

2007年,

“开平碉楼与村落”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广东省首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是江门

感受闲适的诗邑生活

无需刻意寻找,

江门的蓝天、白云、稻浪、

水乡、荷塘、炊烟皆有!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29)

李振江 摄

“来过,就不曾忘记;

到过,就不曾离开。”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0)

太空荷公园。李健庭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1)

吴满扬 摄

江门有着“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

随处可见的绿植,

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2)

东湖公园。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摄

江门的公园众多,

园山湖公园、东湖公园、北园公园……

放眼全市,

一座座公园,一片片绿植,

我们已经被“绿巨人”包围了!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3)

欧蕊荣 摄

这里是江门

畅享舌尖上的美味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4)

江门各式美食(新会陈皮、台山黄油蟹、古井烧鹅、荷塘鱼饼、杜阮凉瓜、恩平濑粉、恩平簕菜、鹤山腊味饭、台山生蚝)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5)

古井烧鹅。龚静 李万兵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6)

台山生蚝。图源:台山发布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7)

古劳鱼皮角。欧蕊荣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8)

杜阮凉瓜。梁少华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39)

外海面。彭伟宗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0)

睦洲黄沙蚬。图源:邑街坊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1)

台山黄鳝饭。梁少华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2)

龙口牛肉宴。黄昉华 摄

来到江门,

让您轻松畅享舌尖上的美味!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3)

这就是江门,

一座让你来了就爱上它的城市!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4)

彭伟宗 摄

夜晚的江门(这就是江门)(45)

—END—

来源:江门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