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1)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深井冰蓝

1

综艺节目《十三邀》有一期,主持人许知远在以色列采访了一位当地的犹太人,许知远问:

“你认为今天的以色列还面临着生存危机吗?”

这位犹太人回答:

“我希望没有。我知道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希望我们消失,但是人类并不是总能被预测的,我们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是,人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学习,所以历史经常重复发生,因为人们没有从之前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2)

图片来源网络

早就听说过以色列是个极具顽强生命力的国家,可当这位犹太人说出这句话时,还是不免让人为之震颤。

其实,但凡稍微了解过一点以色列的人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典型的面积小,人口少,资源匮乏的小国。可是就这样一个人口仅800万的国家,却拥有着6000家科技初创公司,拿走了全世界29%的诺贝尔奖。

而这些,全都是基于以色列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嗜书如命。

在以色列你可以看到,不论是在街头还是巷尾,不论是在车站还是广场,到处都是人们专心阅读的身影。

一个家庭里,以色列人最不能缺的就是书房;而在每个地区,大到城市小到乡村,都必设典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不仅如此,在以色列,每周的周六是他们的安息日,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娱乐场所都会关闭,街上只允许书店营业,所以在安息日当天,你会发现,沙滩、大街上寥无人迹,但每个书店里却是挤满了人。

在以色列,年满14周岁以上的孩子每个月最少都会阅读一本书籍。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联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话,他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而知名读书领头人樊登甚至更直言:

“读书不是一件业余活动,读书是件必需品,读书是件要命的事。”

为什么阅读会这么重要?

2

只有阅读才能培养孩子的

“多元思维模型”

新闻晨报曾发过一则关于“收入越高越爱读书”的微博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那则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收入群体越高的居民阅读书报期刊时间越多,高收入群体中21%有阅读行为,而低收入群体只有6.6%有阅读行为。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3)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有不少网友表示不认同这则调查的归因,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举例分析后会发现,原来大咖们都在阅读。例如:

俞敏洪:最多的时候1年读完300本书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读书计数单位为“筐”,读书按“筐”读

比尔盖茨:一年至少50本书

扎克伯格:坚持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股神巴菲特:一年读200本书

......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到这儿,可谓是越牛的人,越爱读书!

然而这些大咖们不仅书读的比常人多,关键还有一个特点:他们读的书绝不局限于某一类。

其中最值得详谈的应该就当属股神巴菲特的好朋友查理 ·芒格了。众所周知,查理 ·芒格和巴菲特常被人戏称是“长了两条腿的书柜”,这足以可见他们的阅读量。

查理 ·芒格是著名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创始人,这家公司每年保持着以20%以上的高收益被人称作最值得尊敬的公司之一。

查理 ·芒格曾说:

“只要我手里有一本书,我就永远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而今年93岁的芒格,也的确依然在践行着这句话。

据悉,查理 ·芒格曾上过加州理工,读过哈佛法学院,可他却说学校教育并没有为他提供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他说他这些年都是靠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他认为任何一个单一学科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单一的,而这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不足于应用的。

芒格认为一个人必须掌握至少80-90种思维模型(查理 ·芒格自己掌握了一百多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这个多元思维模型是无法仅靠学校教育获得的,而从芒格自己的学习经历来看也的确如此,因为他所学的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甚至连化学这样的学科都是从阅读里学到的。

他曾说:

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所以由此看来,目前我们要想具有“多元思维模型”,阅读这条路是绝对绕不开的。

3

阅读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榜样”

网络时代,层出不穷的网红,一夜成名的选秀偶像们都无一不在误导着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当下,已有不少的新闻报道指出许多孩子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网红。

在许多孩子眼里,当网红不需要学习,更不需要努力,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赚很多的钱,所以这也就难免会有孩子把一些素质低下的网红当作自己的榜样,而部分网红为博关注秀下限,于是就有孩子盲目更风模仿。

例如,不久前就有一篇令人震惊的帖子在空间掀起轩然大波,帖子的题目叫做:不要再黑蔡徐坤了,不然中国要有两亿人死掉。

这篇帖子下面附图了许多喜欢蔡徐坤的未成年孩子们的聊天截图,里面几乎都是在攀比证明自己到底有多喜欢蔡徐坤,而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一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不惜划伤自己以此作为要挟。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4)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几近自虐的方式就只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怎么看这种崇拜都是病态的。网络世界不仅很虚幻,还很浮躁,对于人格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说极易找寻到“不利的榜样”。

而与之相反的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阅读,很大程度上找到的都会是“正面积极的榜样”

解放网曾采访过一位来自漳州的17岁高考文科状元,这位名叫陈雅芳的孩子以653分成功签约北大,记者问她为何选择北大,她回答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就是毕业于北大,所以北大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5)

图片来源网络

好的榜样给人带来的影响力是无穷的,美国著名企业家吉米罗恩曾说:

“你周围的五个人平均下来就成为了你”。

甘地影响了马丁·路德·金,乔布斯影响了扎克伯格,巴菲特影响了比尔·盖茨。

环顾四周,当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厉害的人物时,阅读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因为我们每读一本书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近距离的和这些智慧的人交谈,把他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把他们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4

阅读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网上有很多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专注力真的是想尽了各种招数,我曾听说有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专注度变态到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用牙签穿满一碗豆芽才准吃饭的事例。

其实但凡认真思考一下的人都知道,穿豆芽本身就是件很枯燥的事,不仅不能训练孩子的专注度,还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只可惜,现在很多家长宁可信各种奇葩训练,也不曾去尝试最简单却也是最有效方法:亲子共读。

2009年,有人专门做过一项关于“什么是减缓压力的最好办法”的研究,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阅读”。它超过了所有人们之前喜欢的,如听音乐,享受咖啡等。实验通过评估心跳和肌肉紧张程度发现,实验者从打开书本到放松只花了六分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研究发现:

阅读的本质其实和冥想十分相似,当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力会全部集中在书本里,而周围的一切都会随之远去。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安静阅读时,专注力其实就已经在提高了。

世界读书日家长读书分享(给孩子最好的礼物)(6)

图片来源网络

余秋雨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人家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一个不阅读的父母自然不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

以下是今天人民日报推荐的少儿类书单,供各位家长参考:

《耗子大爷起晚了》

《奇迹之夏》

《有呀有呀书店》

《鲍勃是个艺术家》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隧道的森林》

《如何制作一个哥哥:探索人体结构与运作秘密》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全五册)》

《少年轻科普丛书(全四册)》

《思考世界的孩子(全二册)》

如果说人类文明绝大部分是依靠语言文字所传承的,那么阅读就是使这种传承延续运转下去的“传输带”!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