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现场,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采访在谈到学习党史的感受时,张晓龙说,“党史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军史”,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张晓龙和孔令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张晓龙和孔令谦(张云逸之孙张晓龙)

张晓龙和孔令谦

9月15日在“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现场,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采访。在谈到学习党史的感受时,张晓龙说,“党史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军史”。

“提出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新四军研究会组织的这次‘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正是在践行这种要求。”作为本次活动的总负责人,张晓龙讲述除了纪念革命先辈外,活动的另外一个意义。

张晓龙为张云逸长子张远之之子,从小跟随祖父祖母长大,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自强自立与艰苦朴素的作风。1969年,张晓龙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张晓龙认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也是党史学习很重要的一年,党史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军史,军史很重要一部分是由形形色色、千千万万的战士、干部和高级指挥员组成的。是他们听党指挥,浴血奋战、奋斗牺牲谱写了军史和党史。

“陈毅曾是新四军代军长,后来是军长,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改编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也是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对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战胜日伪,以及解放战争中消灭国民党军主力,最后建成新中国,陈毅以及他指挥的部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怀念优秀的指挥员和出色的共产党人,也是重新学习军史和党史的一种方式。”张晓龙在现场的发言中概述了陈毅这位新四军领导者的征战经历。

张晓龙为“红船学党史”开栏题词

陈毅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领导者,是当之无愧的华东主帅。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华东战区是全国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战争一开始,山东、华中解放区就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其主力兵团几乎都集中于华东,五大主力的第5军、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在华东战场上不可一世。国民党军实施重点进攻时,用于华东战场的兵力,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七,占其重点进攻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六。当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南线主战场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华东部队主力也随之投入中原作战。战略决战中,又面对国民党军的精锐重兵集团。

华东部队肩负的任务是艰巨而光荣的。陈毅以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大无畏气概和雄才大略,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统领全局,运筹帷幄。在战略防御阶段,他同粟裕、谭震林等同志一起,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审时度势,抓住战机,大量歼敌,继宿北、鲁南战役后,又接连取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华东的全面进攻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张晓龙

在战略进攻阶段,他和粟裕率部挺进中原,协同中原野战军行动,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腹地。在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阶段,他作为总前委主要成员之一,参与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和战略大追击的组织指挥,统率所部解放了华东大陆和众多沿海岛屿,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功勋。

陈毅作为主要指挥员,经历了新四军、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斗争中,显示了他坚强的党性,宏大的战略视野,非凡的革命胆略,敏锐的洞察能力,高超的指挥艺术,坦荡的广阔胸襟。

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广西右江领导武装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9月起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张晓龙入伍前与张云逸夫妇合影(1969年2月于北京)

曾任党的第七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

征稿:红船编辑部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党史学习心得稿件。稿件要求:1.围绕“学党史”主题,可畅谈本人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并就如何更好赓续红色基因发表看法。2.面向人群:老一辈革命家及其后代、烈士家属、党史研究专家学者、老师、学生等广大红色基因传承人。3.字数不限。4.征稿除文字版,也可以提供视频或音频版本。5.请注明作者及联系方式,另附上个人简介。投稿方式:信箱:hongchuanzazhi@126.com。公号私信:微信公众号搜索“红船编辑部”,关注后,将文稿私信发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首席撰文:王海荣

视觉:王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