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

京剧剧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那就是最初传承下来的,其二那就是后来创排的,其三那就是根据其他剧种改编的,其四那就是根据事实改编的。

然而我们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京剧界创排出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其中包括传统剧目,也包括革命现代京剧。但是90年代之后京剧界创排的剧目可以称之为精品的太少了,但是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像《曹操与杨修》、《江姐》、《华子良》还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鸡肋的作品大多了,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鸡肋”之意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些剧说实话艺术水平并不高,可是却花费了几百万的费用,所以称之为“鸡肋”。我们今天来举几个例子。

京剧有哪些经典剧目(近些年京剧界创排了很多失败剧目)(1)

其一:京剧本有一出《群英会》,并且剧情、表演都是一流的。可是后来非要创排一出《赤壁》,其实剧情都一样,只不过在机关布景上花费很大,类似于话剧、电影一样。演出一次也是十分费力,花费人力、物力也很大,所以演出很少。难道创排一出戏不就是为了方便演出,容易传承吗?

京剧有哪些经典剧目(近些年京剧界创排了很多失败剧目)(2)

其二:那就是京剧有《铡美案》和《秦香莲》,而后来了一出《香莲案》,真的不知道这么做的必要是什么?

京剧有哪些经典剧目(近些年京剧界创排了很多失败剧目)(3)

京剧有哪些经典剧目(近些年京剧界创排了很多失败剧目)(4)

其三:《杜鹃山》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杨春霞和马永安版本的,在这一版本之前已经有一出《杜鹃山》了,那就是赵燕侠、裘盛戎、马连良的版本。可当时这一版本并不完善,所以后来出现了杨春霞版本。可是北京京剧院不复排后者,反而是复排老版《杜鹃山》,并且更名为《乌豆》,那么这种做法又为什么呢?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江枫渔火怎堪愁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