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英骂人,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做到有修养、有学问、有幽默、有风度地骂,骂出文化来,倒也成了一件可赞可赏的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用文化骂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用文化骂人(骂人也要有文化)

用文化骂人

■鲍海英

骂人,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做到有修养、有学问、有幽默、有风度地骂,骂出文化来,倒也成了一件可赞可赏的事。

历史上,骂人由来已久,其中最有水平的是百家争鸣——一场积极的骂战,可称“文骂”的代表。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宣传自己的主张,“骂”别人,但主流是以理服人,这种文骂,体现了很深的思想、文化和修养。

三国时期有两场著名的骂仗,堪称文骂的经典。一场是陈琳,原先籍籍无名,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把曹操骂了个够,淋漓痛快,极富煽动力。檄文传至许都,曹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竟从床上一跃而起。犀利如此,成就陈琳一时文名。另一场是诸葛亮,他写了一篇文章骂周郎,后者竟然被活活骂死,可见诸葛亮骂功的杀伤力了。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骂人代表作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当时在司马昭的威逼利诱之下,除嵇康之外的其他六人都纷纷被迫或自愿去做官,这激怒了性情狷介、不屑趋炎附势的嵇康,他便做了这篇骂人的极品,真乃于无声处听惊雷。

到了唐代,骆宾王凭借《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得到武则天“此人不在朝堂,乃宰相之过也”的金口玉言,从而成为朝野瞩目的人物。这骂人有文化的作用当真不可小觑。

近代的鲁迅作为文坛旗手,以一支笔横扫千军,特别是精悍泼辣犀利的杂文,所向披靡,难怪毛泽东评价它是匕首投枪,可见其锋锐战斗作用。

这些都是文骂的经典,既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又回击了对手,读着解气过瘾,佩服至极。

可如今,网络似乎已经成了骂人主阵地。骂人的脏话,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却风风光光地流行于网络,且不断升级。论坛、博客、微信,各处风起云涌,针对一个事件,网友们肆无忌惮地叫骂,真的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当然,热闹的都是泼妇骂街的本事,既不文雅,又失风度,读着让人恶心。

如果有不满,实在要骂人,我们何不学学古人,骂人讲究一点文化?我们完全可以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各自不同的意见,用理性和智慧发泄我们的愤怒。大家都是文明人,含蓄有教养地回击对手,这样骂人有文化,不仅比骂出一串脏字要有力得多,而且还会让对手佩服、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