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全国哪些省份总被调侃,河南肯定算一个。若论河南哪个城市讨论度最广,一定非驻马店莫属。

  驻马店素有“豫州腹地,天下之中”的美称,奈何种种历史原因和机缘巧合,被网友调侃为“总部”,令人深感无奈。

  

驻马店会是河南新省会吗(一直被嘲笑名字土气的驻马店)(1)

  而驻马店招“黑”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城市的名字。谈到中国最接地气的城市名,估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拿驻马店开涮。纵观其历史上的别称,“天中”、“苎麻”、“驿城”,似乎都比 “驻马店”听起来优雅大气。假如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初见秦王和吕不韦的时候这样介绍自己:“吾乃驻马店李斯,请赐教。”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十分接地气?

  一直以来,网上建议驻马店改名的呼声甚高。事实上,驻马店在这件事上,真的没少下功夫。1999年,驻马店师专(现黄淮学院)成立了天中文化历史研究所,着手进行理论研究;2000年,驻马店市提出改名请求,但没有结果;2004年,驻马店市召集了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市内专家,开展了声势不小的“天中文化研讨会”;还专门成立了以一位副市长为领导的改名小组,具体运作改名事宜。然而最终因各种原因没有获批。

  在媒体采访中,有专家评审团成员表示不赞成驻马店改名,因为驻马店这个名字不能单纯理解为苎麻的谐音,它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明朝时,官方在这里设立驿站,即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或补给、换马的处所,说明这里古代是交通要道、南北通道,从这一点上来说,驻马店这个名字不能随意改,改了就抹杀了这个城市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驻马店会是河南新省会吗(一直被嘲笑名字土气的驻马店)(2)

 清代的茂兴驿站复原雕塑。古代的驿站可不仅是收发快递用的,驿站所在之处还是地区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在众多改名的建议中,“汝南”是呼声最高的一个选项。汝南古属豫州,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在的汝南是驻马店的下辖县,从某种程度说来,驻马店和汝南的关系,颇有些微妙。

  汝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被拿出来跟驻马店对比,以此突出汝南名字的好听。不光名字好听,汝南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众所周知,汝南不仅是梁祝故里、周姓之源、袁氏之根,也是个出名门望族的地方。两汉时期和万历年间的“汝半朝”现象,足以让后人们感到自豪。

  所谓“汝半朝”,就是身居高官要职的朝廷重臣,一半都来自汝南。据记载,西汉末开始,汝南籍为官者已登朝入府,为他人所羡慕。到了东汉时期,更是群贤竞秀。据后人统计,当时汝南人入朝为官600石以上职位的就达60人。《后汉书》中有名有姓有传的更是数不胜数。

  尤其汉章帝至汉灵帝之间,汝南人居三公、九卿者甚多,特别是权力较大的三公,竟有九人之多,包括汝南望族袁安、袁敞、袁汤、袁逢一门四代,以及袁逢的弟弟袁隗,这一大家子不是司空、司徒,就是太尉、太傅。此外还有许敬、许训、许相一门三代司徒,以及公元165年担任太尉的陈蕃。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袁逢正是袁绍的父亲,袁门“四世三公”,这样的政治资源给了袁绍莫大的施展空间,所以他能不到二十岁就担任地方要职,后来成为割据一方的雄主。

  不过此汝南指的是汝南郡,当时郡治还在平舆,上述名人籍贯并不全在今汝南县境。

  

驻马店会是河南新省会吗(一直被嘲笑名字土气的驻马店)(3)

  但明代第二次“汝半朝”,上榜的则已多是今汝南县境人。官职最高的是吏部尚书赵贤和李宗延,以及兵部尚书傅振商,皆为正二品。还有担任过太仆少卿、光禄寺卿、大理寺卿的李本固,为正三品。此外,朝中汝南人还有太常寺卿桂有根,大理寺丞彭鲲化等。粗粗算来,正五品以上的就有十人,在朝廷的重要中央部门中,一半以上的主官都出自汝南。

  《九州之中话汝南》的编者之一、曾任汝南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刘炳松先生说,万历年间,12次科举考试中,汝宁府中了31名进士,其中汝阳(汝南)县中了12名。

  官学昌盛,私学繁荣,再加上如此多的名人、望族,因而有一些汝南人有点儿瞧不上驻马店,觉得这个地方没有太多底蕴。

  

驻马店会是河南新省会吗(一直被嘲笑名字土气的驻马店)(4)

  与历史文化厚重的汝南相比,驻马店算是一个新兴城市,也确实没有什么深厚的“家底”。但驻马店的幸运在于交通改变了命运。清末京广铁路通车,在当时还是小镇的驻马店设了站。因而驻马店成了汝宁府城到京广铁路的“垂足”,即最近、最方便的站点。于是驻马店由于铁路便利成为地区专署驻地,再乘着地改市的春风,扶上了地级市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驻马店与汝南的关系,有点像郑州之于开封,铁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使城市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驻马店会是河南新省会吗(一直被嘲笑名字土气的驻马店)(5)

  一直以来,关于驻马店改名和与汝南的关系的讨论不绝于耳。私以为,“驻马店”这个名字虽不如“汝南”大气、动听,但每个名字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当马车的记忆离我们越来越远,“驻马店”这个名字的含义也会愈发沉甸甸。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尊重历史,顺应历史,把每一个城市名背后的故事讲述下去。

  参考文献:

  [1]游晓鹏. 一座“坊上坊”,两度“汝半朝” [EB/OL]. 大河报, 2014-08-21

  [2] 刘先琴. 驻马店市更名莫冲动[EB/OL]. 光明日报,2015-05-26

  [3] 如何看待驻马店的崛起? [EB/OL].知乎

本文由网易河南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