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盘算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计算工具,据说东汉末就有了,约在宋代普及全国算盘普及之后,与算盘有关的词不少最常见的是盘算,想、算计、计划、谋划都可叫“盘算”小心思、小计谋,叫“小算盘”;私下谋划叫“肚算盘”盘算,有时干脆就叫“盘”,如商店清理库存就叫盘底后来,“盘”还引申出测试的意思如《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外才已经美了,不知他学问如何?且请先生和儿子出来相见,盘他一盘,便见有学无学”再进一步,益阳人的“盘”,还有作弄的意思,如《山乡巨变》:“谢庆元笑着盘他”还有“盘宝”一词,就是将对方当“宝”来作弄“宝”即蠢宝,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益阳方言的语法特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益阳方言的语法特点(益阳方言文化专栏)

益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算盘·盘算

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计算工具,据说东汉末就有了,约在宋代普及全国。算盘普及之后,与算盘有关的词不少。最常见的是盘算,想、算计、计划、谋划都可叫“盘算”。小心思、小计谋,叫“小算盘”;私下谋划叫“肚算盘”。盘算,有时干脆就叫“盘”,如商店清理库存就叫盘底。后来,“盘”还引申出测试的意思。如《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外才已经美了,不知他学问如何?且请先生和儿子出来相见,盘他一盘,便见有学无学。”再进一步,益阳人的“盘”,还有作弄的意思,如《山乡巨变》:“谢庆元笑着盘他。”还有“盘宝”一词,就是将对方当“宝”来作弄。“宝”即蠢宝。

盘缠,本义是盘绕在腰间的铜钱,即出远门用的资费。益阳人常言“盘缠饭米”,指基本的用的与吃的。如说“我卖掉盘缠饭米,也要送崽读书”,表示一种不顾一切送儿子读书的态度。

有一个词是益阳独有的——盘书。送孩子读书是一个漫长的投资过程,要钱要精力,整个过程需要长期而过细的盘算,因此谓之“盘书”。过去这样讲,现在有的家长还是这样讲。

方圆·开交

方圆的本意指方形与圆形,亦泛指事物的形体、形状、范围。《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引申为方法、准则。唐·李华《咏史》之四:“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周立波《山乡巨变》:“(王菊生)‘嫂子要在大哥面前多方圆几句,才好。’”此处“方圆”是说好话的意思。“方圆”引申义里本就有随宜、变通之义。在遇到尴尬事求人帮忙,多有不便明说之处,只好请人或“方”着或“圆”着去说,听的人也“方”着或“圆”着去想。

上面讲的是言上的方圆,还有行上的方圆。如说“请你给我行过方圆”,“方圆”就是帮助;如说“请你给我腾个方圆”,“方圆”就是经济、物资上的帮助。

开交,本意是在一起的东西分开,引申为了结、罢休、解决、完结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足下三思,休被其惑,据弟愚意,不如早早开交为上。”《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分明是你把我丈夫谋害死了!我怎肯同你开交!”《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你听见了?认了儿子,不是好开交的。”

益阳话“开交”一词,往往还用作“开不得交”“何搞开交”,都表示事情不好办、不好了结。

牵·欠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爹爹!大娘欠你,送辣面与你吃。”此处的“欠”应为“牵”。

“牵”“欠”在益阳都读qián。“牵”的本义是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后来由牵走引申为牵引、牵挂、想念,如“这孩子牵他妈妈咧!”。益阳有一个词叫“牵老”,指采摘下来或买回的蔬菜,放着会慢慢变老,要快点食用。含义在于将蔬菜放着,比喻成动物将牵走还未牵走的状态。将“牵”字用得非常有创意。

欠的本义是打呵欠(人疲劳时张口出气),后引申为短少、不够,再引申为动词,有亏欠、想念,被吸引的意思。益阳有“欠食”之用法,说想吃什么东西,其行为、举止就叫欠食。特别欠食的孩子还被批评为“欠食佬”。童谣有“欠食佬,家家跑,一下碰打咯只阉猪佬……”

益阳有一种表达叫“欠欠势”,表示差或者少一点点的样子。不过,“欠”有时被读成“七”,“欠欠势”就念成了“七七势”。比如,人不能吃得过饱,过饱伤身体,“要吃得个欠欠势”。

“欠账”的意思,往往以“该”来表达。这种用法方言里多有。《红楼梦》:“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该”表示“欠”,属于含蓄的说法。老是说人“欠”,对方听着不高兴,自己也难出口,但说成“该”就感觉好多了。《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应该,没有达到完备、应该,就是“欠”,提醒你“该”,就是说你“欠”着什么。

丘山

乡间言决定重大事情,谓“定丘山”。“丘山”一词有很文雅的来历。《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丘,本意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山,引申为像小土山者,因而也指坟墓。因为指到坟墓,有“盖棺论定”一说,相对于人生,“丘山”一定,整个人就了了。因而,“定丘山”也借用来说决定大事、不得反悔的事。如双方约定一事之后,会再叮嘱一句“就这样定丘山了!”

桃江的浮邱山,本写为浮丘山,就是古时洞庭湖上看得到的一个像是浮于水上的小丘。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喝教艄公打跳,童儿张伞,迎接公子过船,就于船头作揖。”

挑,从手从兆。“兆”意为“远”,“手”与“兆”合起来表示“把手伸向远处拿物品”。“挑”本义为就远不就近的拿物品。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也叫挑,如:挑起帘子。由这一义项引申,益阳话里“挑”有个意义:伸出去的长板,如房屋的屋檐就是用这种结构承重的。与此相关,船与岸之间通行的长板,也称为“挑”,益阳话读音为“跳(二声)”。这样,便知上处引文中的“打跳”,应写为“搭挑”。方言里还称勺子为“挑子”,就是从“就远不就近的拿物品”而来。

来源:益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