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兔年开工第一天,上午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下午佛山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新年拼经济促发展的强烈信号。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拼经济更是底气十足、厚积薄发。日前,禅城公布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全区GDP2283.81亿元,同比增长3.1%,五区中排名第二。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58亿元,增长3.7%,增速居全市第一,对禅城的经济贡献率高达77.8%。

在制造业大市的佛山,作为中心城区,禅城有着独特的禀赋优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65.3%,是五区中唯一三产占比超越二产的区,也是全市三产占比最高的区。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禅城服务业如何扛起大旗、独领风骚,推动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加速回升态势?

迈向打造“佛山之心”的新年新目标,禅城又怎样肩负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使命责任,建设产业服务业中心,赋能制造业当家?

禅城有什么产业支撑(深读禅城2022年三产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1)

禅城积极打造商业消费中心。

强支撑

“提二强三”动能转化显成效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阶段,经济动能持续勃发。

尤其是2022年,经受住疫情反复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的挑战,禅城三次产业依旧逆势而上。第一产业增加值0.6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792.59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58亿元,增长3.7%,增速居全市第一。

“提二强三”的动能转化,充分彰显了万亿城市中心城区应有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2022年,禅城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34.7:65.3。其中,三产比重较2021年提升了0.2个点,对禅城的经济贡献率高达77.8%,拉动GDP增长2.4个点。

在二产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下,去年禅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22.10亿元,同比增长2.4%。

尽管总体规模并不突出,但禅城工业提质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去年,全区新增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68家,推动59家次项目技术改造,建设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项目争相涌入,朝着都市型工业方向迈进。

相比起二产,三产是禅城作为中心城区的优势,也是产业发展的“王牌”。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7%,增速居全市第一,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发挥强力的支撑作用。

禅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二;十大行业门类中七个门类增速为正、六个门类增速居全市前列。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增加值分别增长5.7%、13.5%、7.6%和8.5%。

金融保险是禅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近年来集聚了各类保险主体机构约140家,其中保险机构市级区域总部56家,全国百强保险中介机构总部8家,形成集保险机构、保险中介、保险科技、保险行业协会于一体的保险业聚集发展生态。全区保费收入232.09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市比重达40.1%,增速及比重稳居全市第一,成为全市金融保险业中流砥柱。

此外,过去一年是禅城启建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的开局之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也实现了蓬勃发展,增速分别达到48.5%、42.8%和21.1%,为禅城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禅城有什么产业支撑(深读禅城2022年三产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2)

去年,禅城全面发力建设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

强磁场

现代服务业龙头项目加速集聚

三产对全区经济发挥强有力支撑的背后,禅城正形成佛山高端服务业的“强大磁场”。

2022年,禅城引进项目投资创近年新高,超亿元项目54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引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数量同比翻倍。10个世界500强项目进驻。

现代服务业是去年禅城招商的最大收获,累计引进佛山平安中心、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华南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泰康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等超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268.5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约8.95亿元。

其中,金融保险迎来厚积薄发。去年,世界五百强平安集团年度最大投资项目落子,华农财险布局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性综合财险公司总部,引进太平洋和太平财险全国性互联网保险项目、华软大程金融科技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重磅项目争相抢滩,增强禅城吸引力和竞争力,使禅城成为当之无愧的佛山金融保险中心。

禅城有什么产业支撑(深读禅城2022年三产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3)

近年来禅城集聚了各类保险主体机构约140家。

文化产业实现突破性创新发展。去年,禅城成立区国有文化投资公司做强文化投资经营实体,举办“岭南文创IP100计划”发布会,禅桂坊文化产业园开业,引进“紫薇星空·光影艺术馆”、佛山市红馆电竞等一批优质文化项目,以文产融合激发佛山文化的生产力。

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强势崛起。去年,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发力,引进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27个优质数字经济项目,投资额近200亿元,引领了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风潮。

“这是对禅城最大的信任,更是最强的信心。”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一系列项目的投资落地,是社会资本看好佛山、布局禅城的体现。

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用资本投票,也是禅城向城市中心跃升的有力见证。其带来的不仅是高楼地标、丰富业态,更是社会各界对这座万亿城市中心的认同与信心。

如今,从无人机上俯瞰,在佛山最繁华的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平安中心、万科金融中心、绿地金融中心、九鼎金融中心、恒福国际商业中心等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一栋栋纳税“亿元楼”财源广进。

禅城有什么产业支撑(深读禅城2022年三产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4)

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是禅城服务业集聚高地。

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是一座万亿城市制胜未来的创新业态,也是佛山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的资源要素,禅城正逐步构建起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助力佛山服务业集聚成势、制造业转型升级。

禅城有什么产业支撑(深读禅城2022年三产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5)

佛山平安中心落户禅城打造城央金融中心。

强带动

打造产业服务中心赋能制造业当家

跳出禅城看禅城。像佛山这样的万亿GDP城市,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纵观国内万亿城市中心城区,第三产业早已扛起了经济发展的大旗,占GDP比重大多在80%以上。例如,广州市越秀区培育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现代商贸等四大千亿产业;福州市鼓楼区努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宁波市鄞州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助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相比之下,禅城的三产在GDP中的比重仅为65.3%,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而且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仅占三成,对全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新年开局,南粤大地,春意盎然。刚刚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号角。

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也提出,要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园区六大台柱子,才能撑起制造业当家的大舞台,不断把家底做厚,把家当做大,并明确支持禅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肩负起时代赋予禅城的重大使命、更高期待,禅城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全力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佛山之心”,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

现代服务业是禅城打造“佛山之心”的产业发力点。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表示,禅城要发挥三产占比全市最高的独特优势,打造产业服务中心,加快集聚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赋能全市制造业当家。

打造产业服务中心,禅城将从五大方向发力。

做深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东平云谷、佛山软件园、聚锦科创园,集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转型服务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整生态。

做实产业金融,加快建设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发展风投创投、融资担保、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等多种业态,为制造业提供链条式服务。

做强科技服务,加快培育壮大研发外包、技术转移、检测认证、科技评估等业态,以禅城科创支撑“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跨越。

做优专业服务,以季华商务带、环文华公园等片区为核心,集聚培育商贸会展、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建设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

做聚功能总部,加快聚集制造业企业的销售展示中心、品牌中心、资本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打造佛山制造业服务化先行区。

纵观国内外城市,城市服务中心必然是商业中心、消费中心。今后,禅城将探索建立商业促进区(BID),全力打造“首店首发”经济,加快集聚首店首铺、潮流网红,赋予商圈新品牌、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

今年以来,禅城抢抓新春佳节、消费复苏的机遇,开展“123买年货”购物节、古镇灯会等岭南年俗欢乐节系列活动,带动各大商圈、景点丁财两旺。

岭南春来早。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的活力体现。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到生活性服务业的蓬勃,禅城正朝着更强服务能力、更新产业形态、更高发展能级的城市中心迈进。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作者】 罗湛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