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走月亮》这篇课文也是重点课文,课文中的一些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考试当中。接下来,同学们一起体会为什么称为《走月亮》?并体验走月亮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1)

“走月亮”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人们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散步、嬉戏。走月亮不同于在月亮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的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散步,因此这一说法充满了诗意。在柔和的月光下,我牵着阿妈温暖的手,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充满希望的田埂……

一、课前识字、词语

1、这篇课文重点会认的7个生字,和会写的15个生字,同学们要提前预习,多进行书写掌握。同学们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些字的书写笔画,要学会通过观察,发现、归纳对容易写错的字,进行多次纠正,提高学习效率。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2)

2、课文中出现三组多音字,可以让孩子自行查字典,便于加深印象。

3、近义词:明亮~明朗,柔和~温和,喜欢~喜爱,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坑坑洼洼~沟沟坎坎

反义词:明亮~昏暗,柔和~强烈,喜欢~讨厌,满意~不满,坑坑洼洼~平平整整

4、词语拓展

ABCC式词语:月光闪闪,月影团团,炊烟袅袅,杨柳青青,白雪皑皑,星光闪闪,夜色茫茫,硕果累累,波光粼粼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3)

二、课前预习、问题总结

课前预习重点: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让孩子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预习难点:同学们需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美的意境,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课文重点标注: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用彩笔画出文中运用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思考:同学们,“我”和阿妈“走月亮”都走到了哪些地方?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4)

三、品读课文、思考问题

同学们,这篇课文属于优美的散文,学习的时候,我们先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理清层次结构,再围绕我跟阿妈走到哪儿,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展开思考。

1、“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作者为什么写月亮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洱海和点苍山是云南大理的两处风景名胜,是作者家乡的代名词,作者为自己家乡有这么美的地方而感到自豪,洱海是湖泊,并不是广阔无边的大海,它地势低洼,月亮一般是从低处往高处升,另外洱海点名了月亮升起来的位置。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5)

2、第四自然段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意思?

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无数个小水塘中,水中就有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3、同学们,如何理解第八自然段中的“月光闪闪”和“月影团团”呢?

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一闪一闪的,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4、“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月夜里和阿妈走月亮,那种浓浓的亲情,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因此文中多次提到“我和阿妈走月亮”,以此来抒发“我”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另外反复出现的“我和阿妈走月亮”在结构上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6)

5、最后总结:同学们,本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景色的情形,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通过以上这些问题,相信同学们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得到许多启发,通过课文的学习,应该能体会到课文中多次出现“反复”这样的修辞手法。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者句组的修辞手法,课文中就反复使用“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这样写既抒发了“我”对家人和亲人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又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四年级走月亮人教版(四年级上走月亮课文学习)(7)

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坑坑洼洼(AABB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月光闪闪(ABCC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便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的学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孩子们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