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这个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千古一帝,仅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当上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

历史上最勤劳最节约的皇帝(一个抠门的开国皇帝)(1)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实现了南北方的重新统一。登基后的杨坚推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如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均田制、大索貌阅等,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石。这其中的许多制度延续千年直至清朝,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

然而,让举国百姓爱戴隋文帝杨坚的却不是这些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是什么?让各位看官见笑的是,隋朝百姓纷纷赞叹到:这是一个抠门的开国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隋文帝杨坚实现了南北方统一后,他总结前人经验,认识到勤俭治国的重要意义。他躬行节俭,提倡节俭,所有的器具衣服,破旧之后,仍随时修修补补,就连自己穿的龙袍破了,也要缝起来继续穿。除非宴会,平常进餐,不过一盘肉而已,在修建新都时,也极力避免奢华。

594年,关中发生饥荒,隋文帝命人撤消宴席,不吃酒肉,与百姓共度难关。

不仅如此,隋文帝杨坚还教育他的儿子们要俭朴。太子杨勇在已经很精美华丽的铠甲上再加装饰,文帝看到后很不高兴。当看到太子还为自己的爱马配了一副质料昂贵、加工精致的鞍座时,崇尚节俭,而且对太子寄予厚望的隋文帝杨坚,更是不能容忍。他严厉地告诫杨勇说:“自古以来,帝王无一喜好奢侈而能长久。你作为皇位继承人,应当以节俭为先,这样才能继承宗庙。”

历史上最勤劳最节约的皇帝(一个抠门的开国皇帝)(2)

看到儿子杨勇躬身倾听的样子,文帝继续语重心长的说:“我将自己过去穿过的衣服都保留了一件,时常取出它们观看,也时常告诫自己。恐怕你已经以当今皇太子自居而忘却了过去的事情。因此,我现在赐给你一把我旧时所佩带的刀,同时赐给你一盒你旧日为上士时常常吃的腌菜。要是你还能记得以前的事,你就应该懂得我的良苦用心。”

杨勇听着父亲的教诲,无地自容,诚恳地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为提倡节俭,形成风气,隋文帝杨坚还从法律上规定,对挥霍无度者,严惩不贷。

隋文帝的另一个儿子秦王杨俊生活非常奢华,并且违反国家制度,花费巨额公款大肆兴筑宫殿。杨俊浪费公款的行为被文帝发现后,不但受到文帝的严厉斥责,还被免除了所有官职,并勒令禁闭。

大臣刘生规劝文帝说:“秦王并没有别的过失,只不过是浪费国家财产,喜欢盖房子而已,我认为可以包容。”文帝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法律不可破坏。”

在隋文帝杨坚的带领下,隋初社会节俭成风,国家开始富强起来。

这就是传扬后世的“开皇之治”。

节俭名言: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从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

历史上最勤劳最节约的皇帝(一个抠门的开国皇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