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印巴冲突又一次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不过,这段小插曲对于印巴双方来说,真可谓稀松平常,相比于两国在历史上发生的数次大规模战争来说,这次事件,顶多算是插枪走火而已。

印巴两国之所以成为死对头,核心问题是克什米尔争端。这个问题困扰了印巴双方数十年,不但让两国长期交恶,而且几度兵戎相见。

虽然在国际社会的尽力斡旋下,两国首脑也曾坐下来商讨解决方案,但一直没能达成妥协。因此,克什米尔问题也就成了印巴关系中的“死结”。

众所周知,克什米尔地区总人口1600万,面积不过20万平方公里,全境多山,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超过7000米海拔的山峰就达到了8座,超过8000米的也有4座。整个地区除了克什米尔河谷出产农作物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一片原始状态。

印巴对于克什米尔的解决方案不同(克什米尔的症结在哪里)(1)

(克什米尔区位图)

那么,这样一个地广人稀,资源匮乏的地区,为何会让印巴两国争得头破血流,以至于大打出手呢?

一、克什米尔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克什米尔位于整个亚洲腹地,其地理位置和素有“帝国坟场”的阿富汗极为相似。它东面和中国接壤,西南面就是巴基斯坦,北面和阿富汗交界,南面是印度。克什米尔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印巴双方都将他视作重要的战略要地。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如果一旦没有克什米尔,它就将陷入印度的重重包围之中,失去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和缓冲地带,在战略纵深上将处于不利的局面。

对于印度来说,它可以凭借克什米尔缓解来自东方的威胁,也可以阻止穆斯林等宗教组织的渗透。同时,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印度一直想在世界舞台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大国梦”。对于正在强势崛起的印度,克什米尔的长期冲突,造成的南亚地区的安全,始终没有得到保障,这也极大地阻碍了印度的进一步发展,打乱了它试图成为全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战略布局。

印巴对于克什米尔的解决方案不同(克什米尔的症结在哪里)(2)

(印巴冲突)

二、克什米尔地区涉及印巴国家核心利益。

克什米尔问题并非仅仅是这块地区的归属问题,它还涉及到印巴双方国家的最高利益,也就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众所周知,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人留下的一个烂摊子。

克什米尔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846年,英国人将整个南亚次大陆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后,用750万卢比的价格,将克什米尔卖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大君。由此造成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是印度教徒,而近80%的当地居民却是穆斯林的奇葩状况。

1947年,印巴分治后,根据《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面临着归属问题。它可以依据方案,自行选择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任何一方,也可以选择独立。

时任王公哈里·辛格犹豫不决,从克什米尔的地理位置、经济联系和宗教历史等方面出发,克什米尔理应加入巴基斯坦。但从自身印度教徒的身份来看,他有权决定加入印度。

在权衡利弊后,哈里·辛格想到了独立。但克什米尔南部的穆斯林起义改变了整个事态的进程。这起事件迫使哈里·辛格向印度求助,印军开进克什米尔后,哈里•辛格宣布加入印度。随后,巴军也加入到了这场混战中,导致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爆发。

虽然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双方最终实现了停火,并划定了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60%的面积。但两国由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都声称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其后,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双方不但在各种场合都唇枪舌剑,大造舆论,认为克什米尔是自己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为此爆发了其后的两次战争。

因此,印度将克什米尔视作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如果控制了克什米尔,其独霸南亚的目的将得以实现。同样,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控制了克什米尔,不但可以扩充领土面积,还可以增强对印度的抵御能力。

印巴对于克什米尔的解决方案不同(克什米尔的症结在哪里)(3)

(印度母亲河——恒河)

三、双方为了争夺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印巴两国的水资源都极其匮乏,尤其是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年降水量低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的80%。印度虽然情况稍好,但降水分布不均,加上国内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较低,因此,印度同样也处于缺水的状态。

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单一,主要依靠印度河及其主要的支流,这些支流都发源于克什米尔地区。更要命的是,印度河的上游在印度,如果印度一旦控制住了印度河,无疑就掐住了巴基斯坦的脖子,扼拄巴基斯坦的生命线。

印度也确实在印度河上修建了水电站,并扬言要阻断印度河,巴基斯坦为此多次提出抗议。可想而知,如果巴基斯坦失去印度河这条重要的水源,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印巴双方无论从战略利益、国家主权还是自然资源等方面出发,都不可能轻言放弃克什米尔,而且这场博弈还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参考资料:《南亚的热点:克什米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