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的国产剧里,杨紫的《女心理师》当属其一。

在各大平台上看到网友的剧情分析,和他们观看这部剧的感受,口碑好的评价占据较多。

不是演员阵容强大和演技出色,就是各个小单元剧情的真实性和戳心点,我甚至在弹幕上看到了不少观众对于这部剧运镜转场的夸赞,似乎大家都对这部剧整体上有一个好的评价。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1)

可是,《女心理师》在豆瓣上开分后,并没有得到理想的评分,反而分值低到超乎意料,只有5.1。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2)

在国产剧里,这个分数可以说是很低了。

根据豆瓣平台一直以来对影视剧的评分结论:评分高的不一定好看,评分低的一定难看。

以此推断《女心理师》理应是一部烂剧,但是真的看到了更新的18集之后,我给出的客观评价,应该在7分以上才说得过去。

毕竟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不少,正在追剧的人也不少,如果真的很难看,又为什么会激起这么大的讨论,有这么多人看?

豆瓣平台的评分机制是否还具有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值得怀疑。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3)

为什么这部剧从演员、演技、运镜拍摄技巧、小单元剧情聚焦的人群痛点,都算得上是用心良苦,可是评分却依然低到离谱?

是观众的口味太难以满足了吗?还是现在的观众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都不是。

如果非要为评分低总结几点,那么以下必不可少。

过于“煽情”

从感性方面来讲,在第一个单元剧里,尤娜准备自杀时,钱开逸想尽办法顺利地在校园广播播放了她最喜欢的一首歌。

男主角可谓是飞檐走壁,这一点不够真实,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暂且先不提。

当音乐响起,仿佛从现实被带入到了虚构的童话世界,治愈性很强,这个瞬间的确挺容易让人飙泪的,也确实打动了我。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4)

任何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刻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大概率都是会再次对这个世界产生浓厚的热爱吧。

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这些细节处理的过于草率,解决事情的过程好像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困难。

心理师仿佛是捏土造人的女娲,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怎么样发展,完全可以按照女心理师自身的想法和设定控制剧情走向。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5)

包括在蒋静这个单元里,他们开车赶去蒋静的路上,钱开逸用一段广播和音乐也给蒋静带来了一丝活着的希望。想自杀的她突然就冷静了下来,对母亲说那些不带情绪的话,这个单元也因此结束。

要说感人,的确很感人,但是也的确很煽情,刻意安排的痕迹太重。

这就好了吗?

故事源于现实,结果却脱离现实

煽情的同时,我发现这几部分剧情结束得也过于潦草,没有足够完整的后续交代。

尤娜的家庭最后怎么样了?父母是否复婚?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6)

蒋静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缓和了吗?荀总和他儿子的关系就因为一次谈话,就好了吗?荀总的病也痊愈了吗?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7)

不知道。

这几个单元的故事在开始前,让我们看事情的严重性,好像一不小心主角就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在结局处处理得却非常草率,长久积累的矛盾和心病,一下子就解开了,在心理师的几句话引导下就解决了。

有些脱离现实和没有完整交代的故事,反而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让他们的观感没有得到满足,同时也会认为自己仿佛是被耍了。

就这?

不得不承认,有几个小单元的剧情结尾略带敷衍。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8)

剧情过于理想化

在剧中可以看到,几位当事人在面临自己最亲近的人时,一般都比较焦躁,甚至很难安静下来听他们说话。

可是当他们面对心理师时,就变得异常淡定。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9)

想自杀人的在现实中的情绪,是否如同剧中所展示的那样过于稳定,太容易舒缓?

电视剧的确有些过高地赞誉了心理师的引导价值,在夸大痛苦和事件严重程度的同时,却对心理师治疗的过程粗描淡写,治愈的效率看起来似乎极高,好像发生这类看似很难调和的矛盾,都可以去找心理师解决。

这些剧情发展虽然是为了电视剧的艺术效果,但的确过于“理想化”和戏剧化,让有一部分观众被治愈,并且得到反思的同时,也使得另外一部分观众对此心怀疑虑,无法感受到作品的诚意。

女心理师怎么进行评分(被观众喜欢的女心理师)(10)

可即便如此,在我分析完以上几点之后,依然很难说服自己相信,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占据比例较小的人群,就让这部剧只落得了5.1分的评价。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不会出现网上对《女心理师》的诸多好评,因为它毕竟给不少观众带来了教育意义,我想这就是这部剧最大的价值了。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相信但凡真的看进去,并且看到《女心理师》所要传递的理念和价值,它的评分都不会这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