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易经的气、理、象、数中,读象法是切入易经比较简单明了的方法。「有其象,必有其质」,目之所及,全部揭示本质。


缘起

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认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今天,我们可以用极细的颗粒度记录下丰富的网络数据,追踪微信10亿用户每天450亿次的互动,根据社交网络精准地预测用户的需求。

在大数据里筛选有效信息,在职场上打怪升级,在人海中寻觅Mr.Right,我们需要掌握一种分析工具,获得对自己、人群、社会的洞察,重新认识身边形形色色的现象。

《易传》曰:「易者象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周易集说》曰:「舍象而穷理,辞虽明,理虽通,非易也」

天上、人间、房子、身体、舌面的象,同时呈现,一一对应,用超越肉眼所见和现代科技的方法,用读象法和宇宙天地人的整体思维观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就能窥探到各种现象的本质和地球生命体的规律。

【易道智慧】的张琛平老师认为,在气、理、象、数中,读象法是切入易经比较简单明了的方法。「有其象,必有其质」,目之所及,全部揭示本质。

张其成讲易经里的人生(张琛平读象悟道)(1)

「易」解上古神话之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上古时期,盘古在一片混沌之中,手取板斧将混沌劈开,清轻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后来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的毛发变成大地上的树木和花草,肌肉化为土地,血液成为河流,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化为月亮……

这些年来我从易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神话传说,收获非常大。可以说易经是打开中国神话传说,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那么我们从易经的角度,对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传说是如何理解的呢?

传说中的混沌一片、茫茫无际没有天地的状态,我们在易经里称之为「太极」的状态;后来盘古手握扳斧,分清分浊,分天分地,这时就进入了阴阳的状态。

然后盘古的身体化为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在易经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解读:宇宙是大人身,人身是小宇宙。

可能有人会疑惑,盘古的身体怎么可能成为山川呢?血液怎么可能成为河流呢?中国古人的脑洞开得也太大了吧。

其实很多年前我读到这个故事时也是这样想,古人的想象力怎么会如此丰富,眼睛怎么可能变成太阳和月亮?

后来随着对易经深入地认识和学习,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我突然发现,也许这个神话传说是古人已经对宇宙、对人体有了非常深远的认知和理解,并将它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递给我们。

现在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我经常说一句话: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单位元素,与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元素,其实是同一元素。

我们肉乎乎的身体不是单独创造出来的,它和宇宙中组成各大星云、各大星体的比较基本单位元素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只不过是把宇宙里本有的那些比较微小的量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我们的身体。

也就是说我们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与宇宙不可分割,不能将我们的身体与太阳月亮木火土金水……星体割裂开来。

有可能我们身体里流淌着组成木星的量子,有可能我们身体里有土星形成时期逃逸出来的量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宇宙不过就是一团量子云而已。

这个观点和我们古人留传给我们的神话「盘古的故事」恰好相应。每每想到这些,我就由衷地对我们的古圣先贤升起钦佩、敬畏之心。现代科技向前奔跑了这么多年,逐渐才与我们的上古文明发生暗合。

易经三大层面:象、数、理

我在研究易经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猜测和假想:在上古时期,中国古人对宇宙天文学以及人体生命科学的认知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其实东西方文化合流比较主要的契机是什么呢?是中国的上古科技与现代的西方观测科技合流,是现代西方的观测科学逐渐去证实了东方的上古天文宇宙以及生命科学。

这种「宇宙是大人身,人身是小宇宙」的思想,我们中国人管它叫「天人合一」。这就是我们易经的核心地带了。

有人也许会问,易经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吗?易经不是观命占卜,打卦解卦吗?笼统地说,易经分了三大层面:象、数、理

我们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都属于易经中易理的层面。它是古人发现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和道理,从而用来指导我们的生命、生产和生活。

历史上,每一次易经从没落到重兴,都是易理当先,因为易理可登大雅之堂。所以咱们这个时代,易经要推出来时,就先是由曾仕强、傅佩荣老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给大家来讲易理。

其实从古至今,太阳底下并没有太多新鲜事。比如说在汉朝,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又经历了汉初兢兢业业的耕耘以后,社会的物质基础不断丰富。到文景时期,经济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便开始复兴,那时的文化复兴也是以易理派当先。

但大家肯定不满足于听听大道理,更希望古人所发现的宇宙世间万物的规律,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文景之治后,易理派逐渐衰落,而后兴起的则是象数派。

象是通过目之所及,由眼睛看到的所有现象推及事物的本质,它的应用其实非常广泛,不是单纯的手相、面相,比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其实也是易经相学应用到人体生命健康科学上这样的一个范畴。

生辰、奇门遁甲、紫微斗数等等是通过数据的推演、公式的运算,得到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个人比较崇尚象学,因为象学是切入易经比较直接、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所见即所得。

古人将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的整体、大的太极,将人看成是一个小的整体、小的太极,也可以将我们的脸看成是一个更小的太极,同样也可以把房子、家庭看成一个小太极。

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头顶天,脚踩地,可以分为天人地,那么我们人一样也是可以分为天人地的。

张其成讲易经里的人生(张琛平读象悟道)(2)

躯干看作一个小宇宙

如果把我们的躯干看作一个小宇宙、小太极的话,同样也可以分成天人地三个版块,分别对应上焦、中焦和下焦;人的脸也可以分为天人地,称为上庭、中庭和下庭;家庭也可以分为天人地,对应我们的父亲、兄弟姐妹和母亲。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房子看成是一个小宇宙、小太极,那么房子的「天」就是天花板以及天花板上悬坠的所有东西;「地」就是地板以及地板体系上所有的东西,比如说地砖、下水道等等。「人」对应的是什么呢?对应我们房屋中间的墙壁、家具等等。

比如中医说我们人的上焦可以对应额头,中焦可以对应中庭,鼻子以下的下庭对应下焦。所以如果有人下巴上长痘,中医大夫通过望诊可以知道患者的下焦不太好,有可能是妇科或者是生殖系统有问题。

张其成讲易经里的人生(张琛平读象悟道)(3)

结束语

张琛平老师说:「易经不像我们学习普通的文化知识那样添砖加瓦一块一块垒加,它是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

易经的比较上乘是无极的状态,术数是向下降了一个维次,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探索它的小漩涡和小规律,其实就已经离无极的状态甚远了。

一个生辰,一个奇门遁甲可以让我们玩上一辈子,玩了一辈子才发现我们一直在路上。学习易经比较好是由上而下地学,而不是由下而上去学,象是体悟「道」非常好的方法或者说路径。」

与智慧的头脑对话,段位升级,豁然开朗。希望我们都能回到东方智慧的源头,升级到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朋友圈和个人发展,重新理解世界和社会。

注:以上文字为鄙人之浅识拙见仅作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升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