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是由TVB与芒果TV共同打造的音乐综艺,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节目组邀请了香港和内地的许多著名歌手,包括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林晓峰、杨千嬅、李健、毛不易、单依纯、马赛克乐队等,阵容堪称豪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香港粤语经典老歌13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香港粤语经典老歌13首(声生不息引发港乐怀旧潮)

香港粤语经典老歌13首

《声生不息》是由TVB与芒果TV共同打造的音乐综艺,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节目组邀请了香港和内地的许多著名歌手,包括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林晓峰、杨千嬅、李健、毛不易、单依纯、马赛克乐队等,阵容堪称豪华。

目前已开播四期,豆瓣评分为7.5。此外,主流媒体也纷纷对其点赞报道,可以说,这是芒果台在继《我是歌手》《声入人心》之后,打造的另一爆款音综节目。

我身边也有不少小伙伴在追这部综艺,甚至引发了小伙伴们听粤语老歌的热潮,包括不少95后的小朋友们。

粤语歌曲好听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粤语发音更接近古汉语,音调丰富,唱起来更朗朗上口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粤语老歌的主题宏大,不局限于男女情爱那点事儿。比如,Beyond乐队的《大地》,曲调磅礴,勾画出一幅日暮归乡、父子相对、泪眼空蒙的亲情画面。

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

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

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

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

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

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

这刻再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

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在那些开放的路上/

踏碎过多少理想/在那张高挂的面上/

被引证了几多/千秋不变的日月/

在相识里共存/姑息分割的大地/划了界线

名曲《光辉岁月》是致敬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歌颂他一生为消除南非种族歧视、为实现民主和自由社会而做出的努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

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

分开每种色彩/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另外,这几年广受好评的歌曲,歌词也都很受好评,比如李宗盛的《山丘》,

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了温柔

朴树的《平凡之路》歌词也引发了很多共鸣,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据调查,约七成的人,会在听歌曲时关注歌词。甚至有超过五成的人表示,歌词的好坏会影响他们对歌曲的喜爱程度。2022年周杰伦新歌《不爱我就拉倒》中一句“哥练的胸肌给你靠”引发全网吐槽。很多杰粉呼唤方文山出山,毕竟他写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可是屡屡出现在中学的语文试题中。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唱词人转战其他领域,很多音乐大V喊着:流行歌曲没落了。究其根底,超过七成的受访人认为,现在很多歌曲的歌词过于恶俗和肤浅。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目前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过于强调爱情,已经脱离现实了。

中国流行音乐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上海已经初具商业化大都市的特征,欧美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从这里流入内地,流行音乐应运而生。

其后,在五六十年代短暂中止。到了六七十年代,开始复兴,并在八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其实,恰逢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开放,接纳新事物能力增强,越来越多的歌曲在抒发情感的开始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加上卡拉OK的出现,歌曲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

九十年代初,是流行歌曲和歌词的发展巅峰,很多古典诗派的词创作引导歌词往复古方向发展。然而,到了中后期,随着大众传播网络的过度商业化,歌手的包装和颜值成了主要标准。这些现象导致了许多音乐创作者减少对歌词和歌曲本身的关注,进而恶性循环,导致流行乐坛佳作越来越少,曲好词坏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与国外交流的加强,很多听众也转向日韩欧美流行歌曲,这更加导致了华语流行歌坛发展的停滞。

类似流行歌曲的起伏变化,古代诗歌的发展也大体经过了这样的阶段。

现代人说起写诗,第一反应是这件事儿特别高雅,不是普通大众玩得转的。其实,诗歌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表达创作者的喜怒哀乐。

诗的起源一点也不文艺,就是干活时候的口号。据说中国第一首诗叫做《弹歌》( dàn gē),讲的是原始社会打猎的事儿。全诗一共就八个字: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 肉的古字)。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砍竹子!接上!弹出去!哪里跑!

到了西周,国家专门设置官方机构——采诗官,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歌,表演给周天子表演,帮助周天子了解民间疾苦。

汉代时,朝廷通过机构——乐府采集各地的民歌。诗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四个字发展成了五言诗。例如,汉朝有名的爱情长诗《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到了魏晋南北朝期,又涌现出了一大堆诗人,像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竹林七贤;田园诗鼻祖——陶渊明;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这一时期慢慢发展出了七言诗,诗的节奏感更强了。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沈约,就是沈腰潘鬓中的沈,还提出了声律论,为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不过,跟流行音乐的发展类似,诗歌也慢慢开始走偏。唐朝之前的主流诗人大多都是宫廷混饭吃的,所以他们创作的诗歌只侧重描写宫廷生活的奢靡,或者专门给皇帝拍马屁。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诗歌也要走入末路了。

这时候,在一批优秀初唐诗人的努力之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王绩、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诗歌的风气又好起来了,比如陈子昂的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中写道: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至此,诗歌到了唐朝,不仅没有颓下去,反而再创历史新高。当然,除了前面朝代的积累,还有一个重要的“东风”是——唐朝的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很多种,其中一个叫进士科的,难度很高,影响最大,历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也就是说,五十岁中进士,都是年轻的。

类似我们高考语文有默写古诗这个内容,因此所有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能背几句古诗。而唐朝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之一就是诗词歌赋,带来的后果就是——唐朝人民全员死磕诗歌。估计在大唐,哪个读书人写不出来两首诗,是没脸出门跟人打招呼的。

经过多代蓄力之后,唐诗一路走高,走上巅峰,爆发出了一大堆优秀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王维(诗佛)、白居易(诗魔)、孟郊(诗囚)、李贺(诗鬼)......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比如,边塞诗派,专写边塞景色和军旅生活,代表诗人:王翰,李欣,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岑参等;山水田园派,每天游山玩水加上农家乐,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

当然,就算在唐朝,诗歌也曾经多次跑偏。比如,唐朝人延续了前朝的风格,推崇骈文,也就是非常注重对偶对仗、声律和谐,讲究辞藻优美,使用典故。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一篇骈文。

面对这种风气,韩愈和柳宗元等人,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强调写文要言之有物,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后世的苏轼为他疯狂打call,评价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另外,还有元稹和白居易,这对好兄弟CP“元白”,大力倡导了“新乐府运动”。随着诗歌的发展,它反映老百姓生活的作用慢慢变小了,更多成了文人抒发情感的工作。元白CP认为,文章应该为时代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看看这个批评,像不像现在流行乐坛的现状?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这些年,流行乐坛日渐没落。期待流行乐坛也能出一些,类似韩柳组合,或者“元白”CP这样的人物破局,或者就像宋朝的文人一样,不玩诗,改成玩词了,并把词这种艺术形式玩到极致。当然,“宋词”也是古代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它的发展之路,跟“唐诗”也有很多共同之处,留待日后再来探讨。

粤语老歌为何如此迷人,你怎么看呢?点赞或者转发,支持一下我吧!也欢迎留言,表达你的想法呀。

参考资料:

  1. 中文流行歌曲的歌词发展历程研究,2014,李莉

  2. 半小时漫画唐诗1,2,陆磊·半小时漫画团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