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被科学家改造成蜈蚣(他把蚂蟥变成软黄金)(1)

他把蚂蟥变成“软黄金”

张子潇

水蛭,俗称蚂蟥,在养殖户的眼里,它可是值钱的宝贝。水蛭体内含水蛭素,药用价值高,干制品泡制后可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功效。

柳州市柳江区成团镇白露村的80后小伙覃水亮,养殖水蛭已3年。几年前,在外打工的覃水亮无意间看到一个“水蛭养殖”的电视节目,养殖者年入百万元。覃水亮琢磨这玩意生命力这么强,养殖占地又少,觉得是个商机。于是,他上网搜寻相关资料,了解养殖水蛭的常规技术和注意事项后,便辞去工作,回乡把自家的一亩地改造成水蛭房,东拼西凑了几万元,建了48个小水池,踌躇满志地开始养殖水蛭。

村民都对这吸血的小怪物避之不及,没几个人觉得覃水亮能挣钱。“我养的蚂蟥是宽体金线蛭,用来做药的。”小覃抓起一把水蛭,放在手上,水蛭缓缓蠕动着。他说,水蛭养殖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越好,成活率越高,水蛭的养殖周期要半年左右,每年春天购买种蛭,养5个多月就可以销售了。

在水蛭养殖这个冷门行当中,现成教材很少,覃水亮基本靠自己一点点琢磨。养殖期间,他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别看这东西在田里生命力很顽强,其实很容易生病。”头一年,正要迎来收获期,水蛭却纷纷病倒了。尽管他四处求医问药,还是损失不少。后来,他逐步解决水蛭生病的问题,又开始琢磨提高水蛭品质的问题。“水蛭素越高,价钱越贵。”覃水亮说,他有独家秘方提高水蛭素。

今年,覃水亮的水蛭产量3000公斤左右,进入高产期。目前,鲜水蛭收购价每公斤140元,干制品一公斤可卖到1400元。现在,他只要一个电话,收购水蛭的商贩就先把钱打到他的账上再来拿货,生怕晚了一步水蛭就被别人收走。

一条条蚂蟥变成了致富的“软黄金”。覃水亮正筹办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明年打算自己繁育种苗,降低成本,扩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