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封神演义》讲起

《封神演义》相传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说,具体作者、具体成书时间至今尚无确切定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是一部描写商朝末年的神魔小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玄幻小说。

《封神演义》小说中的神仙体系其实很复杂。除仙、人两界外,还有两大阵营:道士们组成的“阐教”和动植物成精后组成的“截教”。阐教的道士觉得截教的道士都是修炼了黑魔法的逆贼,所以两派尔虞我诈打打杀杀,打出了本一百回的长篇小说。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

为什么小说会选择商朝末年这个时间点作为故事背景呢?大概是因为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其实文字早已有之,但面对后来成文成系统的史册记载,商以前的所谓历史更多是口口流传下来的神话和奇闻异事,所以商朝就像一本书的开篇序言,给了后人很多发挥想象的基础。

《姜子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场颠覆商朝的“封神大战”之后,也可以说是“封神后传”。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2)

姜子牙(李云中 绘)

不像西方一本《圣经》走天下,中国的神话体系还得看各路大神根据不同需要去杂糅杜撰出自成一派的世界观。比如《西游记》的神仙体系是基于佛教,那么《封神演义》中的神仙体系则是脱胎于道教。

道教中,“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地位最高,而到了小说中鸿钧老祖变成了元始天尊师傅,地位更高。至于阐教、截教、十二金仙等等也是小说杜撰出来的。

《姜子牙》(以及大部分“封神”IP影视剧)则大大简化了这套庞杂的神仙体系,未提及三教及众仙长,将女娲(上古神祇)、昊天上帝(天庭秩序的维护者)和元始天尊(阐教代表)三个角色的功能整合为“师尊”这一个形象,将其策划封神大战的目的定为统一三界(阴谋),将根行浅薄的老学渣姜尚变成牛逼闪闪的静虚宫大弟子(代表独立意志),形成了人性与天命对立的内核。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3)

玉虚十二仙

再说说“封神”这事。

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如果自己被封神的话那肯定超级棒,毕竟做了神仙之后每天想干啥干啥不用考虑996,想吃啥吃啥不用担心变胖。

但事实上,《封神演义》里的人很多不愿意被封神,因为封神也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是死过一次的人才可以被封神。

不过伐绉之战死者无数,死后灵魂受封而享人间香火似乎也是一件美事,但说白了封神这玩意就是填补天庭人力资源的空缺,跟大公司每年要招工一样,所以天庭也会周期性的发放一些神位。

那么如果一个人死后被封神会怎样呢?

首先,由于封神之后你相当于从人间进入了天庭的编制,条条框框是免不了的。再者如果运气差能力弱,你还极有可能只是一个被天庭压榨的小公务员,会干很多累死累活的事。就算你熬工龄混了个一官半职,大抵也就是整天在你那一亩三分地之内待着。旅游?年休?想屁吃呢。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4)

《封神演义》之黄飞虎泗水大战(戴敦邦 绘)

那可能很多人比较的疑惑,封神大战爆发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给昊天大帝去挑选合适的打工仔,当时的昊天老板手下没有一个合格的员工,这样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就命令人教、阐教和截教仨部门挑选出几个优秀员工。

这下所有的人都慌了,因为一直以来大家做散仙都习惯了,冷不丁要到天庭去任职,那肯定会受到很多的束缚。

思来想去,几个大佬头脑风暴搞了个所谓的“封神”,只要死掉的神仙那就会被派去昊天大帝那边成为他的打工仔。

当然之所以会爆发封神大战,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小说中,纣王无比昏庸,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改朝换代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这样仙界的几位大佬就自导自演了一出封神大戏,对于这些大佬来说,这场大戏的意义也是在变相的保护自己的门下弟子。

而负责来实施文件内容的便是姜子牙了。

就仙界内部,老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但是三教大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没实力的人来主持封神。因为大家都知道,最后姜子牙手中握有打神鞭,365位正神的元神都被封印在鞭中,如果主持封神的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那么这三位大佬肯定也会忌惮这个人会不会造反,但如果是老姜这种人,自不必担心,坐看好戏便是了。

二 姜子牙这个人啊…

到底是师尊的牺牲一人而成全众生的“大局论”好还是姜子牙的一个不救何以救天下的“一个都不能少论”好呢?

这恰恰是《姜子牙》所想要探讨的母题。

不论你是赞同姜子牙还是师尊,其实他俩都站在了两个极端上,前者唯个人论,后个唯集体论。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5)

个人和集体永远无法割裂开来。因为个人和集体会有共同的利益,也会有矛盾的地方。必要的时候,个人需要做出牺牲,但这不是单向的,在个人牺牲的同时,集体也需要为个人放弃一些利益。单单大谈集体至上和无脑尊崇个人主义都是不对的。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6)

片中姜子牙有一句台词,“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

吼那么大声,燃是很燃,那么,你姜子牙如何使得芸芸众生能够安居乐业?对世界威胁最大的两个人,纣王和妖狐都是天尊干掉的,你姜子牙干了啥?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7)

另外,影片中塑造的价值观看似高尚,实则幼稚。

姜子牙对蛮不讲理的小九抱有善意,对贪婪残忍的猎狐人保持善意,却把愤怒发泄在了九尾和师尊身上。实际上九尾和师尊所做的不过是加速殷商的灭亡,真正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是姜子牙打的,目的也是为了推翻商王朝,这也正是九尾所说的“殊途同归”。

然而姜子牙仿佛既不要战争和死亡,又要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盛世,真是又当又立了。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8)

退一步讲,姜子牙砸了天梯,看似把坏的东西和权力系统都干掉了。可实际上没了天梯之后,该打仗还是会打仗,该死人还是会死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再受神的操纵。而这其实就是整部电影的死穴。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9)

围绕“一人”与“苍生”,电影全篇都在向电车困境靠拢却一直在回避真正的电车困境,毕竟片子叫姜子牙,主创只能把救一人还是救苍生这个沉重的命题简化成了杀一个人还是给你十个亿的选择题。

姜子牙选了一个人,师尊选了十个亿,这都没毛病,直到最后姜子牙“检举”成功,师尊被“双规”,直接把道德层面的冲突给摁死了。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0)

最后来聊聊姜子牙这个人,很有意思。

静虚宫在姜子牙看来又太过虚伪,端个臭架子,于是他主动脱离了神的队伍。九尾妖狐戾气太重,得陇望蜀,显然姜子牙亦不会与之为伍。

世界怎么样与我无关,我做好自己就可以。

这就是姜子牙本牙。

在这类人眼里,地痞无赖、游手好闲之人他们最看起的。而他们又嫌达官显贵们太俗气。这类人最鲜明的特点是明明活在集体里,享受着集体带来的福利,等到需要为集体出力的时候又批判集体挤压了个体的生存空间。他们信奉的是不管你是什么主义,我只为每一个人代言的理想主义。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1)

三 《姜子牙》VS《哪吒:魔童降世》

大胆猜测一下,出品方彩条屋影业就是奔着两个方向分别推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姜子牙》。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2)

从成片上就能看出来,两个制作组基本独立,背景故事也不一样,从资方的角度考虑,哪个赚的多就继续拍哪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就像漫威和DC之间永不消停的比较一样,几乎所有人在看完《姜子牙》之后都会去拿它跟《哪吒》作比较。所以总之一句话——在内核尝试上,《姜子牙》要比《哪吒》更深,就尝试的结果来看,是比《哪吒》要失败了的。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3)

许多人指责给《姜子牙》打低分的人没深度、肤浅。个中逻辑跟术业有专攻是一个道理。

一个人在某领域投入的时间越久,短平快和屎尿屁就越来越难以满足他。无论是电影、小说、动漫,都是如此。所以越资深的影迷就越能接受不被票房认可的作品。

《哪吒》是出色的屎尿屁,我并没有贬低它的意思。要想做出如此通俗、老少咸宜的动画不是光俗就能解决的。《哪吒》抓住了当代社会中的家庭矛盾,这也是为什么《哪吒》票房如此之高的原因——观众极易产生共情。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4)

即使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我看来有浓浓的口号感,但人一旦被燃到,就容易上头,于是票圈吹爆,票房大爆。

姜子牙下山为什么封神 深挖封神榜祖坟(15)

姜子牙出了什么问题呢?他讲了一个阶层精英反抗上层权威最后牺牲自我的故事。这与我们有关吗?你说这些谁懂啊。所以很难共情,甚至造成部分观众理解不能,于是就开始注意剧情,所以觉得动机扁平,剧情干瘪,然后口碑崩盘,评分下滑。

故事很重要,但绝非是电影的全部。两部作品探讨的话题不同,观影体验自然不同。《哪吒》讲的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那是对自我的救赎也是一种解脱。姜子牙讲的是“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不是我们都甘愿做那鱼塘里的鱼独自沉醉,不愿正视失眠带走黑夜里的安睡。

当然《姜子牙》跨的步子有点大了,但至少有人开始用动画的方式思索生命的意义。这方面,《姜子牙》在《哪吒》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本文作者/煮观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