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谨以此文献给西学群梁老师、以及群里我非常尊敬的各位前辈和热心群友,您们的品格、学识与人生态度时刻激励着我、温暖着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谈谈自己大学3年的职业规划?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谈谈自己大学3年的职业规划(给应届生和大三生的职业规划建议)

谈谈自己大学3年的职业规划

前言:

谨以此文献给西学群梁老师、以及群里我非常尊敬的各位前辈和热心群友,您们的品格、学识与人生态度时刻激励着我、温暖着我。

应敬爱的梁老师之邀,将近年给师弟师妹讲职业规划的内容择要整理成文,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和大三生有所帮助。后续可能还会写点面试技巧、人生规划、做事做人、沟通技巧、初入职场注意事项、金融行业喜欢什么样的毕业生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

请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项长期投资。

职业规划是你人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一哥

给这几年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和大三生的职业规划建议如下:

一、尽量读个硕士再工作

1.无论校招还是社招,硕士几乎是起步价。

近几年就业形势大家都懂,除非家里太困难,不然建议读个硕士给自己一个缓冲期,等待春暖花开。

2.读书要趁早。

你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随着年龄和职业发展越来越高,而硕士学历带给你的边际效用却越来越低。与其工作几年再辞职读研或者读个好贵的mba,何不趁现在一步到位?

3.读硕,学校和专业同样重要。

如果不准备从事科研或教育工作,金融、经济、管理、会计、新闻这样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硕士学历足够了。

二、几点职业发展建议

1.第一份工作对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发展和职业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请像选择伴侣一样选择你的职业。

2.择业考量,行业=地域>公司>职位(专业)>薪水。

选行业比选公司重要;一线城市集中了优秀行业的绝大多数头部公司,能提供的发展机会远超其他城市;公司又比职位和薪水重要。

3.所选择的行业,尽量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位置越高越好(也可以理解为大众对行业的定位)。

解读:能去星巴克就别去沙县小吃,能去特斯拉就别去拖拉机厂。

4.尽量选择未来发展潜力大、可持续性强,且最好3-5年后可迎来快速增长的行业。

5.所选择的行业,尽量门槛值(专业性等)越高越好。

一个谁都能干的行业,你的发展和成就不会太好,不会太快,还会让你筋疲力尽无法专注于更重要的事。虽说行行出状元,不过需要付出的成本有高有低、成长有快有慢,成功要趁早。

6.你所选择城市的未来就是你的未来。

就业地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建议优先一线城市,其次是省会城市或者故乡。尽量避免多次、反复切换你的职业地域。

土著不说,外地孩子有两个选择:

如果家境尚可,有可能支持你租房甚至买房留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尽量留在一线城市,你的成长速度、机遇和成就会超过其他城市,这个城市的未来就是你的未来。但这过程是艰辛的,北上广深,幸福与否的分界线只在一套房。

如果家中困难,或者喜欢岁月静好,一开始就去省会城市或者故乡发展吧。不用拼死拼活买房会舒服很多,怎么都是生活,好好教育下一代,给他(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切记,尽量避免多次、反复切换你的职业地域。换个城市,你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会逐渐消失,要从头开始;我还见过不少师弟师妹从一线回家乡发展,过了不到一年又义无反顾回一线的。

7.尽量选择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

一定要先去当大池塘里的小鱼,长大了再去小池塘当大鱼。

8.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借助的资源。

父母、亲人、师长、校友、邻居,务必充分借助一切可借助的资源。放下名校毕业生的清高和骄傲,千万别憋着一股劲儿非要证明自己的本事、谁的资源也不用。

9.应届生的身份是宝。

为了稳就业,会每年给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甚至一些头部企业安排校招指标和户口指标。一旦不是应届生,将来再跳槽就要走社招,社招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三、就业方向

先记住有offer比没有强这一原则,再参考以下顺序作为发力方向。

1.优先国家或一线城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尤其需要户口的)。

2.央企、国企。

3.股份制企业、外企、民营企业等。

四、行业选择

如前所说,建议尽量选择未来发展潜力大、可持续性强,且最好3-5年后可迎来快速增长的行业,即朝阳行业加分,成熟产业不加不减,夕阳产业减分。

一哥建议优先金融、互联网、IT软硬件(硬件如联想小米,软件如微软)、新能源(尤其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高新材料、大数据、AI、VR、精密仪器、医药健康等行业。

这里展开说一点,互联网不是在大量裁员吗,为什么要推荐?

裁掉枝干,保留主干,企业还是要生存发展、进军海外,一样需要优秀的人才。

一哥看好中国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人废我取,别人恐惧观望时,行动起来抄底。

五、向谁了解行业情况

1.父母及亲朋好友,老师。

2.比自己大个6-10岁,在相关领域工作已有一定时间和成就的师兄师姐亲朋好友。他们的职位越高越好,意味着他们的眼界越开阔,认知越清楚。

3.记得多问几人,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影响客观性。

4.不要轻易被媒体或所谓专家的几篇新闻报道所迷惑,行业里的人说的,远比行业外的媒体和专家可信。

形势不好时,建议稳字当头,但千万不要忘记徐图进取。

多动脑,肯努力,别躺平,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

上述内容完全是个人摸爬滚打多年悟出来的,没有借鉴过任何人的观点或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我,要是大家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转载,但请麻烦注明出处,给个我的链接,作为对我码字和后续码字的一点小小鼓励。谢谢。

一哥简介:扩招前最后一届、同时也是毕业不包分配的第一届985本科毕业生,在IT、金融等行业打滚多年,曾任职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目前有幸担任母校母院毕业生职业发展导师(社会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