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鳑鲏的逆袭:曾被人嫌弃的它,如今最高200元1条,值得养殖吗?

夏季的时候,在南方经常会出现大的暴雨天气,有时候雨下的大,河里、水塘里面就会涨大水,而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野生鱼。

在一二十年前,农村娃到了夏季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下雨以后去一些水沟、水池里面抓鱼了。当时的资源是真好,随便用一些简易的工具就能捞到不少鱼。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1)

其中多数都是一些个头不大的野生鱼,而有一种颜色漂亮的小杂鱼就十分常见。它就是鳑鲏,一种在过去不招人喜欢,甚至还被人嫌弃的小鱼。

但是你可知道,如今这种鱼成为了香饽饽,最贵的时候一条能卖到200元。这又是为什么呢?养殖鳑鲏有前途吗?

个头不大的鳑鲏,因味道苦而被嫌弃

在以前农村的环境比较好,水资源也没有怎么受到污染,所以河里面的各种野生鱼很多。在许多的水塘、水沟和小溪里面就有无数的鱼类,而鳑鲏就是很常见的一种。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2)

笔者记得小时候,就常在夏季去家门前的水沟里捕鱼。特别是在下雨以后,河上流涨水了,这水沟里的水也就满了。这个时候就是捕鱼的最佳时期,运气好一会儿就能捕捞到好几斤,而鳑鲏就是最多的一种鱼。

这是一种长不大,并且薄如纸片的小鱼。它的身上有丰富多彩的鱼鳞,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起来更是五光十色。有时候,还能看到它的腹部拖着一条长长的类似肠子一样的东西。

这种鱼在过去几乎是随处可见,虽然数量非常多。但是却并不招人喜爱,许多人还对它一脸的嫌弃,就算是捕捞到了也是拿回家倒给猫狗和鸡鸭吃了。原因是这种鱼太小了,而且味道还很苦,食用的价值不高。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3)

现在不少人依然对它很讨厌,尤其是对于经常钓鱼的人来说,鳑鲏就是一种让他们恨之入骨的小杂鱼。就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多,抢食比较厉害。遇到这种小鱼,基本上就钓不到其他的鱼了。

摇身一变成为了“稀罕货”,一条最贵卖200元

但是曾经让人厌烦的鳑鲏,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稀罕货,有人专门养殖它,而且是论条卖,一条最贵要卖到200元。

笔者看新闻在湖北松滋市杨林市镇龙家峪村有个90后的小伙,他就从大城市里辞职回家乡,搞起了养殖。并且养殖的项目还很特殊,是在外人眼中毫不起眼的鳑鲏,还卖出了“天价”,一般一条都能卖到几十元。而且根据品种不同,最贵的能卖到200元一条。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4)

据了解该小伙子,从2020年冬季开始第一次尝试养殖鳑鲏,如今才一年多的时间,从门外汉的他已经成长为了鳑鲏养殖的行家。目前它养有12个品种的鳑鲏鱼,数量多达8000余条,算下来能卖近10万元。

因为他的销售渠道不同,主要是把它在网络平台上销售。并且还把自己养殖鳑鲏的过程拍成了视频发到了网上,所以也在网上积累了十几万的粉丝,许多和他一样喜欢鳑鲏的网友们就常在他这里购买。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5)

鳑鲏有什么价值?值得养殖吗?

鳑鲏是 农村的很多水域中十分常见的小型淡水鱼,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它在民间也叫四方鱼、苦扁丝、镜鱼、彩园儿、刀片鱼、菜刀鱼等等。

这种鱼很难长大,一般也就是几厘米长。虽然它的食用价值不高,可是它的鱼鳞颜色鲜艳,在光照下会有不同的色彩,再加上它圆圆的身体扁扁的,这些都是符合了观赏鱼的特性,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近些年就受到了不少城里消费者的喜爱。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6)

特别是有钱的朋友们,更是喜欢养殖这种小鱼,所以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养殖鳑鲏就是一条致富之路呢?其实这个未必。如果没有经验和技术,尤其是没有销售渠道,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因为鳑鲏这种鱼看着生命力很强,在农村很多的水域都有分布,但是却并不好养殖。一来是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二来是它们的繁殖方式很特殊,需要借助河蚌才能繁殖,如果没有技术是比较难养活的。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销路的问题。鳑鲏在农村真的太常见的,现在依然很多水域都能见到它,所以也没多数人把它当一回事。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7)

而要想把这些鳑鲏卖出去,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如果没有渠道,那就算是养殖成功也会砸在手里。所以如果这些都不能解决,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因为眼馋而冒险去养殖!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鱼,或者是喜欢养殖一些宠物鱼,那完全可以去农村的一些水沟、水塘里面捞一些来养殖。

而且鳑鲏鱼也是可以食用的,如果有耐心,把它的内脏去掉了,然后用油炸着吃,不仅一点苦味没有,吃起来非常的鲜美,甚至连骨头都很酥脆,对于吃鱼怕骨头的人来说,油炸的鳑鲏真的非常美味好吃。

新到的鳑鲏怎么养(曾被人嫌弃的它)(8)

由此可见,鳑鲏的价值还是非常高的。各位网友们,你们家乡还有这种鱼吗?一条最贵卖200元,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来源参考:每条最高卖200元!“IT小伙”回乡创业成“鳑鲏大王”(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