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鹤

三岁的外孙能识很多字,女儿很自豪,经常在视频里拿着卡片让儿子认,意在让我和妻子看她儿子的本事。女儿随手拿起一张看图卡片,“萤火虫!“外孙响亮地回答。哦,萤火虫!女儿这一不经意的举动,让我猛然意识到,我已经几十年没有见到过它了。事后,很多个夜晚,看到城市夜空点点灯火,萤火虫的名字就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就会想起童年的萤火虫。它温柔的绿光照耀着薄薄的翅膀,忽明忽暗地闪耀着,就像闪烁着一段梦幻般的故事。如今想来,那让夜色生动的萤火虫,离我已经很遥远了。

童年的星星散文(童年的萤火虫散文)(1)

孩提时代,夏夜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除了在有月亮的夜晚,在麦场里捉迷藏外,逮萤火虫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萤火虫没有出来之前,夜色很浓。不想早睡的我们,从屋里拉出一张苇席扔在院子里。伙伴们席地而坐,或挤在一起睡在席上。风轻轻吹着,夜轻柔而又凉爽。我们无聊地数着满天繁星,听着门前核桃树上的猫头鹰叫,或对飞过天空亮着灯光的飞机发出一阵惊呼。苇席透出的丝丝凉意和芦苇的清香沁人心脾,让我们感到山沟夏夜的美好。猫头鹰叫了一阵就停止了,山沟的夜,一下静了下来。静得能听到玉谷叶子上露水的滴落声,能听到河沟里溪水的低吟;静得能感受到夜色悄然从山顶滑过的脚步声。突然,有伙伴大声叫到:"看火门虫(萤火虫)!"听到喊声,大伙都慌忙爬起来。那萤火虫从河沟,从玉米地,从院旁的竹园里,从房后的树林中,从菜地的瓜秧藤蔓中悄然地飞了起来。起初是一只,接着是两只,不一会儿就越来越多,像雪亮的灯光下飞舞的雪花,那般轻盈自在。它们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一会儿飞快,一会儿飞慢,在夜色里蹁跹起舞。不一会儿就有几只飞到了院子,飞到我们头顶,大伙便一跃而起,争先恐后地去逮。萤火虫像故意捉弄我们似的,上下左右翻飞,害得我们满院追逐、跳跃。萤火虫飞到麦场,我们追到麦场,飞到菜地,我们就追到菜地。终于有几只被逮到,我们把逮到的萤火虫捧在手里,手心有丝丝凉凉的感觉。我们把逮到的萤火虫,装在罐头瓶子里,或装在叠好的纸筒里,有时顺手在菜地里掐一截葱苗,把萤火虫装进去,这时萤火虫的光就变成了葱绿色,温馨而葱盈。有时候,萤火虫故意飞得很高,我们就静等在黑暗中,眼巴巴盯着飞舞的亮光,一动不动等它们飞下来,让我们出其不意地逮住。逮够了,就把萤火虫拿到一起,数数看谁逮得多,然后把萤火虫集中在一个瓶子里,看它们在狭小的空间里,一闪一闪地挣扎着想飞出囚笼。看够了,玩够了,就把罐头瓶拿回家放在床头,于是黑暗的屋里就有了它微弱的光亮。有时候,我们也会怜悯它,大伙就商量,把萤火虫放了。一个伙伴拿起瓶子,把萤火虫倒出来,看它们重获自由成串地飞上天空。看着像一条星带一样在眼前舞动着慢慢升高、升高,我们高兴地喊着、叫着、跳着,那悦耳的声音,让山沟的夏夜都年轻了许多。

童年的星星散文(童年的萤火虫散文)(2)

那时候,我们都很好奇小小的虫子,怎么就会身体发光。于是就去问大人。大人们说,那是小虫怕飞远了,看不到回家的路。又问,它们的家在哪里?大人们说,它们的家,在山里,在田里。大人的话让我们充满无尽的好奇和遐想。很多年后,我才在书本上了解到,萤火虫身体发光的原理。原来萤火虫腹部长着无数的发光细胞,它发出的光为冷光,它们以土壤中的小虫子为食。但是它们的寿命很短,只有两年短暂的生命。尽管它们的生命短暂,但它们活着的时候却尽力绽放美丽,释放出光明。我已经离开山沟很多年了,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缝隙中生存。每每到了夜晚仰望着高楼上的灯火,看到灯红酒绿中的红男绿女,我都会在茫茫的夜空里,寻找萤火虫,我怕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想让萤火虫带我回家。不曾想,繁杂的生活、滚滚的红尘中,我却真的迷失了,把童年带给我们欢乐和生动的萤火虫遗忘了。今天,女儿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我又重新回到萤火点点的夜晚。

童年的星星散文(童年的萤火虫散文)(3)

山沟里随处可见的萤火虫,银光闪烁像晶莹的水珠反射着亮光,与星光、与月光交映,使山里的夜晚充满浪漫和神奇。那些无数个夏夜里,在黑暗或者如水的月光下,做这种逮萤火虫的游戏,使我们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如今回想起童年的夏夜,回想起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它们就像小小的精灵,像流年里一组组记忆的旋律在心里弹奏,像梦境一样,在眼前清晰地跳跃舞动。那一幕幕,又像山林的鸟儿在内心婉转、清脆的鸣叫,萦绕不停,缠绵不断。难怪这小小的昆虫,曾触发很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和情思,咏萤的诗词也绵绵不绝。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咏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得温情而含蓄,又趣味横生。还有李白的《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更写得奇特,引人遐思。还有虞世南的诗,无不对萤火虫充满赞美之词。赞美它不甘默默无闻,在黑夜发出光亮来昭示自己存在的不屈精神。然而就是这样被古代文人墨客赞美的,给我的童年带来乐趣和光明的萤火虫,却被生活的红尘淹没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怪陆离地闪烁在城市的夜空。

童年的星星散文(童年的萤火虫散文)(4)

为了重新寻找这夜晚里曼妙的精灵,一个夏日,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山沟。在那个凉爽的有月的夜晚里,我又听到了久违的猫头鹰叫。在猫头鹰的叫声里,在月亮升起之前的黑暗时刻,我静静地等待从地里、从河沟里、从树林里、从菜地里、从竹园中悄然飞起的萤火虫,等待它们点亮夜空,点亮山沟的夏夜。我满怀期待地想重拾童年的记忆,我像等待一个千年的梦。 然而,我失望了。我从月升前的黑暗时刻,等到铜盘似的月亮爬上东山,最后完全跃上天空,把水样的光泻遍山沟,但,萤火虫也终于没有出现。望着无处不在的月光,曾经在月光下追逐萤火的情景,像电影样一幕幕闪现。我怅然若失。我原以为城市里的遗憾会在生养的家乡得以弥补,可我真的失望了。人们不会留意,原来萤火虫也从山里消失了。像山里的流水一样,不知不觉的流走了。日益变迁的生活,使人们完全忽视小小昆虫的存在。它的消失,就像浩瀚星空的消失一样,毫不被人留意。它太渺小了,渺小的只是孩子们的玩物。我站在宁静的山沟,站在这毫不生动的夜晚里,望着单调的夜空,怅然若失。我不知道此刻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这微风吹过的夏夜,这般痴情地等待萤火虫的出现,像等待恋人的到来。也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小小萤火虫的存在,其实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有专家认为,萤火虫是一种环境的指示物种,它虽然不起眼,但它对生活的质量极其挑剔,它喜欢茂密的植被,干净的水质,清新的空气。国内还有一位潜心研究萤火虫的专家叫付新华,他踏遍大半个中国寻找萤火虫,并为濒临灭绝的萤火虫奔走呼吁。他认为,过度的森林砍伐,光污染、水污染,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是萤火虫减少的主要原因。我突然明白,萤火虫的消失,消失的不仅是童年的美丽记忆,更预示着潜伏在身边的生态危机。我曾经和两个朋友说起过小时候的萤火虫,他们说好多年不见了。一个说,现在不种稻子,没有稻田了,哪还有“火门虫”?那个说,现在不种瓜了,哪里还有“火门虫”?两个朋友对萤火虫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童年看到萤火虫从稻田里,从瓜秧中飞出来,就以为萤火虫是稻田和瓜秧所生。

外孙响亮的回答"萤火虫"。受到女儿表扬的外孙,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看着外孙天真的面孔,我陷入沉思。我不知道,在外孙成长的岁月里,还能不能有萤火飞舞的童年,还能不能有那些充满乐趣的夜晚。回想到我们的童年,相比于现在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是幸运的。城市的灯火迷离,只是妆扮照明,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而萤火虫的光亮是带有生命的温度,有温度的童年温馨难忘。其实,一盏盏闪烁的萤灯,就是一个个天真无暇的梦。有萤火虫,就有了童乐无比的年代,梦想飞翔的年代。对于现代的孩子们,面对迷人的霓虹灯,缺少了对闪闪烁烁,满天飞舞的精灵般的萤火虫的亲身感受,谁说他们的童年,不会缺少许多遐想和美丽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