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1)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2)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3)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4)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5)

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6)

年终系列专稿(十五)

编者按:

如果说2020年是人类遭遇疫情的“应激”年,那么2021年,人类就进入了疫情后的“应对”年,开始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调整自己与生活、与世界的关系,寻找“后疫情时代”自我发展的路径。

这是一场道别,也是一种重逢——在改变中与曾经的自己道别,也在改变中与新的自己重逢。

2021年已尽,《天天副刊》设计了一份问卷,九个简单的问题,却有很多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选择了那些精彩、真诚、有趣的回答刊出,作为对2021年、对这个时代的一份记录。

嘉 宾

◎龙平平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作为编剧,作品有《邓小平》《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2021年,他编剧的《觉醒年代》成为爆款剧。

◎成泰燊 著名演员,曾主演《世界》《完美生活》《左右》《马文的战争》《黄克功案件》《于成龙》等。2021年,出演的《柳青》《革命者》《巡回检察组》等影视作品上映、播出。

◎孙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研究生毕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在读,导演。其导演的主要作品有:纪录电影《大学》《烟火人间》《飞鱼秀》等。相关作品曾获得包括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创新纪录片、四川电视节“金熊猫”人文类最佳系列纪录片、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国系列片”、凤凰纪录片大奖评委会特别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1.对您个人而言,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1年,您会选择哪三个词?为什么?

龙平平:2021年对我来说,有三个词很重要,一个是眼花缭乱,因为电视剧《觉醒年代》引起了广泛关注,我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社会活动多了,关注我的人也多了,获得了不少荣誉、赞誉等等,生活较以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可以说是目不暇接,好多事情完全出乎意料,有一点不知所措。

第二个词是闭关写作,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能不能够静下心去进行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我还是经受住了考验,2021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手机关机,静下心来,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的创作,小说在年底前出版了,我也感到很欣慰。

第三个词就是平常心,没有想到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我需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张扬,不受外界影响。

成泰燊:回归自心、敬畏天地和找回自信,也就是找回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因为疫情,全人类都是人心惶惶,所以回归自心非常重要,让自己的心灵能够安宁下来,找到一个安心之所。回归自心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其实是一体的,疫情让我们突然清醒,在观望世界后,我们会发现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家政策的先进和可靠,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这种文化民族自信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

孙虹:感恩——疫情后的生活不免让人感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不确定性中,虽然时不时地需要面临零星突发疫情的考验,但如今的我们仍然身处在一个能让人拥有安全感的环境之中,也因此格外珍惜生活里的每一段平稳和幸福,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美好心怀感恩。

收获——2021年于我而言是收获的一年,因为我用三年时间拍摄、制作的纪录电影《大学》在暑期档上映了,它是一部献给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的生日礼物,同时也充满了我想对与我同龄的青年人说的话:理想与你皆耀眼!希望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偶尔回想起大学时的青葱岁月和理想、年轻时的样子,充满勇气地去面对自己当下与未来的生活。

新起点——在2021年,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新阶段,我成为一个准妈妈!从此我的未来里多了一个让人牵挂的宝宝,希望它能平安地来到我的身边。

2.2021年,疫情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以您的慧眼来看,它给社会带来的正向的启示是什么?如果有,说说您的经历或看法。

龙平平:我一个切身感受是觉得它体现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2021年整个世界的疫情一度非常紧张,甚至呈泛滥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总体上保持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最根本的是得益于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们全体人民的向心力。我觉得经过将近两年的疫情,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应该说是比以前更加成熟了,对我们的制度,对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应该说大家信心更足了,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优势。

成泰燊:疫情给人类踩了一个刹车,让我们对自己的发展、思维、行为有一些反思,对人生、对世界、对天地有全新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正面的意义。

在这场疫情当中,作为中国人是很幸福、很骄傲的,这得益于中国几千年来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了这个智慧,这次也让世界都看到了。

孙虹:我觉得正向的影响可能是提升了整个社会应对风险的机制与能力,这个世界是永恒地处于变化之中的,只有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让社会长治久安。因此疫情后的生活才会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珍惜和平与稳定,也让整体的凝聚力增强了。

3.2021年,哪一项“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

龙平平:2021年对我来说,成为编剧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哈哈。现在我无论参加什么社会活动或者到哪儿,别人不再介绍我以前干过什么工作,有什么头衔,对我的介绍都成了编剧,这个身份,恐怕会伴随我终生。

成泰燊:在防治疫情中,中医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作为中国人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2021年,我的新生活就是全面开始学习中医,我觉得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个全新的生活。

孙虹:“全新事物”当然是我的宝宝啦!虽然要等到2022年2月才能与宝宝见面,但身体的变化、神奇的胎动会让每一个母亲兴奋不已。

4.工作、学习、社交、心态……饮食起居、健康休闲、消费娱乐……2021年,您最积极的变化在哪个方面?稍详细地说说?

龙平平:2021年对我来说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面对很多关注,我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告诫自己不要忘乎所以,要夹着尾巴做人,要用平常心去对待。要有一种成熟的心理,处变不惊,争取过正常人的生活。

成泰燊:2021年我觉得自己最积极的一个变化,就是遵循中医理论去生活,比如,要守子午时间,早睡早起;饮食方面追求平衡清淡;工作和生活,都追求恬淡虚无的智慧。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疫情的负面影响虽然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各方面不要过度、不要失衡,有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才能够过一个幸福的人生。

孙虹:最积极的变化可能是心态上的吧,以往常常会为了完成某个既定的目标而紧张、焦虑,但现在的心态更多的是积极努力,但却不会过于在意一时的得失。我相信虽然不一定每一件事都能成功或有好的结果,但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的过程带给自身的收获可能比结果更重要。

5.2021年,您最得意、最后悔、最痛苦的一刻分别是什么?

龙平平: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非常繁忙的情况下,能够静下心来,闭关几个月,把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完成了。最后悔最痛苦的就是自制力不强,浪费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做了一些完全可以不做的应酬性的事情。由此也耽误了一些正事儿,时间是很宝贵的,让它流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挺后悔也挺痛苦的一件事情。

成泰燊:2021年最得意的是做了两件我认为是最正确的事,一件是把母亲接到北京,陪母亲去天安门,满足了她的一个美好愿望。另外一件是我出演的电影《柳青》公映,影片虽然经历了资金、宣传等重重困难,但我很高兴自己选择了出演。

最后悔、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是我的一位大学同班同学去世了,他生病以后,我们通过一次电话,但总觉得不要紧还来得及,所以没有及时地给予更多关心,后来,突然知道他离开了。我深深地感觉到生命无常,所以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非常重要。

孙虹:最得意的可能是获得了《大学》公映许可证的瞬间吧,毕竟三年的努力终于可以让影片在影院里跟大家见面了。纪录电影特别需要像影院这样的观看环境,因为只有当四周黑暗唯独银幕上有光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去体会时间的流淌,渐渐走入另一些人的人生。

最后悔的事好像没有,哈哈。

最痛苦的事可能还是在《大学》宣发期间吧,无论是受疫情的影响还是纪录片本身体裁的限制,电影上映期间的排片不算特别理想,但感恩的是仍然有许多热爱纪录片的院线经理和媒体人主动给予我们关怀和支持,真的特别感谢他们。

6.2021年有哪些好书或影视剧、综艺、展览让您至今难忘?您会选哪两个推荐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龙平平:今年因为社会活动比较多,所以看书的时间很少,有一本书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先生写的《这样的鲁迅》,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非常喜欢鲁迅,这本书帮助我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许多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一些东西,有很大帮助。

展览我倒是看了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或者我比较钟爱的还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我觉得这个展览办得非常好,很受欢迎,我多次去参观过,每一次去都有新的收获。我也建议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妨到那儿去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当时的工作和学习的状况。

成泰燊: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法宝,是我们的生命科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病从何而来,然后自己能够做好防护,同时能帮助家人和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受益。

2021年,我参与了《故事里的中国》和《典籍里的中国》两档文化类节目,分别演了天眼之父南仁东和屈原,我觉得这些节目是正能量的,而且能够从中学到传统文化的智慧。

孙虹:第一部要私心推荐的是我导演的纪录电影《大学》,哈哈,请允许我自卖自夸一下。《大学》拍摄的虽然是4个清华人的故事,但它讲述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大学。我相信看完它的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的母校,想起自己最青春美好的求学时光,想起那个虽然稚气但充满着理想的自己,希望影片能在这个寒冬给你温暖与力量。

第二个想推荐的是B站的系列纪录片《小小少年》。每集讲述一个特殊少年的故事,但每个故事里都有热爱。

7.如果有时光机,2021年是否有哪一刻是您想重来过的?具体说说什么理由?

成泰燊:本来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是邀请我去参加的,但是,由于我在剧组有拍摄任务就没有去,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会争取去参加这次盛会,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非常震撼,我也很受鼓舞。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应该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然后回归到民族的土壤当中来。

孙虹:好像并不需要时光机,哈哈,因为每时每刻都很认真对待生活,相信即使回到过去,也都会做同样的决定和选择。

8.2021年您有最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一句话吗?是什么?对谁?

成泰燊:电影《柳青》没有入围金鸡奖,年轻的主创们有些内心失落,我想跟他们说,拿不拿奖不重要。就像柳青先生说,一部作品是不是成功要50年后才会有一个真正的评判。这部关注精神的电影作品虽然票房上没有成功,但《柳青》从创作初期就不是奔着名利去的。由此,我想对剧组主创,对所有即将开启自己艺术道路的追求者,也包括自己说,要坚守自己的初心,放下名利和急功近利的东西,用真诚创作的心去面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

孙虹:对老公说感谢吧,因为有你才觉得平淡的生活也很幸福。

9.2022年,您一定已经给自己设立了些小目标、flag,选三个跟我们分享一下(且不管它们能否实现哈)?

龙平平:对于2022年,我还是希望能够做点事情,我最想实现的是,写一部电影,写一部电视剧,再写一篇理论文章,这三个如果能完成了,我这一年的生活就会很充实。

成泰燊:我本人十几年来一直在禅修和学习传统文化,希望2022年能更上一层楼。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者,在中医方面有一些成绩,帮助有缘人。空闲的时候,我一直在读《伤寒论》《黄帝内经》,也在学经方、针灸、正骨,帮助身边亲人朋友消除了一些病痛,这种幸福感是无法言传的。

作为演员,我希望能够去创作一些不追求流量和名利的作品,希望能有更多的好角色、好作品、好导演、好团队。我希望有机会扮演一些历史人物,像苏东坡、王阳明等等,演员在心灵方面,首先是疗愈自己,通过扮演圣贤角色,让自己的精神受到洗礼,也给有缘的观众带来一些益处,我觉得这是演员的幸福。

孙虹:第一个愿望是希望我的宝宝平安顺利地来到我的身边;

第二个愿望是顺利地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

第三个愿望是能确定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真正找到自己研究旨趣,踏踏实实地去完成博士论文。

采写/本报记者 张嘉

如您有兴趣回答这9道题,请把您的答案发至小编邮箱316618183@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