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部功夫片,我们就先说说"功夫"。很早就有个疑惑,中国武术讲究套路,一招一式都有要求。

一、“中日武术对决”题材而言,本片已经没法被超越了。其他同题材电影思想一比直接LOW到爆炸,因为它们基本靠煽动民族情绪。

二、最出色的BOSS战,非常明白地告诉观众主角如何在弱势中利用技术击倒对手,而不是小宇宙。

三、本篇对武学理念传递很到位,推荐键盘武术家多观看。

精武英雄电影排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1)

在《精武英雄》中,陈真回到精武门后,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侧踢",并介绍这是从日本人处学到的,稍微一想就会知道,侧踢的力量肯定更大些。后来,在霍元甲墓前,陈真和船越文夫决斗时,最后使用了"肘击",这应该是泰拳常用的,所以船越文夫会问,这是什么拳法。陈真回答,不管什么拳法,能击败你的就是好拳法,说明陈真通过留学,知道了自身(中国)的不足,知道了学习和借鉴。而最有代表性的是最后的决斗,陈真和藤田刚在性命攸关的最后,都采用的西方的拳击术,反观使用迷踪拳的霍廷恩,则是不堪一击。

精武英雄电影排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2)

现实中,大家也意识到了传统武术在搏击力上的弱点,比如李小龙,作为中国功夫的代言人,你能说他使用的是八卦掌还是太极拳?在《导火线》中,甄子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格斗式的中国功夫,到了《杀破狼2》,也终于上演了吴京和托尼贾的中泰之战。

当然,如果我们深究一下,穿着中山装的陈真代表着融合外来拳法的新力量,穿着和服的船越文夫代表着传统的武术,最后的结果也是平手,考虑年龄因素,似乎传统武术更胜一筹,类似西医抗生素立竿见影,时间一长有了耐药性,反不如中医的调养长期见效。也可以说中国武术包含哲学在里面,比如"太极","八卦",习武的目的更多的不是"胜人",而是"胜己"。

精武英雄电影排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3)

到了甄子丹的陈真(《精武风云》),则是仿佛齐天大圣一般稀里哗啦把日本人摧枯拉朽的给灭了;而成龙的《铁道飞虎》,给人错觉,仿佛当年不是日本侵略我们、我们节节败退,而是只要我们随便派几个乡下人,就可以去把日本国给灭了。

即便使用了日本招式,学习了西洋拳击,陈真还是中国人,最后还是中国人赢了。相反,如果依靠神话似的想想意淫,固步自封,后果如何,历史早已明鉴。比起功夫,《精武英雄》对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中国、日本的国民性也有了更深刻的描写,当然不能和姜文的《鬼子来了》相比,但对于一部商业功夫片子,也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知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无论如何粉饰,大的方向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当年是日本比我们先进,所以电影一开头,陈真是在日本的学校里学习,这也不丢人,当年我们大唐盛世,日本也排了大量的"遣唐使"。尤其是,电影中提到了,正是霍元甲这个似乎老派的中国人决定要送陈真去日本学习的。

精武英雄电影排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4)

这样的人物设定在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中同样有体现,影片中,黄飞鸿的对手大都是中国人(白莲教的愚昧残暴),保护的却是洋人(保护教堂),在一次重要的审判中,是洋人神父作证救了黄飞鸿,而中国人都躲了起来求自保,等等。

最后,谈谈爱情,或者确切说是"爱慕",毕竟陈真和光子连拉手都没有。光子为了陈真,抛弃优越的家庭,来到仇恨日本人的中国,然后,为了解救陈真,不惜损伤自己的声誉(谎称陈真和自己待了一晚),对于这样的女孩子,声誉应该比性命更重要吧。

最值得称道的是陈真的表现,作为精武门的榜样,霍元甲的高足,留过洋的好青年,陈真决定放弃一切,并背负"汉奸"的骂名,只去做个普通的职员,住茅草屋,因为"这个女孩子为我放弃了一切,我一定要照顾好她",非常朴实和简单的逻辑。我们常言必称"国家大义,民族气节",但集体也是有众多个体组成的,一个人,不爱自己的亲人,甚至大义灭亲(当然,亲人并不是大恶大奸之人,比如电影中的光子,只是个善良淳朴的女孩子),能指望他爱那些不亲的人吗?满口"集体主义",却谁都不爱的人,本质是自私自利的投机主义者,比如当年文革中,那些为了各种主义,抛弃甚至陷害亲人的所谓政治正确者,目的无非自保。关键时刻,更容易成为真正的汉奸、卖国贼。

精武英雄电影排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5)

回顾历史,抗日战争中,投日的大都是革命党的仁人志士,而北洋派的坏蛋们却很少有人做了汉奸。陈真可能并不像光子喜欢他那么喜欢光子,但,她为了他牺牲一切,他必要照顾她一生,除去爱情,这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仁义之情。

最后,光子选择了离开,成全陈真的一世英名,恐怕,她和陈真将不会再见了,所以----还是不要打仗最好了。这也是李连杰在拍过《黄飞鸿》、《精武英雄》后,坚持拍一部说教意味浓厚的《霍元甲》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