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6日讯(通讯员 任博文 刘媛渊 记者 杨甜子)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谢明昆,参加了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AAAI 2018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并作口头报告,一名本科生能在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

AA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A类会议。会上,谢明昆就其研究论文《Partial Multi-Label Learning》作口头报告。该论文由计算机学院黄圣君老师指导完成,首次提出了基于不充分偏标记信息的多标记任务学习框架,并设计了一个高效算法,取得了显著性能提升,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加国际会议开阔眼界,增强信心”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面对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谢明昆表现从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全英文阐述了自己的论文观点,并在问答环节中对大家的问题做出了解释与回应。第一次站上国际会议的舞台,面对诸多中外专家学者,身为本科生的谢明昆坦言自己感到压力不小:“由于报告内容多,我在会前就对报告发言做了充足的准备。”这次参会经历也让谢明昆受益匪浅,他表示;“参加此次学术会议让自己开阔了眼界,了解到该领域中更多有趣的东西和先进研究成果,提高了自身的学术素养。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对未来研究更有信心。”

本科生如何能够参加如此重量级的国际会议并且在会上发言的呢?原来,去年9月谢明昆向AAAI国际人工智能大会投稿了一篇名为《Partial Multi-Label Learning》的研究论文,11月,他收到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的录用通知并邀请其做口头报告,就这样获得了这场国际会议的入场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i人工智能(南航本科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并作报告)(1)

谢明昆就读于南航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在TED上看到有关智能汽车的知识并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从大二起暑假就一直留在学校,通过网络自学相关课程和系统知识,周末节假和其他空余时间也常用来研读论文。同时,他还主动联系并加入到南航黄圣君老师的研究组,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谢明昆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巨大收获与导师黄圣君密不可分,他谈到,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会安排大家做论文研究汇报、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组会表现为他们安排最合适的研究内容,因此研究组的长期学习也为谢明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秀生导师制:让本科生参与科研 走向国际

谢明昆能够加入黄老师的研究组得益于他所在学院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了解,计算机学院一贯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国际化培养,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学术氛围。在本科生大二期间开展优秀生导师制,让学生与导师结缘,加入到学术研究小组,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这是继去年之后资助的第二位本科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今后也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从本科生培养抓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这次他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工作正是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谢明昆回忆到,在接到老师设计的课题并了解大体思路后,他大量学习了有关文献,和老师交流讨论想法,在实验中反复修改求证、多次循环和尝试后,最终在基于偏标记的多标记学习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浓厚的兴趣和长期的付出也让他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i人工智能(南航本科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并作报告)(2)

研究组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讨论,谢明昆不仅没有耽误本科课程的学习,还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保研本校进行深造。谢明昆告诉记者:“平时做研究和自己的专业学习并不冲突,反而是一个很大的驱动力。研究的需要,更会让自己去努力学好相关的基础课程。”谢明昆的指导老师黄圣君教授也认为:“无论从老师还是学生角度来看,科研和教学两方面都是相互促进的。我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的通过前沿研究课题阐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他们进行探索创新的兴趣。并且研究过程和任务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毅力,驱动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在谢明昆心目中,导师黄圣君不仅在学习上给了自己巨大的帮助,其为人处世的态度更是自己前进路上的思想指引,“做人就要靠谱,尽力实现自己的承诺。而靠谱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的积累给人形成的印象,黄老师正是这样一个人,是我为人做事最大的榜样。”谢明昆说道。关于未来,谢明昆说自己希望继续深入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研究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