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1)

近两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鳃部、肝脏甚至整个虾的体色发蓝的现象非常常见,养殖业者习惯上称为“蓝身病”,这是一种虾身(包括胰腺、鳃和肌肉)都出现蓝色的病症,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虾生长缓慢,食欲下降或没有食欲,常常伴有空肠道的现象。这到底是由于什么问题而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2)

一、对虾的体色

对虾的体色是由位于真皮层的色素细胞决定的,虾类的色素细胞分单色色素细胞、双色色素细胞、多色色素细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色素细胞里面有一种、两种或多种色素,在平时镜检对虾时稍微留意就能观察到(。色素细胞数量变化、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颗粒集中和扩散使色素细胞(虾体)呈现颜色变化。比如,色素颗粒扩散,细胞就显示明显的颜色,聚集就不显示明显的颜色。

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3)

二、虾肠微生物群落对虾健康状况的影响

肠道是动物体内各种微生物群落的最佳栖息地,微生物群落在动物的一生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这些功能包括消化、吸收营养、防止细菌入侵、促进生长速度和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因此,在肠道中维持一个平衡的微生物群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动物免疫能力的下降,导致生长、发育出现问题,甚至是出现疾病。因此,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压力变化、免疫反应的下降和微生物群落的不平衡,是预测机会病原体病变的关键因素。

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4)

三、虾肠微生物群落与对虾蓝身之间的关系

肠道细菌群落的差异与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有蓝身病虾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健康的虾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而蓝身病虾出现的这种差异,将导致虾的先天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环境压力可能会导致虾塘浮游植物群落的显著变化,从而破坏虾肠道最初的内部平衡,最终导致虾患上该疾病。

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5)

四、保护对虾肠道的措施

1、养虾的第一步首先要选好虾苗。选择质量好的正规虾场出产的无病毒携带的虾苗。好的虾苗是成功养殖的基石。

2、做好的放苗的准备工作。对虾塘的水体做好消毒。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地进行换水,调水,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对虾应激等,保护对虾的疾病防控。

3、定期调理对虾肠道。使用保肝护肠的产品,维护对虾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肠道内消化酶的活性,促进对虾肠道发育,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

养虾人必读对虾虾病判断的小技巧(事关每一位虾农的利益)(6)

对虾肠道是对虾营养吸收、药物摄取、防御疾病的重要器官,也是对虾防疫的最重要的防疫屏障,一旦对虾肠道产生病变,千万不能大意。一旦虾群产生肠道病变,接踵而来的就是虾群免疫能力下降,原来潜伏在体内的隐性病害就会抬头,有害的细菌趁虚而入,导致对虾大面积发生病害,死亡率上升,损失不可想象。因此,再次重申,养虾就得养肠道,对虾肠道养得好,才能保证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