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佳节话家常#

导读:九月九重阳将至,为何要插茱萸?俗语:“重阳插茱萸,三插三不插”啥意思?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1)

老话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易经》中说:“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是阳气最盛的日子”。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2)

古人云:“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重阳为两阳相重,也意味着不相往来和相通。为了破解这一现象,古人在重阳节时以茱萸和菊花酒“消阳九之厄”,茱萸被称作“辟邪翁”,菊花被称作“延寿客”。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3)

晋《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除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外,杜甫也在《九日寓蓝田崔氏庄》一诗中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4)

由此可知,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由来已久,且深受人们的欢迎。那你知道,重阳节的茱萸该怎么插吗?老话说:“重阳插茱萸,三插三不插”又是怎么一回是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5)

一、插“吴”,不插“山”、“食”

茱萸在历代的本草著作中,不止一种,有山茱萸、吴茱萸和食茱萸三种。

那到底哪种茱萸才是重阳节的“主角”呢?

首先,第一个被排除掉的是山茱萸。因为山茱萸的枝叶和果实并没浓烈的香气,而茱萸之所以被人们认为具有“辟邪除恶”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其具有浓烈的气味。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6)

再来看食茱萸和吴茱萸,食茱萸的茎、干长满尖刺,难以插在头发中,排除;所以,重阳节可以用来插佩的茱萸,只能是吴茱萸,大家不要选错了哦!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7)

二、插早不插晚

俗话说:“九月九,五毒休;五月五,五毒醒”。重阳插萸,就和端午节挂艾草一样,都是越早越好的,寓意家人幸福平安。

三、插单不插双

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重阳佩戴茱萸,一为辟邪除恶;二为驱除寒气。故而,重阳茱萸,宜单不宜双。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8)

茱萸果

小结

诗云:“风入蒹葭秋色晚,气冷露凝雁南归”。因寒露临近九月初九重阳节,于是人们借“重阳”之名,将立秋后第一个寒信命名为“重阳信”,因此,重阳节又是一个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日。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9)

如今的重阳节,更是尊老、敬老、爱老的日子,是属于老年人的节日!曾经网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和妈妈分居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我国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得出的答案,让无数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重阳节古代习俗插茱萸怎么回事(九月九重阳将至)(10)

不要总以为时间还早,时光不老,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九月初九重阳节将至,让爱回趟家!

您还知道哪些和重阳节有关的习俗呢?欢迎评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