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

欢迎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我是乔伊。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给大家简单讲了游戏和电影中,出现的那些弓的种类和配件具体是干什么的。这期依然我们邀请“四川兵击联合会”和“曾稷老师”来给大家讲述箭矢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各种在游戏和电影里出现的破甲箭,火箭,爆炸箭,毒箭等特殊箭矢的原理和作用。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3)

古代人称箭为“矢”,可以说,弓和箭是同时代的产物。最早的箭矢非常简单,就是用一根树枝或者竹子,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尾端简单弄个缺口,就成为最朴素的箭。但这种箭因为没有箭羽,射程和精度都非常低。

一支标准的箭矢,由箭头(箭镞)、箭杆(铤杆)、箭羽、箭尾四部分组成。如果问你一支箭哪个部分最为重要。估计有人会说肯定是箭头啊?毕竟就靠这玩意去杀伤敌人。其实错了,一支箭最关键部位其实是箭羽。因为它会很大程度影响箭矢的飞行。要是箭矢都飞不准,那么箭头再有杀伤性,射不中也没多大意义。

对于箭羽,原始时代的箭羽没有过多的讲究,甚至一些箭矢还没有箭羽。慢慢人类开始意识到箭矢飞行轨迹的问题,于是想办法加以改进。从大自然的鸟类中提取羽毛加在箭尾处,希望借助羽毛与空气的切割,来修正或者平衡箭矢的飞行姿态。

箭羽的材质,一般古代最好的材质是雕翎。但雕翎这羽毛哪有那么好搞。因此根据箭矢不同,会选用别的材质。目前主要的材质有用动物羽毛做的真羽,效果好,重量轻。但有个坏处就是如果下雨把羽毛打湿了,会影响箭的飞行。因此后来也有用塑料等材质做的胶羽。甚至还有铁片和硬树叶做的箭羽。

别小瞧这几片箭羽,实际上它是整支箭最复杂的部分。不同的箭矢需要配备不同数量、材质、长度的箭羽,甚至粘羽毛的方向也会影响箭矢的飞行轨迹。

箭羽的粘法分为直羽,斜羽和旋羽,直羽就是直着在箭杆上粘,斜羽会随着箭杆斜着粘,旋羽会旋转着来。这些粘合的形状也会影响箭矢的飞行。例如旋羽会让箭矢发射后,随着羽毛的形状与空气阻力的摩擦进行旋转,有点像子弹由膛线摩擦出膛后导致的自旋。这样精度会提升不少,但也让空气阻力摩擦变多,箭速会变慢。一般旋羽会用于竞技比赛。

而箭羽的数量就更为讲究了,没箭羽的光杆箭,射速快,但精度会很差。如果要装箭羽的话,箭羽会分为单羽,双羽,三羽,四羽等等不同情况,羽毛的多少,会影响箭矢的稳定性和箭速。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羽毛越多,箭矢精准度越高,但因为和空气摩擦变得更多,也会导致箭速变慢。目前出于箭速和精度的平衡考虑,三羽箭用的较为普遍。同时这三羽还会分为出主羽和副羽。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4)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5)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6)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7)

在我们简单了解箭羽后,接着我们来看看箭杆。

作为箭矢的主体,传统箭矢的箭杆基本还是用竹木两种材料制成,而现代的箭杆多用碳纤维、铝合金、玻璃纤维。一些讲究点的箭杆中间,还会弄些花纹来装饰,或者加上射手的名字。免得你一箭射别人靶上,最后分不清楚是谁的箭,然后你的箭就没了。

在射箭的时候,特别是使用一些没箭台的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箭是斜着靠弓把来进行射击的。按理说,这些斜着搭,肯定是沿直线斜着飞出去。因此用箭头来瞄准的时候,发现会射偏。但用弓把来瞄准,虽然箭是斜的,但居然能射准?这个很费脑子的事情,就被称为“弓箭手悖论”。

实际上要理解为什么斜着射还能直着飞出去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箭杆的一个物理性质。就是“挠度”。这个词在建筑学上用的比较多,但用在箭杆上,就代表这箭杆抗弯强度。通俗理解就是这箭杆并不是非常硬的板都板不动。而是能进行弯曲,有一定形变程度。

在用力拉弓时,箭矢本身就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形变。射箭的瞬间,箭尾首先接受到了来自弓弦的强大推力,这股力量瞬间会随着箭矢向前传递,箭杆会产生变形,它就像弹簧一样朝另一个方向回弹,这就是会产生左右摆动的原因。

虽然箭是斜靠着射出去,实际上因为箭杆挠度的问题,箭杆受力后会甩起来,像电鳗一样左右甩动着飞出去的。而刚好射出去的箭杆,就算把箭斜着弓把靠,但因为挠度的弯曲,在那一瞬间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弓把。在箭发射来回摆动的过程中,箭矢上有两个点始终保持不动。这两个点就是箭杆来回波动的“波节”,把两个波节连成一线,再对准目标点就能够射中目标。

不同的箭矢都具有自己的挠度。弹性越强挠度越大,箭矢左右摆动的频率和幅度也越大。相反挠度越小,频率和幅度也会越小。

现代的一些弓,为了减少或消除这种波动做了不少的改良,比如做个搭建台,或者复合弓有更先进的跌落箭台,这些设计避免箭杆接触弓把,减小箭矢挠度的干扰。同时箭杆挠度的强和弱,并不是代表好和坏。而是需要和你弓的磅数所匹配。如果箭杆挠度太低,就是太软了。用高磅数的弓射出去就会飘。选择能搭配弓磅数的箭矢才是关键。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8)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9)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0)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1)

最后一个是箭头。最早或者最质朴的箭头,就是我刚才说得直接把木制或者竹制箭杆,头部削尖了来当箭头。但这个大家也很清楚,杀伤性一般。并且射硬质物体上直接把头部给你撞坏。于是人类开始在箭头上进行额外的装配。

6~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疑似骨质箭头的物品。当时的人们把石片、兽骨、或者贝壳磨成锋利的形状,来连接到箭杆头部。这样的箭头可谓是一大进步。因为直接用硬的物体比单纯削尖箭杆要强了不少。

但这些都是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只能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人类慢慢开始掌握金属资源的采集和冶炼。并且还能对形状进行更好的加工。一些箭头开始用青铜所打造,造就出了匕式箭头,三棱式箭头,圆锥式箭头和平头。后来再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钢铁箭头也诞生了出来。从古至今,不同的文明和朝代创造出了不少箭头。再根据用途不同,让箭头的形态更是数不胜数。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2)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3)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4)

(专业老师讲解)

那我现在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各个时期的一种不同的作用的这样的一个箭头,那首先的话是这样的一个箭头。这是我们的辽金宋时期的一个箭头,它的一个特点的话就是拥有比较尖锐的一个啊 这个箭尖。然后的话做的也比较小,这样的话是方便刺透敌人的盔甲。

因为很多的朋友都知道,就是辽金宋这个时期是一个铁甲洪流对峙的这样的一个时期。双方都有着极高的一个披甲率。所以说这种箭头在当时的一个生产量和普及率都非常高,以至于现在就是在一些地区。在这个开垦田地的时候都能挖出来一些这样的一个箭头存量是比较大的。当然的话,除了这两种一种破甲箭头,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一种破甲箭头的话是一种错锋箭头。他的一个特点的话是一个横截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话有利于就是刺中敌人的铠甲之后,能够更好的把这个铠甲给撕裂开。是一种比较凶狠的箭头。

当然的话所有的破甲箭头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的杀伤力是相对弱的。射击没有铠甲的目标的时候,通常会使用这种比较宽大的箭头,这是一支清代的箭头。这种箭头的话就是,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一个跟我手掌的一个对比非常的宽大。在射中没有铠甲的物体之后,他会创造出一个巨大的一个切口来使敌人或者猎物的血液奔涌而出,快速的失血,然后失去活动能力。

这种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箭头。但是他对于铠甲的一个杀伤是比较弱的,当然的话在这之前辽金宋时期的一个箭头的话,会比这个清代这种小很多。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啊。这个是确实是弓箭发展到了末期的一个巅峰状态,用的东西都尺寸的大了一大圈。

这种射猎物的和破甲的箭头的中间还有一种箭头,它兼具了就是穿透敌人铠甲和进行这种就是无甲目标杀伤。都有着不错效果的这样一个箭头,这种箭当然这个的话也是清代的。

然后再说一下一种特种箭头,这种在清代的话叫做齐眉针箭头。他的这个地方是平的,像一个螺丝刀一样。那这种行者箭头的话,他会特殊一点,它是专门用来射击锁子甲的,这样的一种箭头它可以斩断锁子甲的铁环。

然后刺中就是人体,他会比这种尖锐的箭头刺开的这个伤口会更不均匀一些,然后也更难就是去处理和愈合。然后我再说一下,我们刚刚看到了那么多的一个中国的一个箭头都有个特点,就是除了箭头之外,他有一个很长的尾巴。这个尾巴的话叫做铤 。有了这个铤之后 他是这样配跟箭杆配装的。插入这个木质或者竹制的箭杆里面,然后这一段就会变得更有强度,就相当于我们的钢筋混凝土在混凝土层当中会有钢筋这样的一个效果。

提高了这个箭的强度,使箭不易折断,有更多的动能去侵掣他的装甲或者他的肌肉组织。这样我们可以很好插进去这样就是我们的一个比较传统的这样的一个箭的一个箭头的一个构成部分。当然的话现在我们比赛的话,我们肯定是不会用到这种箭头。通常的话是这种靶箭头,它是一种去杀伤力的箭头,虽然也比较尖锐啊,但是已经就是没有刃口,没有多少的一个侵彻破坏力。

有两种啊,这种是带配重的,然后这种是不带配重的啊,这是我们的现在的这种就是比赛用的箭头。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5)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6)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7)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8)

看完了传统箭头的用途分类,我们在来看看现代箭头。现代箭头基本可分为比赛用的打靶箭头、狩猎用的猎箭头,以及练习用的海绵箭头等。至于这些箭头的威力,我就让川兵联的老哥们给大伙试验一下。但注意啊,大伙就单纯看看效果,整个乐子就行了。不能作为一些参考依据。

你别看了这期节目,出去到处说一箭就可以射穿板甲。人家问你哪看的,你说狗乔伊那来的,这就容易出问题。因为他们用的这些箭头的工艺,材质,以及被射的甲胄等不少都是现代做的。射击的弓的磅数,距离等也是各有不同,所以不能作为严谨的科学实验。大家感受下箭矢的威力就行。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19)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0)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1)

我们在给大家大体上讲完了箭矢的结构后,接下来我们来给大家说下,游戏和电影中出现的各种火箭,爆炸箭,毒箭等特殊箭矢,究竟是什么样的?

例如游戏中带毒的箭头,射中目标会让它中毒,然后慢慢扣血最后死去。实际上给箭淬毒,没那么费劲,甚至没必要。原始社会所用的石箭头、骨箭头杀伤性就不小。主要在于这些石头和骨头做的箭头,射入身体后可能会产生碎片。拔出箭杆,箭头渣子还在身体里,导致非常难治疗。

古代有些金属箭头,士兵们故意会让箭头留下铁锈。箭头还又长又尖,射中人后会导致破伤风。以前又没有青霉素,很多人被射中了当时没死,但后来都躲不过伤口感染。还有些士兵喜欢把箭头先插地上弄脏或者大粪里。让箭头带上细菌来射击感染敌人。

三国时期关羽刮骨疗毒的典故,就是中了带有毒素的箭枝(估计就是这些细菌),所幸及时治疗才保了条命。除非刺杀行动等必须确保目标快速死亡,才会给箭头淬上专门的毒液。一般来说单纯箭动能已经足够,而且箭头够“毒”了,还要额外淬化学毒用的并不多。

古代还做出了一种带响声的箭矢,叫“鸣镝”(dí),在箭头处加上用骨或兽角等材料做成的哨子,发射时划破空气产生尖锐的响声,这种哨箭多用于发射信号、传达命令之用。

另外就是给箭头点上火。火箭在古代用的也非常多,点燃火的箭加了点“燃烧”的BUFF。伤害肯定会提升一点。但还有个原因是以前很多建筑,攻城器械等不少是木制的。用火箭就是希望来点燃敌方这些木制品来进行燃烧,造成火灾,烧毁粮草等效果。特别是海战用的最多,巴不得把对面船给点了。要是当年草船借箭,诸葛亮借来的是火箭就有意思了。

火箭还有个作用,有点带现在“曳光弹”的意思。尤其是在夜晚作战弓箭手箭阵抛射时,能大概通过火箭知道落点,好为后续射击进行修正。不然黑灯瞎火的射几轮,都不知道箭掉哪去了就很亏。

后来火药发明了,古人们发现火药不但能爆炸,也能控制燃烧来利用反冲力。于是就搞出来“火箭助推箭”。《武备志》里就记载了不少。在箭杆前段绑上火药筒等,点燃利用燃烧的推力来进行发射。这个在明朝研究的最多,还搞出了一次密集发射几百支的火厢车。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2)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3)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4)

这种设计演变到后来出现了爆炸箭。可谓是如今游戏中只要有弓箭,爆炸箭就是最常出现的东西。简单点的设计有把爆炸物给装箭杆,点燃引线给射出去。也有直接把箭头换成碰撞引信的弹头。这东西其实不算复杂,国外民间就已经搞出来了。至于制作工艺花样百出,反正射出去确保能炸就行。唯独需要思考问题就在于装药的多少,装药多射程近,下坠厉害,搞不好就飞个五米爆炸还把自己给炸了。装药少射得远,搁这放鞭炮呢?

还有《孤岛危机》装铝热剂进行燃烧的箭头,反正这个原理大家想一想还是很简单,就绑上这些东西射出去能触发就行。但现实中出不出现,是取决于好不好用和成本的问题。

至于像《孤岛危机》和《消失的光芒》里还出现的带电击的箭头,什么射人身上给电麻痹了,射水里导电,把水中的敌人全给电翻。这个就基本没有。而且也没研制必要,因为现实中已经有更好用的东西——泰瑟枪。

总得来说,从这些箭矢的演变和进化,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下期我们将给大家讲述弓箭的应用,例如什么是“蒙古射法”“地中海射法”,弓箭手在古代战争中的站位,以及弓的一些其他奇怪作用。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5)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6)

游戏里的冷兵器枪设计(游戏和电影中爆炸箭)(27)

感谢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喜欢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我是乔伊,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