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网】近日,一组网球“背篓少年”的照片走红网络14岁的佤族少年王发,肤色黝黑、目光如炬,在广州举行的2022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夺得U14组男单冠军后,他开心地将佤族特色小背篓挎在背上,网球拍竖立在背篓里网友称他“像持剑出征的侠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
来源:【中国农网】
近日,一组网球“背篓少年”的照片走红网络。14岁的佤族少年王发,肤色黝黑、目光如炬,在广州举行的2022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夺得U14组男单冠军后,他开心地将佤族特色小背篓挎在背上,网球拍竖立在背篓里。网友称他“像持剑出征的侠客”。
背篓和网球,一个充满着乡村和传统特色的民族风,一个富含着都市和现代气息的国际范。然而这两种事物同时出现在这位少年身上时,却奇妙又直观地传递出一个很“燃”的热血故事——14岁的王发,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一个偏僻乡村。因为网球,男孩走出了大山,用每天挥拍7000次的拼搏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也让众多网友为之喝彩。
事实上,“背篓少年”引发广泛关注的背后,既关乎奋斗,也关乎机遇。算上王发此次夺冠,在这6年时间里,当初与王发一批前来学打网球的7个佤族孩子里,有6个已经拿了各个类别的巡回赛冠军。而在被教练选中之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网球是什么。
这些大山中的乡村孩子之所以能接触到网球,主要缘于他们的教练张晓洪。据他讲述,多年前自驾前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旅游时,他意外发现当地孩子由于常走山路,具备优越的脚力和体能。耗费他一个小时的路程,当地孩子可能20分钟就到了,“打网球太合适不过了!”从那以后,张晓洪便不断去大山深处选学网球的好苗子,这才有了现在“背篓少年”们的故事。
机会是种子,需要用汗水去浇灌。但如果没有这颗网球的“种子”,“背篓少年”们可能就不会拥有这样出彩的人生经历。而人们关心这些“背篓少年”,不只是感动于他们的奋斗故事,更折射出社会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注,对城乡学子如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思考。
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教育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实现了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有了获取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通过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约1.5亿人,在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不管是云南的“背篓少年”,还是四川大凉山的“格斗少年”,他们通过体育赢得出彩人生的故事,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分数并不是教育的唯一衡量标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只包括课本知识,也包括人文、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如此,才能更好满足农村孩子成长成才需要,让他们能在更宽广的航道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实中,农村虽然是我国教育阵地的薄弱环节,但许多乡村学校依然在有限的条件下,用心呵护、用情创新,积极开展了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比如江苏省睢宁县骑路小学以跳绳为突破口,推进教体融合,成为全省首家村级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皋埠小学就地取材,打造农耕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田园课堂里的“阳光教育”等。
另一方面,全社会应不断努力,为广大乡村孩子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加多样的文体产品。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成立“艺体教师服务中心”,组织区内优秀艺体教师“走校支教”,用“共享教师”的路径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缺乏艺体人才的难题;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不少学生与广州市的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学校还在广东省援疆教练指导下组建了舞狮队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我们盼望更多乡村孩子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杨瑞雪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