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核心专家皮特、沙帝在梵净山考察。
2013年至2018年,五年申遗之路,层层考验,终不负使命——
在今年7月2日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铜仁梵净山获表决通过,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标志着梵净山成功走上全球视野的大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梵净山海拔2572米,是中国南方最早成为陆地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演化历史,展现了独特的神奇地质景观、珍稀生物资源、悠久佛教文化等不可复制的自然遗产。
稀有生物资源展现多姿“生态王国”
美国生态学博士、国际保护联盟资深专家、高级顾问吉姆·桑塞尔对梵净山给予了高度评价:梵净山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保存得很好,保留着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繁衍着野生植物和动物7154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植物49种、动物35种,是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
美丽的蝴蝶在森林或湖边翩翩起舞,长尾雉拖着它们鲜红非凡的尾巴让人眼花缭乱,即使偶尔的青蛙和蛇在形态上也是相当壮观的。尤其是特别具有观赏价值的杜鹃、珙桐、黄杨、冷杉、铁杉、高山柏等。
梵净山有30余种杜鹃花,在不同高度都有分布,在春夏时节,如花海一般。珙桐花开如白鸽展翅,是世界著名观赏树种,珙桐树又叫“中国鸽子树”,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留下的孑遗植物,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目前有2000多亩,是世界珙桐林特殊集中分布的唯一地区。
正如吉姆·桑塞尔所评价,梵净山具备典型的山地垂直气候带,为众多孑遗、特有和濒危物种提供了庇护所和演化空间,也被称为“生态王国”。
除此之外,梵净山的野生动物种类有近3000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豹、白颈长尾雉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穿山甲、猕猴、黑熊、红腹角雉等29种。
黔金丝猴被誉为“世界独生子”,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有动物,野生数量只有800只左右,仅分布在梵净山保护区内。体长为60-73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13-16千克。最独特的标记还有大块的椭圆形白斑长在背面的两肩之间,所以又叫灰金丝猴或白肩金丝猴,当地人还因为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很像牛的尾巴,所以叫它“牛尾猴”。黔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
梵净山很早就开始了生态保护。1956年10月,梵净山被林业部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1978年建立了贵州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同年被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成员,成为中国的第四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梵净山成功申遗是国际社会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的认可,是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着力构建生态多样性保护网络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神奇地质景观丰富地质旅游资源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是我国南方研究前寒武系的重要窗口,主体由新元古界地层及火山岩组成是海相沉积、火山活动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产物。近9亿年的沧海桑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梵净山系列罕见的地质遗迹、旖旎的自然风光,也为科学家们带来了丰富的地质专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认为,梵净山的地质和地貌景观极有典型性,具有独特的山地生态系统,记录了地方特有物种在长期环境和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演化过程,这在地球科学上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梵净山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是武陵山脉主峰。山体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椭圆形区域。最高峰海拔2570米,最低处500米,地形高差达2000米。数亿年的风雨还雕琢了老金顶的高山石林峰群,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和“翻天印”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尤其是奇特的蘑菇石,立于老金顶台地之上,上粗下细,犹如巨大的蘑菇,有一触即倾之势。然而,它却顶天立地,稳稳站立了数十万年,成为山岳景观中少见的平衡石,也被视为梵净山独特的标志。
梵净山的天然美景、典型地质现象让海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考察络绎不绝。
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及其团队来梵净山开展了系统地质考察,极大地提高了对梵净山地质演化的认识,为梵净山开展地学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贵州崇山峻岭中走出去的肖序常院士认为,梵净山枕状玄武岩与同时期形成的玄武岩相比较,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特点,为地球科学普及提供了独特的地学旅游研学基地。
旅游地学创始人陈安泽研究员在梵净山考察时提出,梵净山枕状玄武岩是典型地质现象与优美自然风光的曼妙融合,梵净山旅游更上一层楼必须要插上地球科学的翅膀。
诸多院士、专家们先后考察梵净山,持续发现、鉴别出诸多典型地质现象,极大丰富了梵净山区地质旅游资源。
悠久佛教底蕴积淀佛教文化
山灵人心净。梵净山原名“三山谷”最早记载于《汉书·地理志》。唐代《元和郡县志》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该山又被称为大佛山,梵净山的名字应当起源于明朝,和佛教联系紧密,除了是西南地区的佛教名山,也是全国著名的弥勒道场,积淀了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
佛教最早从宋代开始进入梵净山。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年),梵净山西麓的思邛县(今印江)兴建了西岩寺,后经过重修,1618年,明万历皇帝钦命僧人,重建金顶庙宇,赐封梵净山为众名岳之宗,从此成为佛教名山。明朝,李太后亲居梵净山,且置铜铸释迦、弥勒佛像于金顶之上的释迦殿与弥勒殿,从此梵净山为弥勒佛道场。
梵净山自成为弥勒道场以后,山灵神明,一时佛教大兴,创修寺庙,建制庵堂成风。历史上梵净山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布满寺庙,仅梵净山主峰山麓就有“四十八大脚庵”。上山的四条主路各有一朝廷封赐的皇庵,东有天马寺,南有坝梅寺,西有护国寺,北有天庆寺,统称“四大皇庵”。2004年9月“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印江护国寺召开,中国佛协副会长学诚法师定位梵净山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并亲题“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碑名。
其中承恩寺位于梵净山的金顶正殿,位于梵净山新、老金顶之间开阔处,始建于明初,由明高僧妙玄长老开山,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曾修行于此“肉体成圣,白日飞升”。清时由隆参法师重修,光绪帝封为“敕赐承恩寺”,后因兵燹等年久失修,2009年在原址重建,灵普法师率众熏修,复建道场。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法师就给梵净山佛教文化提出五大价值:净化心灵、大慈精神、欢喜精神、包容精神、和谐精神,刚好弥勒菩萨精神就是大慈、欢喜、包容,也同样彰显了铜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文/本报记者 罗旭 图/申遗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