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比较特殊,年初的时候我们遇到了疫情,在控制得当的情况下我们农民能够及时的春播,但从6月份开始的雨水却不停的给我们“添麻烦”,南方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内涝的情况,我们又坚持了下来,马上秋收了,东北地区又迎来了台风,接连3场台风对东北的农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又坚持了下来。而最近有很多专家在说,拉尼娜可能会提前赶来,结果就是笔者所在的东北地区,确实提前出现了霜冻的情况,好在今年的抢收工作做的好,否则不知道有多少农作物会被冻伤。而这一切在农村老人眼里,却显得很平静,因为老人们嘴里常说”先冬后霜,来年大荒“,那么这句俗语到底什么意思呢?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下。

大寒农事俗语(农村俗语先冬后霜)(1)

“先冬后霜,来年大荒”

首先我们先来说这个“霜”,霜代表的是24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节气,一般霜降节气会在10月的23日或者24日,而今年的霜降节气是在23日,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初七。大家都知道霜降是秋季进入冬季的一个“分水岭”,而霜降的气温往往会预示着这个冬天的冷暖,所以也就会出现人们常说的冷冬、暖冬。那么先冬后霜,其实主要就是说,在霜降的时候,如果先是冬天来临,那么明年就会是一个“荒年”,这个是否有一定的依据呢?下面咱们就来分析下。

大寒农事俗语(农村俗语先冬后霜)(2)

首先就是今年的气温确实低于往年的气温,记得往年在种冬小麦的时候,大家有的时候还热的穿短袖播种,但今年却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家都穿着厚厚的秋衣种小麦,可见今年的气温是有多么的低。而在我们当地有一句老话常说“寒露种麦,十种九得”,说的就是如果在寒露时节趁着气温暖和把小麦种好,那么小麦就会迎着良好的生存条件巩固自己的根系,并且茁壮的成长能有利的对抗冬天的低温,但大家都知道寒露的气温一般都是在零上15°C左右,正好适合小麦的生长。但今年寒露时节的气温却降了很多,很多地方还出现了降雪的情况,这就说明,今年的气温就是“先冬后霜”,至于来年是否大荒,大家可以放心,因为现在是现代农业,以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不足以对抗一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但现在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很多,对抗恶劣的天气也是增添了很多硬实力,大家不必担心来年农作物的收成问题。

大寒农事俗语(农村俗语先冬后霜)(3)

那么这个“先冬后霜”与拉尼娜有关系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已经给出了解释,在今年最早8月份的时候,很多外国专家就已经提出拉尼娜在东太平洋形成的讯息,而我国的专家也是指出拉尼娜会影响我国的气温,尤其在冬季会到达最高峰值,届时我们也是要做好应对准备,但针对网络上说的“60年最冷冬天”,专家也是出来辟谣,现在寒冷的天气确实是受一定的拉尼娜现象影响,但对我国冬天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因为现在全球气温都在变暖,欧亚大陆的积雪、北极海冰的融化等一系列原因都会让拉尼娜现象在到达内陆之前有所收敛,如果单凭一个海平面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说今年是个“冷冬”确实很片面,而很多网友说东北提前了霜降、陕西、甘肃、河北都出现了降雪,这些现象怎么解释?其实这个问题相信懂得常识的人都知道,降雪只是一个短暂的冷暖对冲的结果,冷空气占了上风出现了结霜的现象,最后就会形成雪花,而这些地方下雪都是短暂的,有的一小时,有的几个小时就结束了,在即将进入霜降节气的时候,这些现象都是正常,毕竟中国南北跨度大,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也是正常,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惊奇这种自然现象。

大寒农事俗语(农村俗语先冬后霜)(4)

结语:不管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相信在科学的管理下,明年我们的庄稼必定会收成满满,而至于冬在霜前还是霜后,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既然没能力去控制它的形成,但我们相信肯定是有能力控制它带来的结果,所以不管俗语怎么说,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大家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