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国家。物质的人无时无刻不感叹它的贫穷,这些人竟也有人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出来;而偏重精神的世界却也从小事中找到很多信仰、传统、人情冷暖的星星点点。就像是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其实菲律宾又何尝不是千人千面呢?一个人如果缺乏文化感知力,自然没办法感知真实世界的温度与冷暖。互不理解的个体自然互相认为对方是贪婪的、懒惰的,并且会把无比的厌恶投射到命运和思想并不相干的人身上,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不理解彼此的文化,从而让那些狂妄与自大占据了自己的思想。
「初民看到奇迹的地方,末人只能看到虚无」
大家好,我是五音不全不会唱歌的Aufheben,许久没有更新文章,今天聊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菲律宾的圣诞颂歌文化。说起圣诞颂歌你一定感觉平平无奇,「不就是唱歌吗?不就是过圣诞节吗?和我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如果你不住在公寓,而是经常呆在社区,你会发现这里有特别有趣的圣诞颂歌文化。
儿童与圣诞颂歌
菲律宾的圣诞颂歌是基督信仰传统的一部分。菲律宾人称之为“Caroling”。一般开始在圣诞节前一个月左右,Simbang Gabi 也就是夜晚弥撒结束以后。整个社区的儿童「歌手们」甚至是本地教堂唱诗班的儿童们将在Barangay也就是本地社区高唱起圣诞颂歌。这项活动并不是在本地社区的固定区域进行,而是挨家挨户跳来跳去。当然更像是社区儿童组织起来,讨要「红包」的一种方式,但是给不给、给多少看你自己,如果两次你都没给,孩子们也不会再来你家门口叨扰你。一般来说如果长期住在本地社区,你会知道这就是万众瞩目圣诞节即将来临的信号。
圣诞颂歌唱传统的英国圣诞颂歌,如铃儿响叮当和平安夜。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唱着菲律宾传统的圣诞歌曲。最受欢迎的是 Ang Pasko ay Sumapit(圣诞将至) 和 Pasko na Naman(又见圣诞)。其实圣诞节对于菲律宾人而言就跟华人过年一样。顺便提一句咱们华人总说的年味,其实就是节日气氛,通常和物资充裕程度有关系,因为物质条件不足,其实菲律宾节日气氛还是相当浓郁的,一年就一次可不是得好好准备?
在菲律宾,颂歌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者时代。它最初是在西班牙表演villancicos (西班牙语圣诞颂歌)的合唱团。在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333 年后,菲律宾逐渐将其采纳为自己的习俗。villancico最初主要在弥撒中演出,由于受欢迎,逐渐走上街头。一些更顽皮的颂歌者会在歌词中加入不符合宗教信仰的短语和绿色(中文应该黄段子)笑话,这引起了神职人员的反对。西班牙统治结束后,西班牙语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用英语和当地语言演唱的颂歌。
圣诞通常和菲律宾另一个重要的社会纽带或者是联系社会因子分不开——那就是信仰。毕竟作为一个基督信仰占主流的国家,不论是天主教、菲律宾独立教派、还是新教都会热烈庆祝圣诞,尽管他们的「说法」、里面的内涵不太一样,彼此也互相不认可,但是圣诞就是圣诞。华人缺乏社区自治和信仰根基,至少是文化上是有这样一种差异,所以通常只认为这是一个「菲律宾春节」。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个维度似乎就忽视了里面的很多细节。如果不理解菲律宾的宗教文化、历史民情就无法真正理解这片土地。
这些走街串巷的儿童们他们用回收材料手工制作乐器。一种是用扁平的金属瓶盖制成,并在瓶盖上打一个孔,这样瓶盖就可以用作手鼓。另一种是使用过的塑料锡罐,用橡皮筋固定作为鼓。希望能从屋主那里到一些慷慨的赠予(其实或许是几块比索)。孩子们每天晚上会自发组织起来,编排好曲目,社区一家一家地巡游。如果你给了一些钱,不论多少他们都会全心全意地唱歌。「谢谢,谢谢,非常感谢……谢谢……」。「ang babait ninyo(你真好),谢谢!」已成为一句流行语,当他们收到一些东西作为交换时唱出来。虽然为这些家庭唱歌的孩子们偶尔会把歌词改成「谢谢你,谢谢你,ang babarat ninyo(你很吝啬),谢谢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的家庭会说「patawad」(对不起)。
孩子们在每年圣诞节学习如何自发地组织、联系彼此。也学习如何分配成果,对于那些并不富裕、成长于村子或者贫困社区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笔不算不菲但是在过节可以自己买一点东西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菲律宾延续了很多年的传统中可以学习到感恩,感谢。不仅仅是感谢那个给你几百比索的社区的人们,更是感谢菲律宾文化更重要的那一位上帝。
Bahala Na
就好像是菲律宾人经常「混日子」自己时候会说「Bahala na」。「Bahala na」可以被看作是是菲律宾的一种社会文化价值观,也是Tagalog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表达对生活的宿命论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坚定的事情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挑战性情况。它可以翻译为「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发生」,「事情会好起来的」,或者「我会处理好事情」。在菲律宾心理学中,它被描述为「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决心」。
这种态度对菲律宾人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个是对自己的困境缺乏紧迫感或责任感,另一个是对不确定性持开放态度,行使自由意志去冒险并试图塑造面对发挥作用的已知和未知因素。这是两种信仰背景不同下的民族和个体的差异。
强韧而团结的社区
社区不是街道也不是一个组织,而且颇有人情味的「共同体」。荷兰人类学家本尼迪特 安德森在他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这么说到「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及剥削,民族总是被想像成一个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情谊。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
其实对于菲律宾这么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来说,社区和背后的信仰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一大基石。试想如果在华人社会,一群小孩天天来你家门口唱歌要钱,你会给吗?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但是菲律宾社区长达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圣诞颂歌,基本上对这些不太熟悉的孩子,大家每天晚上或者经常都会给他们一些零钱。对于菲律宾儿童来说这不仅是社区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馈赠,更是上帝的馈赠,这种传统让他们也会给日后那些陌生儿童「打赏」。爱或者友善总是相互的,自小缺乏爱的或者友善的民族,总是以算计和严厉第一位,这造就了经商或者某些方面可以成功,但是却永远无法有涂尔干所说的「有机的团结」。其实你长期在海外后就知道,哪些民族作为外来人他们很团结?哪些群体他们虽然有钱却不愿互相帮助?不愿意互相帮助也就算了,反过来还互相伤害、欺骗呢?
其实所有问题你都很难找到一个单一的答案,因为本身社会比起自然科学有更多的变量,但是华人有句古话叫做「管中窥豹」,你从这些细节会找到什么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根基就是在社区中、在共同体中,在信仰加持下,「合一」生活,试问一个民族保持了3800年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如何能够合一呢?通常你有仁慈你却不得不收敛起来,因为你知道过度的仁慈和友好可能会把自己推到一个什么位置。
其实这篇并不是想说哪种文化好哪种文化不好,而是想说华人在海外遭遇同胞的坑害时是否应该去反思一些文化背后的因素呢?同时面对和你价值观,行为习惯的菲律宾人是否可以多一点包容和互相的文化理解呢?我想理解文化,首先就是理解信仰和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吧。
老传统遇到新危机
圣诞颂歌同样也在遭遇危机。前几天认识一位菲律宾音乐老师,我跟她聊起圣诞颂歌这个习俗,她却十分悲伤地说到「今天的一些孩子不会再唱我们的圣诞颂歌了。」信息时代手机、游戏、Tiktok让小孩们没有过去那么爱踏出家门一起玩耍,自然也就不会一起组队在社区「巡回演出」。很多菲律宾家庭父母都作为OFW在外工作,我想这个留守儿童问题,很多中国大陆的农民工家庭也在遭遇同样的危机。两代的文化、思维甚至语言的隔阂,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有时间咱们单独聊(又挖坑了)。
最后音乐老师,还是挺感动说「当我听到孩子们或唱诗班在这个圣诞节期间特别是在我们村里唱圣诞颂歌时,我仍然充满希望。希望下一代能够学习如何聆听我们记忆中的菲律宾圣诞节传统。」
「谢谢,谢谢,非常感谢……谢谢……」
每个种族、信仰其实都是人,都沐浴着至高者的爱。圣诞将近,祝福在菲律宾的你也能感受到那一份爱,当你感受到的时候,不要忘记感谢,感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找寻海德格尔所说的「家园」,来证明存在而非存在者本身。那些我们独自或者一同走过的路,经历的人或事,也正是我们「回家的道路」。
提前祝大家2022年圣诞快乐。
願上帝保佑菲律賓群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