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向光绪皇帝奏请开办电话业务,从此以后,中国人开始了自己创办电话的历史。

如此一部奏折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请皇帝看奏折该怎么说(亘古未有之便益)(1)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10月16日,清朝第一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受邀访问某电气厂,参观刚发明不久的电话,郭嵩焘当时的日记称之为“声报机器”。郭嵩焘及其随从张德彝亲自尝试通话,算是中国人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我们过多关注电报发展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中国近代的电话通信。其实,外商在中国开设电报局之后不久,就把电话带到了中国,而且电话与电报相比,更具方便易用的优势,因此,市场更加广阔。

1882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租界内开办德律风(电话,以下同),仅比美国电报公司晚一年,上海由此成为最早拥有电话的城市之一。同年,英国人在租界试行电话。此后,洋商纷纷开始筹划在当时中国的各通商口岸开办电话业务,对中国的通信主权构成严重威胁。盛宣怀首先意识到这种威胁,他以商人的敏锐视觉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日( 1899年11月19日),时任督办铁路大臣、大理寺少卿的盛宣怀向皇帝提交了题为《由中国电报总局开办电话》的奏折,奏折虽然只有区区488字,却涵盖了自主开办电话业务的意义、电信业务发展的趋势以及电信业务经营管理的方式等,其语言之精炼,蕴意之深刻,堪称史上佳作。其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地指出电话业务这个新生事物因“人情喜便”并开创了“亘古未有之便益”,不但不可能被禁止,而且一旦发展起来,对电报事业将带来不小的冲击,甚至“涓涓分流积久而可断正流”。这里论述了电话的分流作用,得出了“事权之不可分”的结论;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开办电话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早补救”、“官督商办”“杜诸邦觊觎之谋”的大体思路。《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将这一历史事件记录为:“督办铁路大臣、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奏:电报公司拟添设德律风,杜外人觊觎之谋,保电局已就之利。允之。”这是中国官办电话真正的源头。

盛宣怀的奏折很快就被批准了,但可惜的是,转年就发生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等事件,清皇室仓皇西逃,一路跑到西安,建设电话的事也就搁置了。

请皇帝看奏折该怎么说(亘古未有之便益)(2)

四年之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1904年1月2日),北京电报局试办的第一个官办电话局于东单二条胡同开通,安装磁石式人工电话机100门。显然,北京的官办电话思路与盛宣怀的奏折是一脉相承的,这应该算是对盛宣怀的奏折最直接的批复。

盛宣怀,生于1844年11月4日,卒于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号次沂。江苏常州武进人,清末官员兼官办商人,洋务派代表人物,近代著名实业家,其一生创造了诸多第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1870年春,虚岁27岁的盛宣怀经杨宗濓举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他常常“日驰数百里”忙于军需,作为文案,他又“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官皆敛手推服。”盛宣怀凭着办事一贯事必躬亲,实事求是,力求实效和精明练达的作风,很快就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一年多之后,其官衔就升至知府、道员。

由于盛宣怀是李鸿章的经济代理人,需常去上海。十里洋场,让本来就对经世之学深感兴趣的盛宣怀胸襟大开,决定走“办洋务”的路子,向李鸿章建议自办轮船,以争利权。从此,盛宣怀就从李鸿章的幕僚中走了出来,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开始在充满了机遇、艰辛和诱惑的洋务战场上攻城拔寨。盛宣怀办洋务更多地考虑从洋人手中夺回属于中华民族的利益和权利,这种思想来自其少年时代目睹战乱带来的烽火连天、哀鸿遍野和民不聊生的惨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他,立志要实业救国,赈灾救民。

盛宣怀通过办洋务成为全国商人中的首富,去世时留下巨额遗产。他还曾先后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津沪电报陆线总办、铁路公司督办、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尚书等职。他首创“东南互保”企图稳定长江流域不受义和团运动影响,救清廷于水火;又曾因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激起四川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索,因之逐渐淡出政界和商界。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病逝于上海。

近百年来,对盛宣怀的评价虽毁誉不一,却难掩其事功。他是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盛宣怀奏折原文:

再德律风创自欧美,于电报为支流,如江河之水支流之分泄多,则正流之水来源微,是德律风本与电报相妨碍者也第。新理日出人情喜便,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偏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新机既辟,不可禁遏。然使与电报各树一帜,则涓涓分派积久而可断正流。日本电报、德律风统归递信省,学生教于一堂,机器出于一厂,诚深知事权之不可分也。中国之有德律风也,自英人设于上海租界始,近年各处通商口岸,洋人纷纷谋设,吴淞、汉口则请借杆挂线矣,厦门则请自行设线矣。电报公司竭力坚拒,但恐各国使臣将赴总理衙门要求,又滋口舌。一经应允,为患甚钜。况西人耽耽逐逐欲攘我电报之权利而未得,其闻沿江沿海通商各埠若令皆设有德律风,他日由短而达长路,由传声而兼传字,势必一纵而不可收拾。不特中国电报权利必为所夺,而彼之消息更速于我制防,不早补救何从?现在官款恐难筹措,臣与电报各商董再四熟筹,惟有劝集华商资本自办德律风,与电报相辅而行。自通商各口岸次第开办,再以次及于各省会各郡县,庶可预杜诸邦觊觎之谋,保全电报已成之局。如蒙俞允,当再劝谕电商招集股本,一切事宜随时咨询,总理衙门察核妥为筹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