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致生(1943-2021),发表于2011-04-19】,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温度冷度与热度)

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

【作者:赵致生(1943-2021),发表于2011-04-19】

在摸管子问题中,我们除了讲了感觉与存在之间的(图腾法则)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与(现代科学)的内容有所区别的,也需要特殊的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大家也许早就发现了,就是温度与冷热的数字表达问题。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摸管子问题,就是在研究管子的冷热程度与人类感觉到的管子冷热程度的过程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子的温度确定,分为它不受任何物体温度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一种冷热程度的表达,称为管子的独立存在温度,这种温度表达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一种独立存在。我们之所以说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就是说它在没有与其它物体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运动,相互变化的关联关系的时候,这种状态是相对稳定的,它反映了这个事物在独立的条件下所具有的属性或者性质。

另外一种温度表达的物质的冷热程度则是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或者具有可传递冷热变化渠道的时候,关联关系的双方,依据双方的冷度与热度的不同,而(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变化过程。所以,这个过程是不独立的,它必需具有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存在,必需是具有温度差异的两个物体的存在,称为相对运动温度。

在摸管子问题中,我们最初给定的管子(形/性/数)的结构性是独立的管子温度系统。而摸管子之后手与管子形成的温度相互影响与相互变化系统,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温度运动变化过程,它已经不再是管子独立存在的属性体系了。

显然,用独立存在标准,作为相对运动中人类感觉的一种判断正确与不正确的标准。

是一个物质独立属性绝对真理化的一个极端。

是用一个独立静止存在下的标准来认识运动与变化的不正确条件语境下的错误假设。

当手摸管子之后,手与管子之间的冷热程度由于相对的运动作用,而产生了变化的(更相动薄)。温度在手冷手热,冷手热手,管冷管热,冷管热管的相互变化关系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感觉。

所以,我们面临一个“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感觉”的重新认识问题。

有人把人类的感觉器官用(现代科学)仪器科学化了,把手当成了测量管子的温度计,要求手摸管子的感觉必需与温度计测量的结果一致,一致的结果就是正觉,不一致的结果就是(错觉)。(图腾法则)已经证明了感觉的(错觉)并不是(错觉),而温度计测定的管子独立存在条件下的温度也不可能变成手摸管子后的即时现实。这是一个(绝对认识论)与(相对认识论)的层面认识差异问题,根本不是(错觉)。

那么,人类的感觉为什么与(现代科学)仪器测定的数值结果不能一致呢?

除了独立物体属性的不变性,与相对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属性相对运动性与相互变化性之外,就是一个量值表示法的问题了。

温度的量值表达方式是线性的,它只有温度的高低两个变化方向。

温度高就表示热,

温度低就表达冷。

但是,

什么温度可以定义为冷?

什么温度可以定义为热?

显然,这个问题进入了温度的数值与温标的选择关联关系研究领域了。

温度计,通常分为两种,它们都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一种是直观就可以得到温度变化表达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如日常用的体温表,寒暑表等,为一封闭玻璃细管,下端呈圆柱或圆球形,内注水银或酒精,形成液柱,随温度升降而伸缩,根据液柱顶端所在的刻度就可看出温度数值。刻度主要有摄氏(℃)和华氏(℉)两种,一般用摄氏度表示。另外还有许多测量温度的仪器,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属性(如体积、电阻等)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原理制成,种类很多,如电阻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它们测量得到的具体温度是一个准确的数值。如果这个数值在一定时间段内稳定地存在着,我们称它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恒定温度,如果对这个数值的测定产生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则称为温度变化过程。

手没有摸管子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管子冷热属性存在形式。我们可以理解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没有相互变化的影响条件发生的一种条件下的恒定。

当这种独立存在条件被摸管子的手破坏后,就产生了手与管子之间的冷热属性交互变化过程。

这种交互过程,不是温度所展示的数值之间的交互变化过程。而温度数值的变化过程,只是温度表上所展示的数字性,根本不是手与管子(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属性。

温度计所能测量得到的

只能是手与管子没有接触前的温度数值,

只能测量到手与管子接触后的具体数值。

而无法表达手与管子的冷热交替变化过程。

更无法表达人类的手通过这一过程感觉到了什么。

那么,什么是温度觉呢?

温度觉:应该是皮肤的肤觉一种,它的功能是辨别冷热的感觉。 (现代科学)把皮肤温度称为生理零度,认为:刺激温度高于生理零度则产生热觉,低于生理零度则产生冷觉。

(现代科学)的这种条件定义法则对于人类对冷热的感觉来说,并不具有统一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肤温是不一致的。

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段的肤温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人类的温度觉在(现代科学)的定义条件下,自身就存在它的不可能准确性。 中国传统科学对温度觉的认识,与(现代科学)的温度觉完全不相同。尽管我们并没有在摸管子问题讲解中,先行给出定义,但是,大家已经通过(定巳动己)与(定己动巳)的动定/定变/变通分析过程中见到了这种形式。它虽然也把人的自然手温度视为一个标准的感觉判断标准。

但是,它使用的不是温度的高低,而是冷热的吸放。

吸冷放热,吸热放冷,是人类冷热感觉的根本原因。于是,我们把温度(一分为二),形成了热度与冷度的一个新体系:手冷度,手热度;管冷度,管热度。

使人类的冷热分辨思维与判断进入了一个八卦思维体系:手冷手热,冷手热手,管冷管热,冷管热管。 显然温度的唯一量值化是(现代科学)造成温度觉(错觉)的根源,而温度的(一分为二)冷度与热度属性认识化,则产生了一个把(错觉)变成了更现实即时性的表达属性图腾变化的新体系。

那么,哪个理论体系更接近现实与即时的属性变化表达呢?讲到这里,大家也就一目了然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吧。

先天八卦对温度的认识

【2011-04-20】

前面文章我们介绍了(现代科学)对温度计与温度的认识,并与中国传统的(属性数学)概念进行了比较。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属性数轴,把(形/性/数)表达在一个具体的图腾中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现代数学)与(属性数学)有什么不同呢?

大家就会用最简要的概括来作出表达。如果依据(现代数学)的具体定义来讲:

(现代数学)的定义范畴是研究研究形与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属性数学)是在研究(形/数/性)之间的一体性/一理性的关联关系。

从两个学科的具体定义来讲,差异更显著了。

①(现代数学)的研究范畴比(属性数学)研究范畴少了一个属性的内容范畴。

(现代数学)是形与数的(二元论),

(属性数学)是(形/数/性)的三焦论。

②(现代数学)对形与数的研究方法是唯形而分/唯数而分,唯数而合/唯形而合;而且(一分为二)易/(二合而一)难。(属性数学)是唯性而分,唯性而合;

形以性而分,形以性而合,

数以性而分 ,数以性而合。

(一分为二)易,(二合而一)亦易,

分而不合谓之离,

合而不分谓之坎。

③(现代数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是静止的系统,

(属性数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是运动的图腾。

④(现代数学)的时空表达是一个无法(二合而一)的系统,

(属性数学)是(时空属性)一体化一理化的(一分为二)认识体系。

⑤(现代数学)基础理论框架是一个“无限,无穷,无序”的离散位置表达系统,

(属性数学)是一个由有限(向/相/象)变化(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体系。

我们通过两年来的讲解(属性数学),已经讲了五个方面的(属性数学)与(现代数学)的不同认识。在这五个认识层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应该学会了应用(属性数学)的这些知识去解释与研究具体的(属性数学)问题。摸管子问题,是我们把这些内容综合的应用在一起的一次历练,并通过这次历练,进一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属性数学)科学理论进行挖掘与探索。

今天,我们在讲摸管子的冷热属性感觉问题上探索的时候,顺便讲一下(先天八卦)中对温度的认识。

我们说(先天八卦)是一个以温度变化为属相的(向/相/象)知识体系。

是因为(先天八卦)把阴阳划分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构成的两个现象属相关联。

艮/坎/巽表达山/水/风之间的(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物理属性。

兑/离/震表达泽/火/雷之间的(腐蚀,燃烧,爆炸)之间的不同化学属性。

我们可以把“艮/坎/巽;兑/离/震”等六个卦符视为数符号的一种表达,

把“山/水/风;泽/火/雷”视为一种自然现象所产生的一种形或者说是象的表达。

那么,(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变化与(腐蚀,燃烧,爆炸)之间的变化关系,应该是一种认识上的属相理性结构。

那么,这种理性结构与“卦的数符,自然的象符”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图腾关联关系表达呢?

尽管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对这个系统已经作过多次介绍了。但是,都是与当时讲的具体层面上的认识讲它的层面关联关系,而没有进入三焦理论把它们归纳在一起。所以,今天,我们把卦这种特殊的一种中国文化的独具一格的表达,进行一次符号角度的分析。

我们把八卦的认识自古以来就看成是一种二进制的代码。它与数字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拨蓍草,到马前课,没有一个不是把卦符与数字符号关联在一起的起卦方法,而卦的爻认识也同样是由数字的关联关系来表达的。这些内容都是古代书籍中唾手可得的常识了,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数符,象符,性符之间的体系性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大家也许说,不就是一卦示三符的三焦属相关系吗?

艮,坎,巽是阴卦,

兑,离,震是阳卦。

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

研究周易的人在中国固然不少,古代涉及周易方面的书籍更是浩如烟海,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但是,却无法摆脱易经后对符认识的神化。

摆脱不了阳一阴二阳三阴四……的绝对数字化。

摆脱不了对圣人/贤人/名人们认识结果的鹦鹉学舌。

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认识产生,

很少有人从数学的符号认识角度重新来认识这些东西。

甚至除了对易经(后天八卦)的卦爻认识之外,也很少有人来探索卦符,爻符之间形成过程与法则的符法,符术变迁。

大家都把挖掘与探索的精力,集中在(商周文化断档)后天下独传易经一书之后,很少有人放眼易经之前的文化来研究一下(钟鼎文化),来研究一下更古远时代的符号发展体系。

易经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肯定不是。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后天八卦)的源头是(先天八卦),那么,为什么有四版本流传?而易经(后天八卦)却只有一版本?

在我们学完图腾法之后,我们也许会想到,(先天八卦)具有独特的图腾变化表达性,而(先天八卦)则进入了一个有图无腾的绝对化阴阳观。卦爻符号的形成过程被删割掉了,卦符在易经中就变成了天子神权天授的神符,易经也就变成了天子受命于天,神灵赋予的统治天下的凭信性理论。

其实,符,只是代表事物的一种标记,或者称为记号:通常被称为符号。它有具体的属性特征性,如音符系统,表达的就是一个音阶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符具有相合的变化属性与标准符合的认识属性。所以,中国的字,原始的时候也应该称为符。它所表达的直接内容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征兆或者人类认识世界上事物的一种标准。

所以,我们通过(先天八卦)的属性符号结构性与其存在的四版变化的(图腾法则),可以进一步来认识符的原始产生过程。为中国属性文化的进一步探索与挖掘,打开一扇图腾知识的认识之门。

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