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三伏天,“烧烤”模式再度“升级”,今年惠州用电负荷已经5次创新高。用电负荷飙升,天气炙热,这对于服务着城区33万用户的惠州惠城供电局配电运维一班的党员来说,不仅是一场“初心”的考验,也是肩负使命的担当。

为真实地记录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以及“广东五一劳动奖章”的供电基层班组党员在“迎峰度夏”中真抓实干、坚守使命,记者跟随着他们的步伐,体验供电人24小时值班工作日常。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1)

施工现场,电力工人在台架上更换残旧横担。

7月13日,星期六,晴 日间户外温度39℃

■子时

00∶30,深夜,人们已熟睡进入梦乡,在城区一条漆黑的街道上,配电运维一班的值班人员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配电运维一班老党员何小宏接到用户报障电话,说一条街都停电了。

“原来是晚上大家都开空调,线路负荷满载,低压刀闸烧坏了。”何小宏和年轻党员曹雪亮赶到故障现场,快速开展“打灯”抢修,虽然是晚上,但是广东夏季的闷热还是让他们的抢修服湿透了。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2)

何小宏(右)和年轻党员曹雪亮赶到故障现场快速“打灯”抢险。

■丑时

01∶15,抢修完毕,街灯重新亮起。何小宏回到所里,紧张的神经稍微缓和一点,系统登记好故障记录后,可以在值班的桌面上小眯一会儿。

■寅时

03∶30,何小宏等人要实时监测台区负荷,同时还要关注值班手机的“动静”。此时此刻,“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卯时

05∶50,天空泛起鱼肚白,何小宏带着两个年轻班员踏着清晨的露珠来到计划停电现场。

“报告调度,惠城配电运维一班的林楠已到达指定位置,可以操作停电,请下令!”计划6∶00开始停电,他们要提前到达现场准备,等待调度发出指令操作停电。

■辰时

08∶15,毒辣的太阳开始“轻抚”大地。另一头,2014年入职的年轻党员——配电运维一班班长丘桢坤迎着晨光到达班组,今天是他值班,跟往常不一样的是,他是带着早餐去上班的。

迎峰度夏的忙碌,对于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年轻党员来说,上班时刻要有“备战”状态。

“昨晚情况怎么样,兄弟们还好吗?”丘桢坤一边看着交接记录本,一边认真听值班人员讲述交接情况。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3)

抢修结束后,丘桢坤用手机“打灯”仔细检查线路质量。

■巳时

09∶18,值班手机接到故障短信的同时,报修电话也随即响起。“下角一带停电?好的,我们现在马上过去。”话音刚落,随着脚步声的此起彼伏,丘桢坤已带着班员来到工器具房拎起工具包马上赶往故障现场。

“去的时候,一般是走鳄湖路,这条路大概有6个红绿灯,不堵的情况大概20分钟左右能到,回来的时候走惠新大道,这条路只有一个红绿灯,一般15分钟能回到所里。”尽管服务承诺是45钟之内要到达现场,但在丘桢坤的脑海里,早已规划好行车线路,走最近的路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他也被同事们称为“惠州道路活地图”。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4)

电力工人在台架上配合更换残旧跌落式熔断器。

09∶40,一辆黄色抢修车到达事发小区居民楼前。随着住户的引导,运维人员在经过一栋老房子前闻到了电线烧焦的味道。“应该就是这里出现故障了。”打开楼梯间的电表箱,丘桢坤发现是用电负荷过大,导致低压开关烧坏引起跳闸。

“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我们班一天最多接过60宗这样的低压抢修。”“你们家里都有电了吗?”丘桢坤抢修完往回走的时候,不忘走访一下街边的商铺,确认都有电才放心离开。

回到办公室,脸上的汗水还没干,他忽然想起早饭还没吃,拿起早已凉了的包子,边啃边敲键盘。“麻烦宇昊把刚刚的出勤记录填入系统,我把报告写好后一并提交闭环。”不一会儿功夫,报告“出炉”,包子也“入库”了好几个。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5)

丘桢坤(右一)和班员提醒施工负责人注意安全防范及发放告知书。

■午时

12∶30,“开饭啦,开饭啦。”丘桢坤拎着一大袋热腾腾的外卖到休息区,忙乎着分配盒饭,给大家分齐后,最后一盒比较少的留给自己。“班长你够吃么?不够的话这还有。”“甭客气,我比较晚吃早饭,不饿,大伙儿不够吃的话还可以加餐!”丘桢坤笑呵呵地说道,此时他的头发还是湿的。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6)

烈日下,正在抢修的电力工人挥汗如雨。

■未时

14∶20,丘桢坤和运维人员到古塘坳立交桥附近巡视施工黑点。“野蛮施工最受伤的就是地下电缆,如果大热天停电了,居民肯定怨声四起。”不管是去哪里抢修,丘桢坤都一直戴着“党员服务队”这块红色的袖章。

在坑坑洼洼布满碎石的工地上,丘桢坤和袁宇昊探测完电缆走向与深度后,在“薄弱点”牢牢钉上“高压危险”安全警示牌。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7)

丘桢坤带着班员到施工工地检测电缆走向,并在“薄弱点”牢牢钉上“高压危险”安全警示牌。

■申时

16∶20,丘桢坤在前往梅湖巡线的途中发现施工单位正在道路上热火朝天地开挖,他马上停下车走到工地检测电缆的分布、走向情况,并提醒施工负责人安全施工并发放告知书。

■酉时

18∶30,在落日的余晖中,梅湖大道上空的无人机缓缓降落,“今天累计飞行3公里,巡视杆塔19座,6块电池全部消耗完。”每一次用无人机巡线,丘桢坤都会把飞行情况一一记录在案。

电力人的十二时辰(电力人的十二时辰)(8)

丘桢坤指导班员用无人机巡视线路。

■戌时

19∶40,繁华的市区亮起了街灯,在下埔龙珠楼附近,丘桢坤带领班组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接线和刀闸温度。“这里是线路负荷的重载区,居民密集,老旧小区多,线路相对较旧,需要加强巡视,防患于未然。”交代完任务后,他们便开始巡视下一站。

20∶30,当走到横江一路的巷子里时,丘桢坤再次把车子停下来,立即拿出红外测温仪对准街道的架空台区进行检测。“像何师傅(何小宏)这样的老党员都通宵值班,各种抢修也都冲锋在前,我作为年轻党员应该向前辈学习,更要勇于承担,这也是党员该有的样子。”被问及如何看待一整天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时,丘桢坤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亥时

21∶30,完成了当天的巡视工作后,丘桢坤似乎并不觉得“饿”,“大家赶紧先去吃饭吧,女儿准备要睡觉了,我要赶回去哄她睡。”女儿刚满一周岁,他刚放下工作的“职责”,便又扛上了丈夫和父亲的“担当”。

文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实习生肖挥淞 通讯员黎凯燕 温秀云 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黎凯燕 温秀云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