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华 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德安南河戏最早遗传于我国的黄梅戏,至今保留了湖北黄梅采茶戏最原始的剧目和表演形态,是一 份及其难得的原生态文化遗产本文从地理、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寻宗探源,研究此戏的流变与传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五音戏的传承和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五音戏的传承和发展(德安南河戏的历史流变与现代传承保护)

五音戏的传承和发展

钟 华 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德安南河戏最早遗传于我国的黄梅戏,至今保留了湖北黄梅采茶戏最原始的剧目和表演形态,是一 份及其难得的原生态文化遗产。本文从地理、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寻宗探源,研究此戏的流变与传承。

德安,以“山安地德、德所绥安”之意为名,意 为厚德安邦。这里古称“敷浅原”,文字记载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德安南河戏最早分布地在 德安县塘山、车桥、付山、杨坊等乡镇,后又向外扩展, 流传到德安县邹桥、爱民、磨溪、吴山、聂桥、林泉、高 塘等地。

德安南河戏的渊源

湖北黄梅县,地形呈三级阶梯式倾斜,北高南低,北 部是大别山的余脉,中部多为湖泊,南部属于滨湖沉积 平原和沿江冲击平原,湖泊和平原占据了整个县总面积的 78%;气候特征表现为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 变化不定,年度降水量变化大,经常有涝、风、霜、冻、 雹等各种自然灾害。

而与黄梅毗邻的德安,却有着与黄梅截然相反的得天 独厚的生存环境。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南洵线中段, 东接星子,南邻永修,西毗武宁,北接瑞昌、九江。内河 航运连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便利。全县气候温和、四季 分明。尤其是塘山乡位于德安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有 五十多公里,该乡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平均海拔有五百 多米,整个乡镇有二十七平方公里,东靠吴山乡,南接邹 桥乡,西北方毗邻瑞昌市。塘山乡也是整个德安海拔最高 的乡镇,属于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实属良好的生产 生活之地。

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大水成灾,灾民只好纷纷逃 至江西的九江、湖口、瑞昌、武宁、德安以及安徽的宿 松、望江、怀宁一带。德安县海拔最高的塘山乡,不仅有 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物产丰富、人口少,是黄梅逃水 荒灾民首选的最佳避难所和栖息地。这些逃水荒的灾民来 到德安塘山乡,除一小部分出卖劳动力,做一些手艺活 以糊口外,大部分都是靠卖艺——演唱家乡的“采茶调” 及其他演唱形式(打花鼓、莲厢、跑旱船、唱道情、驱傩 神)等来讨钱化米。因此“黄梅采茶调”(也称下河调) 也就由这些逃难的灾民带到安徽和江西,后逐渐分成南北 两派,安徽一支为北派,后来发展成正腔;江西一支为南 派,后来发展成平腔。也正是由于这些灾民年复一年的演 唱,才使“黄梅采茶调”迅速在德安传播开来。清朝江西 乐平县人何元炳,曾任石棣(今石台)、东流、繁昌等三县 的知县,在他的《焦桐别墅诗稿》中,有一首题为《下河 调(黄梅腔)》的“七绝”。该诗写了黄梅采茶戏传到鄱 阳湖两岸的历史盛观:“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 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可见,黄梅采 茶戏对德安影响之深远。

据县志记载,德安自古就有习歌舞、唱小调、玩龙灯 的习俗。此外,德安地处赣北通衢,明清时期南昌、汉口等 地时有戏班至此唱戏,而且在清朝中期,德安已有汤大乐 组建的西河戏班,德安本土一时戏曲盛行。在这丰富的艺 术土壤上,外来的黄梅采茶调也逐渐被德安艺人吸收,并 以此为基础,吸收了汉剧的西皮、二黄、楚剧、弹腔的精 华,后又与德安民间小调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个独具声 腔和表演特色的戏曲剧种——德安南河戏。

德安南河戏的流变

据南河戏的老艺人说,清道光年间,德安塘山乡的义 门——陈氏的后裔陈彦泽,自幼受祖传戏风的熏陶,酷爱 戏曲。在九州十三省(安徽、湖北等地)做贩茶生意时, 经常与当地喜爱唱戏的商友共同看戏,后因喜爱戏曲太深 而弃商从艺,回到自己家乡(德安县塘山乡枫树陈村), 组织本族和邻近乡村的黄梅采茶戏爱好者一起创建戏班, 逢年过节在本村或邻近乡村搭台唱戏,为了区别于黄梅采 茶戏,因此取名为“南河戏”。随着南河戏影响的逐步 扩大,戏班演出时间也日渐增长,上半年正月十五过后戏班外出,到了阴历六月二十四回家歇伏;下半年到七月 十五,又开始外出演戏,到腊月二十四才回来过团圆年。 民国初期,德安南河戏发展到鼎盛时期,经常活跃在德 安、武宁、瑞昌三县,当地百姓称其为“三县班”。演 员也是由德安、武宁、瑞昌三县农村的各界人士组成。 其中,有以陈继善、付行望为代表的6名私塾先生和道 士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他们吸收并改编了一些 历史故事和传统剧本,代表作有农民版的《牡丹亭》 (《梦姻缘》,也称《还魂记》)和历史故事《乾隆闯 关东》。

“南河戏”形成初期以唱三小戏为主(小生、小旦、 小丑),之后,几代德安民间艺人在黄梅采茶调(也称 下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剧的西皮、二黄和楚剧、弹腔 的音乐和表演精华,同时又融合了本地土语小调,逐步形 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老传统剧目有老十三 本,后逐步吸收、改编和创作了不少剧目,现号称“三十 余大本,七十余小本”。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仍保 留了黄梅采茶戏最早的传统剧目老十三本,如《双贵图》 《牌环记》《绣鞋记》《罗帕记》《山伯访友》《蔡鸣凤 辞店》《韩湘子戏妻》;第二类是根据黄梅县本地真人、 真事创作的剧目,如《告经承》《清官册》《丝袋记》 《补背搭》;第三类是吸收、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或大胆 摘取一些大本戏的“戏胆”,如楚剧的《葛麻写退》;第 四类以民间叙事故事为基础或以传统剧本为骨架,由南河 戏老艺人(文人和道士)创作改编而成,例如:《梦姻 缘》(也称《还魂记》)、《乾隆闯关东》。

南河戏的正本戏唱腔有“平板”(含生、旦平板及花 脸平板)、汉腔、叹腔、还魂腔、西皮、二黄等。词体多 为七字句、十字句。平板、汉腔以其基本曲调通过速度、 旋律、节奏的变奏以及音调的伸展压缩,演变成一字、火 攻、对板、嚎啕、闷板、倒板等一系列板式,俗称“九板 十三腔”。“平板”(黄梅采茶调也称下河调),系南河 戏唱腔的主体,俗称“开口腔”,取“演员开口即唱” 之意,它适合表现多种情感,常用于叙述故事、展开情 节,故应用较广。生平板开阔、明亮、大度;旦平板柔和 细腻,剧种特色浓厚,表现手法尤为丰富:欢乐时音调上 扬,主和弦及下属和弦分解进行突出;悲切时音调下行, 小三度围绕主音显著,在“忧板”中常见。以“旦平板” 为骨架,通过与“叹腔”“还魂腔”“嚎啕”的有机连 接,形成“集腔”,层层深化,表现极度哀伤的情绪。因 此,“旦平板”常被小生在特定环境中借用。“叹腔”系 五声羽化的徵调式,音调由一句变化而成两句,上句短, 下句宽,前半句“羽”,后半句“徵”,均强调主音上方 五级,饶有色彩性的音调,似旋涡状缓缓下泻,倾吐不 尽,外加冰凉的马锣音响点缀,引人万分同情。“还魂 腔”与“叹腔”关系密切,上下两句的前半句近似“叹 腔”,后半句下行到深沉的低音区迂回,停留在不稳定的 “角”音上,阴深、暗淡,有蓄势爆发之感。

德安南河戏的现代传承保护

南河戏传承谱系 陈守立,字超群,男,1948年1月生于德安县塘山乡石 源村枫树陈家,高小文化,是德安南河戏第六代传承人, 也是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父亲陈知柏,是德安南河戏第五 代传承人。陈守立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自小便对戏曲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960年,年仅12岁的他就开始正式跟 随父亲学习德安南河戏,自那时起,他的身影就活跃在德 安县山里一带的舞台上。在老一辈人的生活里,没有电脑 电视等传媒载体,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电影也是一 两个月才能看一回,看戏便成了很多人的主要文化生活, 一般情况下,陈守立所在的戏班子一年要演出100多场。当 时,陈守立是戏班子里最年轻的演员,演出忙的时候,倘 若遇到某些演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情况时,他便挺身 而出,不论什么剧目,不论哪种角色,他总是演得惟妙惟 肖,总能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那时候,南河戏深受当地 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 安南河戏曾遭受到严重摧残,被禁止演出。

以下为南河戏传承谱系:

南河戏创始人:

陈彦泽「生旦净丑」(1798—1869),字文波,德安塘山 乡人。

第一代传承人:

陈守应『旦』(1808—1887)字三,德安车桥镇人。

陈成淮『生』(1828—1884)德安塘山乡人。

第二代传承人:

陈延强『生』(1867—1900)字绣凤,德安塘山乡人。

陈宗森『旦』(1830—1863)字风璋,德安车桥镇人。

第三代传承人:

陈严辉『生』(1882—1942)字万远,德安塘山乡人。

陈希谋『旦』(1863—1918),德安车桥镇人。

第四代传承人:

陈继善『生』(1887—1959)字德明,德安塘山乡人。

付行望『生』,生卒年不详,瑞昌鹅眉乡人。

第五代传承人:

陈知柏『生』(1922—1997),字作之,德安塘山乡人。文化程度:小学。

刘显兴『生』(1930—1990),德安吴山乡人。

第六代传承人: 张毛德『生』(1940—?),德安吴山乡人。

徐龙泉『生』(1934—2001),德安车桥乡人。

李广松『生』,(1937—?),瑞昌尖脚下人。

钟孝奇『杂、生』,(1939—),瑞昌峨眉山人。

陈守立『生』,(1948.1—),德安塘山乡人,文化程 度:小学。

陈继进『旦』,(1941年1月—),德安塘山乡人。

陈知法『旦』,(1947年3月—),德安塘山乡人。

袁为福『杂、净』,(1941年7月—),德安塘山乡人, 文化程度:小学。

袁为寿『旦』,(1949年10月—),德安塘山乡人,文化 程度:小学。

第七代传承人:

曾荷花『旦』,(1978年5月—),德安塘山乡人,文化 程度:小学。

南河戏现代传承保护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县文化馆组织文艺工作者 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陈守立他们才开始慢慢组织人 员,恢复演出,这一珍贵的戏曲文化才得以流传。到八十 年代初,县文化馆组织文艺工作者采取了积极的抢救、 挖掘、保护等措施,并将有关曲谱文字等载入《德安县 志·艺文志》,2010年由县文化部门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挖 掘、整理、保护、建挡,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代农村题材 创作,德安南河戏被重新搬上舞台,再现新姿,并确立陈守 立为这一原生态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这期间,陈 守立同志对德安南河戏的保护、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是 名副其实的德安南河戏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保护德安南河戏,相关政府部门也投入了相应的 资金。上世纪五十年代各级政府和县文化部门先后投入 1000元,用于对德安南河戏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到1984年 县政府先后拨款5000元,再次用于德安南河戏的整理和保 护工作;2010、2011年县政府又先后拨款10000元,用于对 德安南河戏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后期,德安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仅申请确立了传承人,也制 定了五年保护计划:

2012年——

保护措施:成立研究会,对德安南河戏的历史渊源、基 本内容、艺术价值等进行拉网式普查、搜集、整理、建档。

预期目标:完成建档工作,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完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准备工作。

2013年——

保护措施:积极扶植南河戏业余剧团开展演出活动, 对健在的传承人实施保护。 预期目标:业余剧团重新把德安南河戏演绎成具有一 定观众群体的剧种,扩大德安南河戏的影响范围。

2014年——

保护措施:加速培养传承人,并注重在青少年中进行 传播。

预期目标:形成传习自觉。

2015年——

保护措施:培养创作队伍,扩大德安南河戏的编剧队伍。

预期目标:结合现代社会创作出具有新生命力的作品。

2016年——

保护措施:巩固、发展业余剧团队伍,扩大德安南河 戏的覆盖面。

预期目标:把德安南河戏业余剧团打造成县级著名业 余群文团体。

此计划由县政府牵头,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负 责组织实施,教育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宗教局、 财政局、计划委员会全力配合。具体保护内容分为以下 四方面:1.确认、建档、保存。通过对德安南河戏的进一 步摸底普查,确认其存在的价值,并将搜集的原始资料 记录、整理、编目、建档;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 等手段,对德安南河戏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整理、记 录,并对调查资料及相关实物作妥善的保存。2.保护。积 极扶植南河戏业余剧团开展演出活动,对健在的传承人制 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南河戏的正常传承。3.传承、 传播。加快培养传承人的速度,并注重在青少年中进行传 播,使戏曲文化走进校园,创新戏曲教育方式,厚植戏曲 文化沃土,提升青少年参与戏曲表演的体验感,重拾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传习自觉。4.研究。成立德安南河戏 研究会,邀请省、市戏剧研究专家来我县开展讲座、进行 研讨,提高德安南河戏传承人的理论素养,并对德安南河 戏的历史渊源、古老剧目、板腔体系进行研究、创新,使 得德安南河戏更赋有生命力。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文艺工作者付诸热 情、勇担责任,将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以及人文精神结 合时代的要求传承与创新,使中华文化永葆魅力。未来, 我们更应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回馈社会与人民,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桂遇秋.黄梅戏另一流派的历史和现状——黄梅采茶 戏在赣东北[J].黄梅戏艺术,1981(02):122-133.

[2]中国戏曲志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北卷[M].文化艺术 出版社,1993.

[3]张金梅.湖北黄梅采茶戏剧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