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4058)差点错认的明信片

前两天收到了哈尔滨孙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第一眼就被邮资图吸引了,因为明年将迎来中国农历的虎年,看着邮资图上可爱的小老虎,头顶一个“王”字,那种不怒自威的神态,既俏皮又可爱。在看邮戳,同样是一个可爱的小老虎的脑袋,这个带图案的邮戳,或许就是当下流行的文化日戳,11月27日从哈尔滨虎林邮局寄出。端详了明信片还以为是10月份发行的壬寅贺年明信片,因为发行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见到。当看到了80分的五福临门邮票时,才发现这是一枚个性化邮票。

既然不是贺年邮资片,也就是一枚普通的明信片。不过这枚明信片右侧有“生肖”字样,看来也是为喜欢生肖的集邮者印制发行的。依稀翻看了一下明信片的背面,忘了是牛还是马了,看来这种明信片背后的图案应该是按年对应当年的生肖发行的。只是忘了看明信片的发行时间,还是做事不认真。作为集邮者,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好奇,发现一枚不经意见到的封片戳,多看几眼就能看出端倪。

不知为什么见到这枚明信片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明信片上了,反倒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邮戳。这不符合本人的一贯作风,只能说那枚个性化邮票太抢眼了。对于虎这种山中之王不陌生,因为小时候我家不远处就是本市动物园的外围墙,夜晚经常能听到虎、狮、狼、豹等凶猛动物的鸣叫。有时候也会趁着工作人员疏于防备,翻过墙头去逛动物园。2000年之后搬离了原来的家,动物园也搬迁到了市区北面9公里的地方,原动物园改建成了邢台历史文化公园,树立起了邢台解放纪念碑。小时候听虎、狮、狼、豹叫声的时代已经留在记忆中了。

看销邮资的邮戳,一只小老虎的虎头图案,加上“哈尔滨虎林”的地名,还有日期,具备了风景日戳的要素,但又不能称之为风景日戳,因为邮戳上没有虎林的风景,用当下的时髦语,称之为“文化日戳”。对“虎林”不陌生,这是黑龙江东部的一个城市,在完达山的南麓,隔着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最主要的这里有一个虎头要塞,还有一个著名的珍宝岛。不过这个虎林是因为七虎林河而得名,从满语音转化来的,并不是指兽中之王,而是“沙鸥”的意思,在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境内还有一个镇子叫东方红,曾经在网络上见到两张火车票,从虎林的“东方红”到大庆的“太阳升”,合起来就是歌曲《东方红》的前两句,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地名,也应该有这样地名的邮戳。

只是搞不清楚这邮戳上的“哈尔滨东北虎林”是否就是指鸡西的虎林?

过期的明信片 差点错认的明信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