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也是个柔弱少女,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说话温柔低语,

闲时,不忘修身养性,

忙时,也能精致优雅;

生娃后,变身万能老母亲,

肩能扛、手能提,

吼起娃来气不喘、追起娃来一阵风,

从吃喝拉撒,到学习防渣,

没空伤春悲秋,所有时间被娃填满,

保姆、厨师、家教,各式角色无缝衔接,

语文、数学,英语以及人生大道理,

样样都得拿得起。

网友曾这样总结“少女”到“母亲”的女性角色转换:

婚前:

男:上班。

女:上班。

婚后:

男:上班。

女:上班 做饭 挣钱 管孩子吃饭 睡觉 穿衣 洗澡 陪孩子玩 买菜 做饭 购物 督促学习 接送课外班 参加孩子各种活动 孩子身高胖瘦心理健康教育 洗衣 搞家里卫生 双方父父母的嘘寒问暖 乱七八糟一大堆的杂事……

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存在感和任务量都实在是太高了,大多妈妈都日日夜夜经历着这种千手观音般的生活。

这不,最近在各大妈妈群,一份“不要喊‘妈’”的书桌提示颇为走红。“不要喊‘妈’”——四个加粗的红字,道尽了全天底下所有陪读妈妈迫切渴望耳根清净的心愿!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1)

语文:

不会的字,要查字典!不要喊“妈”!

写完的句子及作文请认真读两遍,读通顺!不要喊“妈”!

数学:

所有的题目做完请认真检查!不要喊“妈”!

不会的题,请认真读题三遍!不要喊“妈”!

实在不会的题目,请完成所有作业之后再喊“妈”!

英语:

复习之后再写作业,不会的单词请用有道!不要喊“妈”!

请认真书写,认真检查!你妈我也实在不想喊你!

有困难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不要第一时间就喊“妈”!

这张纸上几行字,直击老母亲的心灵!因为妈妈们实在听腻了熊孩子事无巨细、有事无事、一年365天里的每分每秒,都绕梁三尺、唐僧念经般在自己耳边喊“妈妈”。

尤其是陪写作业时,每动一下笔就喊一句“妈妈,这个字怎么写”,每读一道题就嚷一句“妈妈,这道题我不会”,每写完一个作业就甩一句“妈妈,帮我检查错别字”。

在“陪娃写作业”这项高难度工程上,妈妈们蹉跎了时间,献出了精力,憋出了焦虑,甚至熬出了浑身的病——胸闷、高血压、肝火旺盛。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2)

那么爸爸们在干什么?通常都是沙发、手机和游戏,口头禅就是“找你妈去!”

就如央视“段子手”主持人朱广权所说:

“你对妈妈说的最多的话是啥?‘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的袜子去哪了?’见到爸爸也总是那一句,‘爸,我妈呢?’爸,只是你找妈的搜索引擎。回报母亲,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有一点请记住!听妈妈的话,别气你妈,比啥都强。”

于是,这个书桌提示有了升级版。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3)

今天是母亲节。

在经历了漫长漫长的寒假居家学习历练后,这届中年老母亲的愿望很简单,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可能只是:

孩子上学,自己放假,

丢掉家务,也无督学任务,

有半天独处,

手机、沙发和奶茶,没有一个人喊妈!

母亲节,除了给妈妈礼物和拥抱外,就放妈妈一天假,有事都去找你爸!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4)

当然,节日只有一天,当妈全年无休月月天天!

要想日子好过,老母亲也要不停升级修炼。除了心里默念一万遍“亲生的”,如何才能心态平和,达到“不以娃喜、不以娃悲”的境界?

不挑刺、少训斥,甩掉“喊妈”式学习

孩子喊“妈”多,也是因为当妈的操心太多!

“用个橡皮,那么用力干嘛?本子都要被你擦破了!”

“你写那个横能叫横,竖能算做竖吗?”

“两道题目做了半小时,我都替你发愁!”……

不是挑刺、减少训斥,陪读要做的是“书童”,而不是“监工”。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技巧很重要。

放宽心: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不会因为一两次作业做不好就完了;

寻共识:让孩子认识到写作业的主体是自己,获益的人是自己;

定规则: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奖赏制度等;

重过程:多看少说,多陪少论,多引导少指导,多鼓励少批评;

甩掉“喊妈”式学习,要培养孩子自己主动负责的学习习惯、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孩子的疑问可以得到解决,困难可以得到指导的良性环境。除此而外,孩子的学习主要靠自己,这一原则并没有改变。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5)

深呼吸、不动气,不行就自我隔离

老母亲们似乎都自修了“河东狮吼功”,别以为她们不想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自带仙气,是生活无限制的琐碎,真的已经磨光了最初的那份耐力。

带娃的生活真是很无奈又纠结,老母亲明明已经被娃气得快要人工呼吸,一边却还得喝着鸡汤自我灭火:冷静!不要吼,吼孩子不好……

当一位老母亲不被孩子的行为激怒时,她就赢了。

其实,并非要求妈妈们要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每个孩子都会有淘气的时候,每个母亲也都会有想发泄的时候。

但是当情绪怪兽要跳出来时,要学会掌控它。学着体谅自己、放松心情;也学着去搭准孩子的脉相,不能硬掰到底。

可以暂时离开房间,找个地方深呼吸,倒数20个数,或者做点别的转移注意力,努力让愤怒的情绪平复下来,恢复理智后再回到孩子身边。

先解决情绪问题,再解决教育问题。能够正面失控的情绪,就是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教会了孩子比作业更重要的事——情绪的自我管理。

当然,控制情绪最重要的一点好处,还是对自己。气大伤身,老母亲们还是要多爱自己一点点,只有凤体安康,全家才有保障。

队友上、打配合,有事也要喊爹地

如果实在陪得心力交瘁,陪得亲子关系紧张,那么不妨把桌上的“不要喊妈”的书桌提示,换成高阶版的“有事就喊爸”。

毕竟,童年时期,父亲缺位的时光,是再多金钱也弥补不回的。

研究发现:母亲在亲密性的发展方向上具有天然优势,而父亲则在开放性上有优势。母性教育的目标是使生命滋润、丰满;父性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教的影响要远大于母教。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妈妈照顾孩子会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上,也总是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而父亲则通常是一个独立、坚毅、勇于克服困难的形象存在,孩子会模仿父亲学习并潜移默化中习得这些积极的个性品质。

男人较女人来讲,更具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宽容精神、求知精神,这些特点,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爸爸必须要有和孩子互动、游戏的时间,那些跑跑跳跳、乱七八糟的玩法,过程中其实包含了很多正向情绪与亲子感情的流动。父子间的互动不仅能够巩固彼此的关系,也能增强孩子思考、情绪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母亲开学焦虑不止(这届老母亲愿望很简单)(6)

队友很重要,老公觉悟高,老婆心情才会好。

当代女人衰老的真正元凶,不是无情的岁月,而是陪娃写作业。各位帅气懂事的爹地们,如果希望妈咪们心情舒畅,貌美如花,就从今晚接过接力棒,主动陪读开始吧!

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依然是妈妈的守护神。——《请回答1988》

妈妈可以给孩子们护身、壮胆、止疼、取暖,可以分担与分享我们生命中的酸甜苦辣。

世界上很多语言在“妈妈”这个词上的发音都差不多,上唇和下唇轻轻碰触。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在说出口时却似乎承载了空气中所有水汽的重量,让我们充满力量,勇气达到无所不能的峰值。

等我们长大了,不能时时刻刻喊妈妈,那一句口头禅——“妈呀”——就变得很暖。“妈呀!”,似乎是搁在嘴边的,一遇惊喜或惊吓,就会不由自主地蹦出来,成为传情达意的首选。

疼了,一喊“妈呀!”,就不觉得那么疼了;害怕,喊一声“妈呀!”,似乎就不那么怕了!

等这一届中年母亲都老了,也会怀念耳边那曾经的一声声“妈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