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单位作为主要计量标准来收集、加工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主要使用货币指标从价值量上反映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特点有:

2⃣️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其特点有:

会计核算的目的:
  1. 满足政府宏观管理的需要
  2. 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3. 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1. 投资者(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
  2. 债权人。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等)、债券购买者及其他提供贷款的单位或个人
  3. 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包括工商、税务、海关及证券管理部门等
  4. 职工与工会
  5. 企业的顾客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的核算活动界定了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持续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分期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时间范围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及其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其要求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要求企业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和费用。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资产的确认条件:

2⃣️负债:市值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负债的确认条件: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以下特点:收入的确认条件:

5⃣️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费用的确认条件:

6⃣️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利润的确认条件:

1⃣️历史成本: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重置成本: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会计科目

1⃣️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

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收益、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库存股

4⃣️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5⃣️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
  1. 爱岗敬业
  2. 熟悉法规
  3. 依法办事
  4. 客观公正
  5. 搞好服务
  6. 保守秘密

会计原理与实务自考知识点 自考干货分享00055企业会计学(1)

附幕布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