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累及乙脑病例多集中于每年的7至9月,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有关夏季来临,市民应积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避免蚊虫叮咬,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蚊子咬后可以打乙脑疫苗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蚊子咬后可以打乙脑疫苗吗(7至9月乙脑高发接种疫苗)

蚊子咬后可以打乙脑疫苗吗

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累及。乙脑病例多集中于每年的7至9月,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有关。夏季来临,市民应积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避免蚊虫叮咬。

乙脑是不会直接由人传人

据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这种疾病是由蚊虫叮咬人以后,使乙型脑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生长繁殖,从而导致脑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水肿以及坏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变可以累及整个大脑和脊髓,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严重者形成软化灶。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等浸润或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渗出,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意识不清,严重者可以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乙脑是以蚊虫为媒介经常传播的,除了通过带病毒的蚊子经叮咬吸血传播外,通过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乙脑病人或带乙脑病毒的动物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因此,不用担心接触病人或动物会被传染上乙脑,而且,乙脑是不会直接由人传人。

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而全世界病例数每年高达50000例,死亡数15000例。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多见于夏秋季。

人患上乙脑后,临床上急起发病,病死率较高,且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该病死率在10%左右,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复,暴发型和脑干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防蚊、灭蚊,保持家中卫生整洁

乙脑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的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均可用于8月龄以上的儿童及成人。鉴于当前成人乙脑高发的情况,市民7月份之前可以在“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下进行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或2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

另外, 夏季到来,市民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搞好家庭和畜、禽舍环境卫生。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滋生的各种水体,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花盆的托盘积水也要及时清理干净。

外出活动时应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穿浅色长袖衣裤,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一旦出现乙脑疑似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