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电源周边领域。氮化镓新材料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充电器的变小再变小,原本5W功率的体积现在已经可以做到20W。变化同样也出现在大功率氮化镓充电器当中,百瓦级别的充电器不再是笨重的代名词。今天评测的一款大麦IDMIX氮化镓100W PD充电器,也许是目前最小的百瓦多口氮化镓 碳化硅大功率充电器。
开篇先谈谈100W PD氮化镓充电器的目标人群,该类充电器定位于有多款数码设备,有65W-100W大功率供电需求的笔记本或移动电源,经常出差或旅行的消费者。例如我出差通常会携带笔记本、手机、移动电源和蓝牙耳机,其中笔记本供电要求65W,起初使用65W氮化镓多口充电器时,当两个C口同时使用,C1口功率会降至45W,这对于笔记本的使用还是有影响的,因此百瓦氮化镓成为了最优选择。
另外一个需求自然是简单和便携,大功率PD充电器的多口输出使得“以一顶多”成为可能,原本每个数码设备配一个充电器的情形会简简单单被一个大功率多口充电器所取代,从而化繁为简。
从外包装大致就可以看出IDMIX这款充电器的大小,与之对比的是华为笔记本原配PD单C口充电器,标称功率65W,以及小米MIX 2S手机原配充电器,标称功率18W。IDMIX外包装右上角的镭射标签还表明,这款充电器不但采用了新型氮化镓器件,且同时使用了碳化硅器件,这两种器件都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代表。在一款充电器上同时运用氮化镓和碳化硅,在目前的充电器市场上极为少见。
内部以两个纸盒工整地分别包装,上方是配件,下方为充电器本体。
充电器的设计重走复古风,近两年国内充电器的外形设计以一体化外壳为主流,代表性的品牌有小米、华为和联想等等。而两段式的拼壳设计在Type-C端口兴起前曾广泛应用,例如早期的ANKER、绿联等多口充电器产品。如今IDMIX重拾经典,并将边角打磨得更为圆滑,同时加上拼色配色,倒也带来了不错的观感和手感。产品标配一根双C充电线,线缆内置E-marker芯片,支持最大100W功率电力传输。
也许只有通过直观的对比才能感受到这款充电器的小巧,同框比较的是华为笔记本标配65W充电器,单C口,插头不可折叠,外形正方;而IDMIX几乎与之体积相仿,仅折叠插头部分略长,整体略呈长方形,具体三围尺寸为76×61.5×30mm。
再与标准信用卡尺寸卡片进行对比,信用卡的长宽为85.5×54mm,单从长宽进行比较,两者侧面面积几乎相同。
顶端4端口输出,3C 1A,符合潮流又不忘兼顾旧设备。在每个输出端口下方标注有使用设备类型,分别为笔记本、平板和手机。
折叠插头面有详细参数,同时在插头部分做了加宽处理,可以使得充电器与插座更平稳的贴合。
这是此款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分配策略表,这可能是我了解到的对于多端口输出细分最为具体的策略分配方案。简言之,C1C2端口可双口盲插实现单口最大PD 100W;多口输出时,各口优先分配60W、30W、20W和22.5W,兼顾了从笔记本、平板、一般安卓手机(苹果)和华为手机全设备类型。
这是C1口协议测试,除私有协议几乎全部支持,值得注意的是QC4 显示红色,意味着该端口不支持PPS。
接着测试C1端口PDO,显示5-20V五档固定电压电流,证实该端口不支持PPS。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为了获得对于笔记本设备的最大兼容。目前支持PD协议的笔记本均不支持PPS,在使用具备PPS协议的PD充电器时,部分笔记本,尤其是早期的笔记本,会出现无法充电的兼容性问题。IDMIX在设计C1端口PD协议时排除了PPS,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改善充电器与笔记本的兼容性。
对C2端口进行协议测试,QC4 亮起了绿色,实现非私有协议全覆盖,QC4 的支持也意味着该端口支持PD、PPS、QC2.0和QC3.0,即QC全家桶。
C2端口多出来的一组PPS是3.3-11.0V/4.05A,略为遗憾的是4A档而不是5A,这对于三星或黑鲨等支持5A PPS的手机用户略有影响,因为最高功率被限制在了44.55W。
C3端口同样删除了PPS,而且从功率分配来看,显然是针对苹果20W和一般安卓手机。
PDO三档固定电压电流,其中9V档电流为2.22A,专为苹果优化已经十分明显。
保留的A端口一是为了兼容老旧设备,二是为了适配华为系手机22.5W SCP协议,C端口与A端口对于华为系手机22.5W SCP协议的支持情况在我之前分享的文章中有提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阅读。
PD 100W的输出功率给设备使用留有足够的空间,在PD协议没有修改之前,喂饱所有支持PD协议的数码设备不存在任何问题。实测使用C1端口给双向PD 100W移动电源充电,充电功率可达约93W。
调换C2端口,充电功率同样达到约94W,C1C2端口可盲插使用,单口功率满足100W输出。
C3端口是设计给iPhone12系列或安卓手机使用,iPhone12支持20W,而安卓手机支持18W。实测给坚果R1充电,实时功率约17W。
C3端口给小米移动电源充电,实时功率约18W。
给笔记本供电是大功率PD充电器的主要应用场景,实测使用C1口对华为笔记本充电,充电功率约58W,与原配充电器无异。
换C2端口,充电功率同样可达58W。新款笔记本对于PD协议的兼容性大大提高,因此C1、C2盲插并未出现兼容问题。
C1C2两端口同时使用,此时充电器调整为60W 30W功率分配,从实测来看,并未影响到笔记本的充电,实时功率约为54W。
四端口同用的终极应用场景,四部设备均能正常充电,没有出现拒充等兼容性问题。
总结优点:
1、体积小巧,插头可折叠,手感佳,便于携带;
2、3C 1A四端口输出,各端口功率分配策略做了针对性的优化,可适配从笔记本、平板、手机(iPhone12系列)到小功率设备全系列;
3、同时搭载氮化镓 碳化硅器件,黑科技满满。
缺点:
1、PPS未达5A;
2、配套线材只有一种颜色,与黑灰及橙红配色充电器本体不太协调,建议对应配送同色线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