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教材事件,我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小学生正用着这样的一版教材。

“毒”教材事件,起因是人教版小学课本的插图

打开教材,看到插图的瞬间,我真的眼睛痛。

第一个感觉就是丑,丑到离谱。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

后来看到家长、网友们的深挖,才知道,如果只是插图丑还不足以让人如此愤怒,背后的东西才让人觉得细思极恐。

比如说,教材上的这些孩子,眼距宽、吐舌头、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

这其实是典型的“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表现。

唐氏综合症,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患儿具明显的特殊面容体征,如眼距宽,鼻根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眦赘皮,外耳小,舌胖,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2)

教材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说的画得十分“少儿不宜”。

这张,把在跳绳的女生掀开裙底画出来了,正常运动,画个穿裤子的女孩有这么难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3)

这张,男孩的下体,女孩的前胸,需要这么凸显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4)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5)

穿裙子的男生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6)

这个就更过分了:男生你的手往哪伸呢?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7)

最离谱的是,该项系列教材自2012年定审以来,已经被用了10年。

看看这版教材的插图,再回想起我们小学的时候的教材插图,真的能理解这些家长的愤怒。

同样是运动,看看过去的教材是怎么画的插图。

拔河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8)

划桨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9)

户外生物观察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0)

抛开这版教材背后所谓的各种阴谋论,它之所以引发众怒,是因为不但没有没有展现出一本小学教材该有的积极向上,反而多了很多粗俗、丑陋的东西。

这些课本,会伴随一个小学生六年。比起文字,孩子更受到图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会伴随他之后的一生。

孩子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祖国未来的根基。

孩子们究竟应该读怎样的书?除了教材,第二重要的就是课外读物了。

对于课外读物的选择,我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循序渐进、由画入文、由简到繁。

简单说,就是先选定绘本书,通过画面的形式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然后就是儿童读物,这种书一般是浅显易懂的故事或者科学知识,这一步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等孩子能力达到的情况下,可以再适时引入大部头名著,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深度阅读能力即思考能力。

最近入手了一套米莱童书绘本《这就是生物》适合5-12岁的小朋友阅读。书到手之后就被惊艳到了,书的质量触感,画面的色彩线条,都是国内儿童绘本中少见的优质。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1)

《这就是生物》共9册,由在北京市育才中学执教的资深生物老师编纂知识体系,囊括细胞、器官、组织、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殖、遗传、生态、生物技术、生物调查等多重知识构架。

书中共有8位主要角色,它们是生物概念的实体化身, 在书里面它们就像朋友一样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生物世界去认知探索。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2)

这套书的分册也遵循着由浅入深、先基础后进阶的原则,这样能让从来没有接触过生物学的孩子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学习。

所以第一册讲的就是就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故事。红色的是动物细胞(原型大概是红细胞),绿色的是植物细胞。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3)

然后从细胞开始到器官、组织、生态系统......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4)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5)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6)

书中涵盖的生物知识,涉及到初中、高中的生物内容。比如说基因工程那一册,就讲到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书里面还有令家人发愁的生殖性知识,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诞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犯法吗 丑化孩子暴露隐私(17)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养阅读习惯,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他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