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1)

1

可能你会说,我抽着八块钱一盒的兰州,有什么资格在这里judge你。

没错,也许是我用的这个稍显有些敌意的标题,会让你感到不适。

不过没关系,请先别着急,

让怼飞一会。

看完全文如果还想DISS,我都接着。

其实,早在好几个月以前,

也就是“喊麦”这个词风靡舆论的时候,我就曾试想着去写点什么。

之前我是真没看过直播喊麦,但架不住网上林林总总诸如此类的讨论。

尤其是“喊麦侵权新街口”事件爆发和“MC天佑”开始频繁走穴后,似乎喊麦已经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最终还是忍不住抱着好奇的心态,

2

不害臊的说,我也算半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

从民歌戏曲到死金黑金,多多少少都有喜欢的那么一小部分。

不过至今为止所接触的所有音乐类型里,还是有两种是我是一点不感兴趣的。

对于迷幻电子(包括现在的后摇)没兴趣,只是因为它没歌词。

就像现在大家再说窦唯做的音乐多么多么NB,我也最多只能当睡前催眠来听而已。

而对于嘻哈说唱没兴趣甚至可说是不自然的抵触,则源于儿时不好的记忆。

大约是在2000年左右,刚刚上中学没多久的我,因为有了固定的早饭钱,放开了对于音乐世界的探索。

我们那一代是很幸运的。

恰恰碰上了华语乐坛最大幅度的上升期,唱片店里就连打扣磁带都经常供不应求。

各式各样的曲风接踵而至,目不暇接。

新新人类接触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新兴文化,无论精华或是糟粕。

有一天,一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告诉我,他加入了一个说唱社团,玩的是纯正的嘻哈音乐,各种battle各种酷炫,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

要知道,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加入一个“玩音乐”的社团,再没有比这更酷的事情了。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那个周末我跟着去到了人生第一个“音乐现场”:

隔壁小区的篮球场。

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2)

3

时间久远

我试着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一块被烈日晒到快要裂开的水泥篮球场上,篮架下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老式收音机。

一群近几年被称为“杀马特非主流”但当时着实看起来很酷炫的少年。

他们或挂着裤链、或带着大大的黑色耳钉,自然的分成两边而立。

在简单的交涉后,

一段简单八拍循环的背景音乐响起。

一场battle正式开始:

yo yo check it out

A:

“C你M的B

坐上直升机

你MB太大

干着会漏气”

B:

“你长了个JB样

还敢来说唱

快滚回你老家

看我怎么X你妈妈”

可能时间过得太久我没法清楚的记得他们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有十足的把握大概就是这类的词句。

一开始是两个人“对骂”,随后慢慢后排的少年们也加入了战斗。

一开始还算的上是合仄押韵,后来两边都乱了章法。

那时自己只有14岁,我不标榜自己有多么纯洁。

但是当时的我就那么呆傻的站在原地,甚至没法象征性的跟着气氛笑上一笑。

最终,

诸如此类的battle持续了大约半小多时

然后突然一边恼火上头,双方打作一团,这场battle终于名副其实了。

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3)

4

此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样的“音乐现场”,当然也没能加入人生的第一个社团。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看到诸如此类的字眼,都是嗤之以鼻。

慢慢的互联网愈发方便,我开始尝试着了解了一下这种源于黑人街区的艺术。

看的听的越来越多,对于说唱及那群说唱少年,慢慢从厌恶变为了理解。

其实他们也可称的上时代的弄潮儿,和九十年代最开始穿着紧身裤跳霹雳舞的那群人毫无区别。

可能只是他们没有黑人天生的节奏感,所以把说唱搞成了数来宝。

也可能是中国语言太过博大精深,导致他们的唱词听起来更为粗俗。

当然也可能是年纪太小,只学到了糟粕而丢掉了精华。

如今一些成熟rapper唱的饶舌,越听越有些意思。

不仅能听出来其中的思考,

而且越来越多的担负起了某些责任感。

但仔细想想,现如今国内说唱届的执牛耳者,说不定就是从当年那群少年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呢?

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4)

5

当我第一次观看“喊麦”时,

满脑子又是那种不解和愤怒:

这都是些什么破玩意,这也敢叫自己音乐人?这仨字儿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啊。

但冷静下来后想了想,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迅速的跳过了厌恶和嘲笑阶段,所拥有的全都是理解。

现如今出来的这个喊麦,和我所经历那个年代“中国嘻哈”的初期极端,有着太多的大同小异之处。

一样都是合仄押韵的鼠来宝歌词;

一样都是简单的BGM背景循环;

只是当年的少年身上的裤链和黑色耳钉,

变成了如今的大金链子大金表。

一切几乎都没有变,改变的只是时代。

具体点说就是专属于时代的传播方式大大的改变了。

至于另一个值得被讨论关于

“如此糟粕带坏年轻人三观”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

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会遭遇不同的糟粕

而他们会建立起属于自己时代的壁垒

就像那个带我去“音乐现场”的朋友

即使曾经偏离“正轨”一大截

现在照样是个三观端正的社会中坚力量

6

虽然没有时光机器也没法穿越,但有一点我敢笃定。

假设如今没有这么发达的直播和自媒体:

喊麦也就是一个范围内的自娱自乐,即使抄袭也不会被卷入版权和口水的纷争里。

而假设2000年时就有了现在的直播和各种自媒体:

初级阶段的嘻哈说唱会遭受到同如今喊麦一样的待遇,也并不妨碍拥趸者的热情。

小镇青年的时尚梦,

谁都有做的权利。

说不定十几二十年后的喊麦,

在取足精华祛掉糟粕后,也能做出一些被人看的起的成绩。

7

最近出了一档名为《中国有嘻哈》的节目,不懂说唱所以不妄断。

中国到底有没有嘻哈,

我也不知道。

只是年龄越大,越能理解“存在即合理”。

况且我想说的重点,也并不在这里。

现在我工作的地方在一个城中村旁,每天上下班都会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看到五颜六色的人们。

这里距离繁华时尚的综合体只有五公里,但这里的人们穿着打扮基本是那边十年前潮流的样子。

有天驱车送一位客人离开,路过村子的街道,看到一家名为“时尚男女”的外贸小店,满面的讥讽和不屑。

我想,她这么敏感

或许是因为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5)

8

嘲笑杀马特的人,

绝对不想让人看见自己杀马特的过去。

反而是沉淀过后蜕变的少部分,丝毫不介意晒出自己的曾经。

空无底座的优越感,多数时候就是掩饰而已。

说唱和喊麦有啥区别(说唱和喊麦谁也别笑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