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鴝

希望这个秋天可以和你相遇(期待与你再次相遇)(1)

五月的北京,在天坛公园的苗圃里观鸟可谓天天都有惊喜。自从苗圃出现了黑枕黄鹂,(黑枕黄鹂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夏候鸟和旅鸟,据说它每年春季迁徙时都会来到苗圃),我一有空闲时间就去苗圃,期待与它相遇。

以前,只能从书本里感受带来春天的黄鹂鸟,正如杜甫在诗中所写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一句,是印在脑海里很难抹去的。过去,文人墨客们写了不少有关黄鹂的诗句。还是那位杜甫老先生,又在《十二月一日三首》这样描述: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在《蜀相》中写道: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在《白丝行》中写: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不知道在老先生的诗句中,有多少是带有“黄鹂”字眼的诗句,但可以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老先生是一个黄鹂粉。

无独有偶,杜甫的老友李白,在《灞陵行送别》这样写: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在《秋思》这样描述: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看来,朋友就是朋友,喜好都是一样的。至于其他文人,写的有关黄鹂诗句就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我从未看见过黄鹂鸟,更从未听见过黄鹂鸟的鸣唱。

想必黄鹂的歌声一定非常悦耳动听,所以诗人们才会对它格外垂青,将它写入诗中,让它的芳名家喻户晓。据说,黄鹂鸟在南方的大多数城市都很容易见到,是常见的菜鸟。而在北京,它却是旅鸟,只有在迁徙季节才能一睹真容。

自从去年爱上了观鸟这项活动,我也开始学习与鸟有关的各种知识,有机会看到、更有机会拍下鸟儿独一无二的瞬间。对于我来说,在北京的春天里,能看见黄鹂鸟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呀。

天坛公园的苗圃里有几棵高大的桑树,结满了桑葚。黑枕黄鹂喜欢去桑树的高处去吃桑葚。想起李白在《白田马上闻莺》那句:“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真是应景!

在地上,凡是在能观察到桑树高处的位置,总是站满了不少鸟人,有的架大炮的、有的手持短枪,有的只拿望远镜看的,人人都是仰着头,望向桑树的高处。而黄鹂鸟呢,它的藏身处非常隐秘,能听到它的call,像孩子哭哑了嗓子后的声音,并不悦耳(奇怪,为什么就没有听到它悦耳动听的song呢?)。

希望这个秋天可以和你相遇(期待与你再次相遇)(2)

桑树

苗圃里出现的黑枕黄鹂,有成鸟,也有亚成鸟。成鸟的黑色贯眼纹宽宽的一直延伸到枕后,下体嫩黄色,非常抢眼。亚成鸟的黑色贯眼纹窄些,下体布满清晰的黑色纵纹。

希望这个秋天可以和你相遇(期待与你再次相遇)(3)

成鸟

希望这个秋天可以和你相遇(期待与你再次相遇)(4)

亚成鸟

别看黄鹂鸟躲在隐蔽处时常会发出call,但是飞临桑树时却是悄无声息地来,迅速叼着一枚果子飞走,让树下等着一睹芳容的拍鸟人,不断地发出长长的叹息。拍到的人很是得意,忍不住给别人展示他相机里的图片;没拍到的人,看了图片后更是坚定了等待的决心。有的,即使拍到了,若是那时光线太差,也拍不到更多细节,只拍到一只黑鸟停在树枝上。黄鹂鸟,可不管拍鸟人的决心有多大,到几棵桑树轮流去吃,看你决定守着哪棵桑树,运气如何了。想起了杜甫老先生在《柳边》中写的那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

真是形象啊!想必杜老爷子也为没见到黄鹂而焦虑?

我也加入了拍黄鹂的队伍,仰着头追踪着黄鹂鸟的身影,往往眼睛都望到流眼泪了,还是不见其影踪。偶尔光顾一下,我还没来得及镜头对准它,它已翩然离去。有时,它虽然停留的时间长了一点点,但是却被树叶遮挡住了,只能等待它下一次光临。为此,自嘲道:“权当放松颈椎了。”您还别说,回家以后,脖子却是很舒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拍到了黑枕黄鹂的真容,只见她:红红的大嘴、黄黄的胸腹、黑黑的贯眼纹一直延伸到枕后,尾巴被树叶遮住了,但是能看出来是黑色的。这颜色的搭配可是非常独特,如果换成人类如此装扮,岂不会被称为妖怪。可是在黄鹂鸟身上,却是艳丽多姿、娇俏可人。

桑树上也不时有别的鸟儿光顾,经常出现的鸟儿,比如喜鹊、灰喜鹊、灰椋鸟、乌鸫、白头鹎,都是会停在树上吃一会儿才走。白眉鸫、白眉地鸫也会在树上停留一下,它们会观察一下四周,然后再叼起果子。可是黄鹂鸟似乎是先观察好,然后飞到树上迅速叼起一个果子,感觉它已经想好要吃哪个果子了,不知道它会躲在哪里吃。书上说,黑枕黄鹂是吃昆虫和果实的,想象一下,它嘴里若叼着一个肉肉的大绿虫子,会是什么模样呢。吃桑葚的黄鹂鸟活脱脱大小姐的做派,吃虫子的黄鹂鸟会让我觉得怪怪的。不过,不管它能吃到什么,吃饱了、养好身体最重要,还要继续赶路呢。

真希望黄鹂鸟就留在北京吧,我还没听过你悦耳动听的歌声呢,我依然奇怪它为什么没有唱歌呢,是到繁殖地才会唱歌吗?还是它不喜欢被这么多人打扰,黄鹂鸟是胆子比较小的,它并不到桑树中部以下的地方吃桑葚。不知道它秋季迁徙季节时会不会还来苗圃,我期待着再与它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