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这个词,最初来源于香港方言,指的是那些演艺精湛、技艺高超的老演员们。

他们通常频繁出现在各大影视剧里,见证了一代影视文化的成长,呈现出一种人气不高,但国名度很高的现象。

但有一位老戏骨,她不仅见证了一代影视剧的成长,还见证了一座奖杯的兴衰历程——惠英红。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

1982年,惠英红凭借电影《长辈》获得了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了第一位金像奖影后。

2010年,她又凭借电影《心魔》获得包括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奖在内的七项大奖。

直到2017年凭借《幸运是我》三度获得金像奖最佳女演员时,惠英红的演艺生涯,就已经抱回了三尊金像奖影后奖杯。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2)

从1982年到2017年,从第一尊到第三尊,惠英红成为了港台史上获得金像影后最多的人之一。

同时也成为了金像奖从开始走向鼎盛,再走向衰落的见证人。

2016年,惠英红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可能再拍两年就退休了,因为早年打女的身份给她的身体留下了许多旧疾。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3)

但如今3年过去了,就在9月30日即将上映的国庆档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里,我们都依然还能看到惠英红的身影。

在片中,惠英红饰演了一名亲身经历回归之夜的香港警察,带着同事们一起举行了换帽徽的仪式。

预告片中的红姐,依然英姿飒爽、眼神坚定,和年轻人比起来精气神一点不落下风。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4)

可见老戏骨就是这样的,一次次地说过要退休,但又一次次地忍不住重回荧幕。

就像惠英红说的,演戏好像已经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哪怕她对恋爱有过憧憬,对打戏有过退怯,但相比之下,她还是愿意把生命的大部分,都贡献给戏。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5)

惠英红不同于一般老戏骨的一点,是她的感情经历不算丰富。

有人曾说过,没有炽烈爱过的人,是体会不到人生,吃不好演员这碗饭的,但这话到了惠英红这里却好像失效了。

就像她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说过的那个初恋故事: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6)

谈话中,惠英红被问到自己的初恋是谁,有没有印象较深的感情经历。

惠英红就提到,自己十几岁卖口香糖的时候,曾有过一个美国大兵,天天都来买她的口香糖。

有一天,那个美国大兵问惠英红:“‘我爱你’用粤语要怎么说?”

惠英红教完他之后,美国大兵便马上用粤语对惠英红说了一句:“我爱你,too。”

第二天美国大兵就走了,去了越南。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7)

时过境迁,惠英红当然不知道那个美国大兵如今怎么样了。或许去越南的第二天他就被炸死了,也或许已经回国养老,过着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

但当下的那一刻,那一句“我爱你,too”就是瞬间戳中了惠英红的少女心。

这个浅淡却又浪漫至极的初恋故事,体现了惠英红对待感情的纯粹与简单,一句年少悸动的话,就足以让她铭记半生。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8)

再看当下,59岁的惠英红依旧未婚,平常都和自己的妹妹住在一起,中间算得上认真谈的恋爱也只有3段。

可见爱情经历,并不是助力惠英红演戏的最佳诀窍。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9)

而她之所以还能把那么多感情戏都拿捏到位,带着观众一起哭一起崩溃,大概还是因为她那堪比戏剧的坎坷人生吧。

要说惠英红的身世,别说放在娱乐圈,就算是放在整个人群里,都算是极其传奇的。

1960年惠英红出生于香港,满族人,祖籍山东,正宗的满洲正黄旗后裔。

惠英红的父亲,曾是参加过科考的秀才,后带着家人逃到香港,结果落地不久就被人把身家骗了个精光。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0)

所以童年时期的惠英红,过得非常清贫。

钱财被骗光之后,惠英红父亲碍于自己的秀才身份,放不下身段去做底层营生,惠英红的母亲才不得不为了一家大小的生存,带着孩子上街乞讨维生。

中间几个兄弟姐妹还都被迫卖去了学京戏,导致排行老五的惠英红,小小年纪就必须站出来担起长女的责任。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1)

按照惠英红的回忆,自己十几岁以前的日子,几乎都是在香港红灯区渡过的,在那里卖卖口香糖,看看路过的熙攘人群。

惠英红还很会撒娇,碰到路过的警察或士兵,她常常跑上去抱着人家的大腿,扯着衣角拜托对方买糖。

所以惠英红的口香糖卖得很快,大人们都不忍心拒绝她。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2)

整个成长过程中,惠英红也没有多少读书的机会,13岁就已经在做舞女的工作了。

大概到14岁的时候,惠英红努力打工赚钱,拍了一张照片寄给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邵氏影业,结果没想到,邵氏很快就回了消息,决定培养惠英红演戏。

一开始,演戏的事还遭到了惠英红母亲的反对,因为在她看来,舞女能赚1500块,而演一场戏只有500块,根本没得比。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3)

但惠英红却不认可母亲的想法,她有着更长远的追求,在她心里,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那几百块钱而已。

而是真正的脱贫,改变命运。

所以惠英红去邵氏了,并且很快就幸运地赶上了80年代香港电影的打戏潮。

那时候还不能称为“打女潮”,因为在惠英红之前,是没有几个女演员能吃得下打戏的苦的,真正凭打戏火的人屈指可数,霸屏者就更是不存在了。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4)

但惠英红却不同,其他女生吃不了的苦,她来吃。

那时候拍打戏都是真打,惠英红硬是在镜头前实实在在地挨了对手演员的40拳头,中间被打到吐了,就出去吐完,回来再接着挨。

就这样,惠英红火了,成为了80年代最红火的打女。

在那个时候,惠英红打女的身份不仅特殊,而且讨好,代表着新女性的独立、自强,所以一时之间,惠英红成了许多观众的追捧对象,红遍大街小巷。

用惠英红的话来说,那时候拍戏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事,她永远是主角,剧本也都是放在那等着她挑。

从红灯-区到演艺界打女新星,惠英红可谓是一步登天。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5)

但如同大部分女演员一样,惠英红也必须经历低谷。

在8、90年代那个香港电影发展最快的时期,市场的淘汰进度是不等任何人的。

90年代过后,香港电影的打女潮开始落下,转而由王祖贤、李嘉欣这一类清纯可爱型或性感型的女星来接替市场。

惠英红的演艺之路开始呈直线下滑。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6)

有一段时间,惠英红几乎没有戏拍,即便有,也都是一些不重要的配角。

最闲的时候,惠英红一整年都没有拍过戏,只是自己待在家里,偶尔约上朋友打打麻将。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惠英红换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身体状况严重到无法出门,后来还尝试过自杀,幸而被家人发现救了回来。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7)

重生之后的惠英红,开始对人生和事业都有了全新的思考,自杀没有把她的痛苦也一并杀死,取而代之的,是家人更多的痛苦和担心。

事业上,惠英红也开始放弃必须演女一的执念了,从顶峰走到低谷,感受过人情冷暖,命运无常,不管是对角色还是番位,她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所以整理过后,惠英红几乎是以新人的身份全新出发的,期间也演了许多不起眼的小配角。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8)

直到2010年,才凭借电影《心魔》再度获得了包括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在内的七项大奖。

再度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惠英红泣不成声。

拿第一座影后奖的时候,她没有仔细掂量过这座奖杯的份量,也不知道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而今时过境迁再将它捧回,惠英红才终于明白了这份肯定对于自己的意义。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19)

彼时的惠英红,已经不缺钱了,缺的只是观众的肯定,和内心的笃定而已。

这之后,我们才看到了2017年为惠英红拿下金像奖影后的《幸运是我》,和后来红遍两岸三地,斩获金马奖影后奖的《血观音》。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20)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每当被问到感情经历时,惠英红的回答都总是简单又纯粹,如同一个对爱情依旧抱有幻想的小女生。

但当被问到关于演戏的事情时,她又马上变得郑重而深刻,从谈话中不断地释放出自己的力量。

这大概就是惠英红的人生吧,她生来就是为了对抗命运,坚韧向上的。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21)

曾有人把惠英红称为中国版的凯特·布兰切特,因为她们都眉眼锋利、骨骼鲜明,长了一张标准的魔王脸。

但相比凯特·布兰切特的攻,惠英红其实显得更加复杂和难读。

她的眼神历经沧桑,唇角波澜似现非现,每一次都能把情绪准确地带到大家心坎儿里。

所以我们没办法不赞赏她,相比那些浅白的美,惠英红的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看见沧海桑田了。

惠英红2023年金像奖(第一个金像奖影后)(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