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化不是单纯的岁月变迁,而是以“人”的交替为单位。
社会的发展也是同理。
想想看吧【八零后】的时代,和【九零后】、【零零后】。
我们对很多观念的认知,经常就是年龄不同所导致的。
相隔得越久,那观念差就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和父母意见不同。
需要注意的事,能够影响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人,至少应该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
这里指的并不是十八岁这种生物学上的年龄,而是指社会年龄。
什么时候走出学校,迈入社会开始工作,一个人才能真的算是成年了。
这个年龄可以早,比如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的;也可以晚得多,比如研究生甚至博士毕业。
不是在名为“学校”的温室中,而是进入社会,在危机四伏的职场上赚钱养活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人。
这也是为什么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之一——谈婚论嫁,一般也是在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才会考虑去办。
假如接下来几百年的日子里,普通居民的生活都没有变化,那么人生循环基本就是下面这样:
工作差不多稳定了,当然得准备找媳妇儿;
买坊,背上一身待款;
生娃,养娃,接下来至少二十年的人生重心从此改变;
娃长大,上学;
娃走出学校,找工作;
娃结婚,背上代款还房代;
娃再生娃
.......
.......循环反复,生生世世。
可是,变化它已经到来。
九五后的年轻人,很多都不再对婚育上心了。
特别是男生。
公司的九五后男生,一共有五位。
最大的阿穆今年应该是虚岁二十八,他是五个人之中唯一一个已婚人士。
两年前领的证,但到现在也没有要小孩。
他表示,三十五岁之前绝对不考虑。
“三十五岁以后嘛,也不是就一定要小孩!要看当时我和媳妇的心情。”
同事们问,那你父母不着急吗?
“着急啊,和一般老年人差不多,整天就知道催催催。”
“但这是我们两口子的事,他们外人瞎催也没用。”
他不急着要小孩,主要理由就是:
1、现在的环境,生小孩属于自找麻烦。
他的担忧很有理解。
一直以来,在没有那个的年代里,我们都觉得去医院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不需要做检测,不需要掐着日子算有效期,有需要挂个号直接按时间上门就行了。
而现在就非常麻烦,一身病的老年人来说,对孕妇来说都是一样。
所以如果条件还允许的情况下,九五后选择观望也是有道理。
现在最大的九五后,也就是阿穆的年纪罢了,那么年轻完全没必要着急生娃。
过几年或许情况会变好.......当然那只是美好的期望罢了,或许也不会。
但就算那样,晚几年安排也没什么损失。
2、现在的财务状态,生小孩属于自己为难自己。
阿穆今年刚入职我们公司。
在那个爆发之前,他在某个网游公司当开发人员,收入到手一万多出头。
后面公司没有了,他就四处找工作,但是一直稳定不下来。
去年一整年,他有整整四个月都没拿到工资。
现在到我们这,工资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他自己说:“也就那时候的一半多一点”。
阿穆媳妇那边情况更糟。
她会一些外语,之前在某个小外企当文员。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工作整体强度不大。
后来那家小外企也搬到南亚去了,她找不到工作,一咬牙就出来当了女骑手,开始送外卖的生活。
不是她想,而是在外地生活,成本很高。
假设阿穆一个月能到手六七千块。
在消费很高的“准一线”城市里,这些钱很难养活两个人。
毕竟要交房租,要吃饭,生活花费很多,再加上没有公司上班的话,阿穆媳妇得自己缴保险。
“如果媳妇怀上,那我只能问父母要钱了。”阿穆最后总结,“我现在卡上只有四千块,媳妇那边还有两千多,一共就这么多。”
3、现在夫妻两人都不想放弃自在的生活
他们周围也有已经结婚生子的同龄人。
结婚倒也没什么,一旦生了孩子,当爸妈的就会老个十岁,而且是肉眼可见的那种。
那是身体上操劳,心灵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讨论】
在2022年,作为九零后、九五后你有生娃娃的打算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