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香港上市的达芙妮公布了第三季度营运资料显示,2018年第3季度,由于销量减少,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按年中单位数下降。不过对比上半年9.1%的同店销售额跌幅,达芙妮的同店销售额跌幅正在放缓,对处在转型阵痛期的达芙妮也许是个好消息。
达芙妮于今年第3季度净关闭243个销售点,截至2018年9月30日,核心品牌业务合并有2930个销售点。
达芙妮的核心品牌是指其拥有的“达芙妮”和“鞋柜”,这两个品牌占据了达芙妮86%的营业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278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从女鞋行业网络零售情况来看,2018年9月女鞋行业网络零售总额达56.6亿元,同比增长35.2%。
从品牌来看,9月女鞋行业网络零售TOP10品牌分别是:达芙妮/DAPHNE、百丽/BELLE、热风/HOTWIND、回力/WARRIOR、卓诗尼/JOSINY、环球、斯凯奇/SKECHERS、足力健、骆驼/CAMEL、人本/RENBEN 。其中,达芙妮/DAPHNE品牌男鞋最受女士们青睐,其市场份额为1.1%,位列榜首。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受品牌老化、产品更新慢、前期盲目扩张、未及时发展电商渠道等因素影响,达芙妮长期陷于亏损、关店的低谷中。2018年半年报显示,达芙妮中期营业额23亿港元,同比下降17.3%,经营亏损4.9亿港元,亏损额同比扩大了138.6%。从2015年至今,达芙妮的净关店数已达3614家。
不过,从2018年第3季度的运营情况来看,达芙妮的同店销售额跌幅正在放缓。上半年,达芙妮的同店销售额跌幅为9.1%,其中第二季度相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第三季度则进一步收窄为中单位数下降。
进入2018年,公司此前计划推行的项目进展也算顺利。
8月,达芙妮按规划开出了旗下第一家“ONDUL圆漾”实体店,借此迈出多品牌实体店尝试的第一步。“ONDUL圆漾”主打中高端客户,明星效应和更时尚的产品设计方向,以贴合当今女鞋市场的需求。到9月,达芙妮又按时推出了此前承诺的、与周笔畅和迪士尼合作的新联名系列。这是继与美国潮牌opening ceremony合作后,达芙妮再次进行的、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为目的的跨界合作系列。按天猫数据,新联名款中最畅销的一款月销量为500多双,在同类女鞋品牌中表现中等。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3年期间,达芙妮门店从大约500家增长至近6000多家。据报道,在其业绩巅峰期,在最辉煌的时候,达芙妮号称每年能销售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曾经接近20%。这代表在中国每5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2012年巅峰时期,达芙妮门店总数达到6881家。然而正是高速的扩张给达芙妮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3年前,达芙妮就开启了疯狂关店的模式,几乎是日均关闭近三家门店。而今,达芙妮市值从超过195亿港元,跌至仅为5.51亿港元。为了自救,达芙妮加大电商布局力度。
2018年9月,达芙妮前任CEO陈英杰正式辞任达芙妮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全面退出了达芙妮集团。如今,达芙妮集团的运营已完全掌握在第三代领导团队手中。希望在新团队的带领下,曾经的大众鞋王会有更多好消息传来吧。
(来源:界面、新浪
整理:鞋业头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街头出现了一大批“牛仔拖鞋”,而且样式十分的奇怪,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来头呢?据一位匿名的鞋厂员工透露,这些“牛仔拖鞋”都是从国外垃圾站里回收来的牛仔裤改装而成的,做好之后看上去虽然有几分时尚感,但毕竟是回收利用的东西,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清洁处理,不免会让人觉得有点悚然了。
年轻人对时尚潮流最敏感,尤其是新的00后这一代,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也更乐于主动选择。百丽希望,年轻人在的场所,百丽都应该在,都应该服务好他们。百丽目前还在尝试在鞋内设置芯片,来捕捉消费者试穿鞋子之后的反应。“譬如有一款鞋子试穿的人很多,但销量不好。店员表示,消费者穿上鞋子后,后面的带子太长会掉下来,后来设计师按照反馈及时修改。最后,这款鞋子成为今年春季NO.1的款式,创造了单品千万级的销售。 ”
这其实是百丽在C2M模式上的一次局部尝试。鞋子并非标品,脚是一个很复杂的3D形体,真正要衡量起来可能超过十个维度。但百丽做了二十几年的鞋子,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所以百丽目前已在一些品牌中增加了鞋子的维度,并开始逐步做定制服务。当然,要想真正实现C2M,还需要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升级再造。
11月7日,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发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58.73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6.59亿欧元。期内,大中华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6%。至此,大中华区已经连续11个季度增速超过20%。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增速达到15%。就渠道来看,电商业务的表现亮眼,这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高达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