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这几天爷爷一直发愁,说是不能出去买种子,由于疫情的原因,农村路被拦着了,而且隔壁省发生了特殊情况,也不能去。这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爷爷来讲,确实有些无奈。他在家的时候,就一直和我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明日就是三月初七了,但是地还没有播种。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1)

三月初七和播种有什么关系,而且为啥老人会讲“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呢?这其实是基于他们传统的经验来讲的。

俗语有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农历的三月,它是一个播种的季节,那么播种肯定和天气的好坏高度相关,而这个俗语,显然也是代表天气变化的,“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到底在怕呢?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2)

三七,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七、三月十七、还有三月二十七。

按照以往的惯例,此时的种子已经播下了,那么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下一场雨,这样种子就可以发芽,意味着收成就会变好,春雨贵如油,其实也是这一个意思。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3)

种过地的就知道,种子播下地,并不能高枕无忧,除了平时的除草,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旱死?如果进入三月,种子播下去以后,整个三月都不下雨的话,那么农作物必然是要受损,所以这才有了三月怕三七一说。

四月,也就是农历四月初一。

进入四月,其实就进入了雨季,此时不用担心干旱了,反而要担心旱涝,四月初一如果下雨,可能是那种持续的小雨,那么雨水过于多了,农作物会涝死,这个对于百姓来讲也是不能接受的。这便有了俗语四月怕初一的说法。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4)

说得直白一点,“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就是三月怕不下雨,四月怕雨下得多。除此之外,还有啥讲究呢?野山笋要趁早吃。

我们江西的山特别多,而且盛产野山笋,在三月四月这个期间,是野山笋疯长的季节,所以除了播种以外,人们就会上山拔山笋。老话常讲:“笋子遇到雨,一日长三寸”,虽然有些夸张,也是在提醒大家,拔野山笋的时候要赶早,不然就老了。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5)

这里分享一道小炒野山笋给大家

具体做法:

1、野山笋从山里拔出来以后,我们把它的壳去掉,这个时候你就变得非常的鲜嫩了,掐成段。

2、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把它稍微烫一下,这个比较鲜嫩,焯水的时候一定不要太长时间。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6)

3、锅中放入植物油,加入少许的腊肉,煸炒出多余的油脂,然后放入蒜倒入野山笋翻炒。

4、炒香之后,如果喜欢吃辣的可以来点辣椒面,放入盐和酱油,最后来点鸡粉调味就可以了。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7)

笋子有节节高的寓意,而且我们当地人讲,笋子如果多的话,就代表着今年的收成好,因为雨水充足,农作物就和野山笋一样,长势好。

三月初七忌什么(老人说三月怕三七)(8)

【食刻说】

俗语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明天三月初七,到底怕啥?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那就是怕三月不下雨和怕四月下雨。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讲,这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雨水收成就大打折扣,就连野山笋,也会少很多。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