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第一大宗教,基督教的大名可谓无人不晓。那么,它是怎么诞生的呢?
根据基督教自个儿的说法,公元1世纪,上帝之子耶稣诞生于古犹太的伯利恒、长大后,耶稣在中东巴勒斯坦的底层民众中传道,宣讲天国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其之教训与所行之神迹,广受人民欢迎。鉴于耶稣此举,使当地犹太教祭司团之地位,甚至罗马帝国的统治受到威胁,故而他们将耶稣逮捕,并钉死在十字架上。
但就在耶稣殉难后三天,他居然奇迹般的复活!并升天而去。在见证了这一切后,耶稣的门徒们坚信其就是救世主,并奉基督之名,结成彼此相爱,敬拜上帝的团体——这即为基督教会。后来,罗马教宗以太阳神之生日,即12月25号为耶稣诞辰——即圣诞节而耶稣诞生的当年,则定位公元纪年的元年。
这是基督教的经典教史记录。当然,对基督教徒而言,这套创教史是不容置疑的。但异教徒和无神论者来说,这种说法只能代表基督教其自身认识而已。那么,从世俗的角度,基督教的诞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云石君从世俗史学的角度,对此做个分析。
不过虽然领土并入罗马,但这并不意味着迦南当地的百姓就自动成为罗马公民。当时的罗马,帝国,辖区内的民众可分为四个等级:奴隶主贵族,平民(罗马公民),异族平民,还有奴隶。其中贵族和罗马公民属于帝国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能够在资源分配上,享受到帝国体制的照顾与倾斜,至于异族平民和奴隶,则基本上被归入被统治者,要为帝国政府的日常运转,对外征伐,以及贵族、罗马公民的开支提供资源。
很明显,这是不平等的。而且这种阶级划分,还有着非常浓厚的种族色彩。具体而言,贵族与罗马公民大多由罗马人构成,至于非罗马——拉丁族系的异族和奴隶,尽管也有少数可以获得贵族或者罗马公民的身份,但这部分人的规模非常有限,不足以从整体上,对贵族和公民的罗马民族构成产生重大影响。
民族阶级区分的太过明显,导致非罗马人严重缺乏体制内上升空间,几乎从生下来,就注定是被剥削、被压榨的命。
这当然会引发异族的不满。但不满也没用。罗马的超强国力,特别是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决定了,异族完全不是罗马人的对手。
活的悲催,却又反抗无能,这便是罗马帝国治下的异族共同命运。鉴于他们生无可恋,又摆脱不了罗马的统治,异族们唯一能做的,就只能从精神层面寻找慰藉,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绝望和憋屈。直白点说,只有靠精神力量的支撑,他们才能在这个混蛋现实世界中继续熬下去。
那么,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让他们有继续生存的动力呢?很简单,虚构一个美好的未来——只要你遵循某种规则,坚持活下去,未来就会获得幸福。
不过,只要脑子没进水,所有人都明白:在罗马统治下是不可能有好日子的。所以要是不想这个虚构幻象被最终戳穿。那么所谓美好生活,就必须是放在人死之后,换句话说,你今生的苦难,可以换得去世后的幸福。
从无神论角度来说,这当然是很荒谬的。不过以当时的现实环境,这确实是帝国统治下的异族,特别是下层民众,支撑自己活下去的重要法宝。
这就为基督教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基督教构打造出一个完美世界般的天国,并对民众播撒天国福音。《圣经》告诉人们:八类人能够享受到上帝之宠信,得到幸福,既“真福八瑞”——虔心之人有天国;哀痛之人得安慰;温柔之人承受土地;慕义之人必得暴尸;怜悯之人必蒙怜悯;清心志人得见上帝;使人和睦之人被称为上帝之子;为义被逼迫之人有天国。总之,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得以享受天国——当然,是在离开人世之后。
总的来说,真福八瑞都是引人向善的标准,符合这些标准,不仅人自身可以获得更多活下去的动力,底层社会秩序也可以得到一个良性维持——进而保证大家都可以相对更好的活着。
所以,基督教的这套理论,很适合那是惨遭压迫却又反抗无力的迦南地区异族底层民众。
只不过,虽然基督教有其诞生的土壤,但并代表着它就一定能诞生。因为,当时的迦南,还有犹太教这颗珠玉在前。
犹太教跟基督教的教义很相近(其实基督教本身就是在犹太教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但犹太教更成熟——它在基督教诞生前一千多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所有犹太人都世世代代为犹太教徒。按理说,既然有了犹太教这个现成的宗教,那么大可以通过它获得精神支撑,犯不着再去折腾一个新宗教出来。
只不过,事实是,基督教依然出现,并且影响力很快就压过了犹太教。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犹太教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首先,犹太教极端封闭,只有犹太人,才有资格入教。可当时的迦南地区,并非仅有犹太一个民族,而把范围再扩大些,在古叙利亚甚至近东,还有色雷斯、帕尔米拉、亚述、乃至埃及、希腊等大大小小近百个民族,它们都同受罗马压迫,都需要精神慰藉。
关于犹太教封闭排外的原因,云石君在之前的《犹太探索 I:游走在开放和封闭间的神秘民族》一文中已有分析,这里就不再累述。而犹太教的封闭排他的现实,决定了,它无法为非犹太人提供精神慰藉。所以,必须有一个其他宗教出来,承担这个职责——基督教的出现,便扮演了这个角色。
其次,犹太教与底层需求脱节。
罗马帝国虽然吞并了迦南,但鉴于罗马本部远在意大利,迦南与其山水相隔,地缘关系比较疏离,属于边缘板块——这严重削弱了罗马对迦南的控制力度。罗马要确保对迦南的统治,有需要当地原生势力的协助。而犹太人的宗教及政治势力,则扮演了这个角色,成为罗马人在当地的二鬼子。
当二鬼子的好处,既能够获得一定的独立地位,同时能够拥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社会地位。不过坏处就是,它在相当程度上,只能站到底层民众的对立面,成为罗马的打手。
这种情况下,哪怕就是犹太人自身,其底层民众与中上层的犹太宗教政治势力之间,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痕。而基督教这个源自犹太教,但又游离于犹太宗教政治势力掌控之外,站在底层百姓一方的新兴宗教,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其实这一点,基督教教史中已经有隐晦的反映。根据基督教教史,耶稣的传教,触怒了犹太教祭司团,他们向罗马人告发,然后罗马总督下令逮捕耶稣,将他处死。
祭司团为何要搞死耶稣?原因就是,耶稣传播基督教的行为,削弱了犹太教在底层的影响力,影响到了祭司团对底层犹太人的控制。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民众的反抗需求。罗马人的残酷压迫,当然会激起异族的反抗之心。虽然悬殊的实力差距,决定了异族暂时还无力揭竿而起,但暗中积攒反抗实力,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积攒实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所有被罗马压迫的民众团结起来。可是,被罗马压迫的异族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他们种族不同、语言不通、聚居区不一样,生活方式、习惯也巨大的差异。如何才能将他们凝聚到一起呢?
答案就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为一根纽带,把罗马治下的异族串联到一起。当这种纽带紧密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以基督教为精神引领,以基督教会为组织依托,组织发动反罗马起义;就算形势没发展到这一地步,鉴于异族凝聚力的增强,对罗马的威胁也自然相应增大,这种情况下,罗马要确保统治,也就不得不对异族做出更多妥协——如此,异族即便无法彻底摆脱压迫,但至少处境会变得好一些。
犹太教的封闭排外属性,犹太上层和底层的对立,还有异族对罗马的反抗欲望,这三点原因汇聚,共同促成了基督教的诞生。
这就是基督教诞生的世俗原因。
通过前文分析,各位可能会发现:基督教诞生之初,鉴于其迎合了被压迫的异族底层的需求,故而与作为统治者的罗马人是立场相对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基督教史记载,不仅耶稣惨被罗马人钉死,基督创教之初的几百年里,罗马也对它严厉打压,使得它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只能在地下发展。
但从3世纪开始,罗马逐渐改变了态度,非但不再打压基督教,反倒逐渐将它合法化,最后甚至把它捧成了罗马国教。也正是罗马官方态度的变化,使得基督教迎来了一次历史性大跃进。在罗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督教翻身上位,最终成为覆盖全欧的普世宗教。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向痛恨基督教的罗马帝国,会在帝国中晚期改变态度,对它改打为捧呢?关注云石,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为您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01篇——基督教之第一部分。喜欢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读者,可以关注yunshi911(长按可复制),收看全部云石地缘政治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