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和蚊子、苍蝇、蟑螂等家庭害虫就开始了长达无数年的战斗,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种气雾型的杀虫喷雾诞生,使人们手中拥有的“武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担心,杀虫喷雾能杀死蚊子、蟑螂等,那肯定是有毒的,会不会对人体存在伤害,让我们在享受到无蚊虫骚扰的同时,却赔上性命;再加上杀虫喷雾的使用说明往往提示:喷雾后人畜应离开房间,关闭门窗 20 min,再次进入需充分通风。更加使人又爱又惧!

第一次看懂它是什么(我们都误会它了)(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第一次看懂它是什么(我们都误会它了)(2)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去年夏天,南京张先生一家就在喷雾后仅仅进行简单通风后,就入睡,就发现孩子在半夜出现剧烈咳嗽,并且伴有呕吐现象,疑似中毒,幸好及时送医,出现过敏症状。并且第二天张先生回到家中,发现家中鱼缸中鱼全部死亡,类似的“中毒”报道屡见不鲜。那是杀虫喷雾真的有毒吗?

第一次看懂它是什么(我们都误会它了)(3)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第一次看懂它是什么(我们都误会它了)(4)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在“毒”的行业中有句话叫: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那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到底家用杀虫喷雾是否有毒?我们购买的任意一瓶杀虫喷雾都明确标有主要成分,几乎都是胺菊酯、丙烯菊酯、氰戊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该类农药是从白花除虫菊的提取物得到灵感改造而来的。以最常见的胺菊酯为例,其对哺乳动物,如大鼠急性毒性为低毒(LD50=5200mg/kg,数值越大毒性越小),已经低于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盐(大鼠急性毒性:LD50=3000mg/k)。但是,对于鱼类,如鲤鱼就是剧毒品了(LC50=0.18mg/L),这也是张先生的鱼全部死亡的原因。虽然毒性很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种致命的可能,那就是过敏,就如同花粉过敏、灰尘过敏一样,都是及其危险的。在此,小编还是提醒各位,夏日快到了,我们又要开始同蚊虫作战,我们不必担心杀虫喷雾的有毒,但是也需要按照使用说明所说,通风后再进入,祝您有个没有蚊虫骚扰的夏天!

我是“毒物君子”,喜欢聊聊关于“毒”的那点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