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

鹊鸣情长 · 遥寄相思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

小时候听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便会抬头仰望星空,寻找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的两颗星星。

千百年前,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文人墨客与才子佳人,借浪漫的七夕诉说情愫,留下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2)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晋·曹丕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唐·李贺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唐·白居易

谁与乘槎问银汉,可无风浪借佳期。

——金•元好问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

……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从清宫夜宴,到花下独酌。

岁月迢迢,历经代代,

鹊鸣情长,遥寄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相思。

虽然七夕节的来源与牛郎织女有关,不过,我国最早的七夕节,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女儿节”,一个女子大型祈福的节日。

对月穿针 · 心期美好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汉·《古诗十九首》

七夕节在古代又叫“乞巧节”,女子在这一天向上天祈求拥有一双灵巧的手。在“男耕女织”的年代,“织作”是古代女子必备的生存技能。

汉代小说集《西京杂记》里提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由此可见,早在汉代开始便有了“乞巧节”,而“对月穿针”正是这个节日古代重要的习俗之一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3)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在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有女儿的人家,会提前把庭院打扫干净。未出嫁的姑娘们先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姑娘们之间展开比赛——穿七孔针。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4)

就是将丝线连着穿过七个针孔,谁的速度最快谁就最终获胜,而速度慢的就被称之为“输巧”。“输巧”者要送一份礼物送给“得巧”者。这项古代女子不可多得的竞技活动,寄托着她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一针一线 · 织出千年文化

一生一事,编织幸福人生;

一针一线,书写壮丽河山。

千百年来,就是这样一双双巧手,织就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5)

丝织品在我国有5000多年可考历史,勤劳聪明的中华民族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还将丝绸传播到世界各地。杭州,被称作“丝绸之府”,保存着距今时间最久的“世界第一片丝绸”

不仅如此,杭州还流传着一句话“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杭州丝绸的美,绝不亚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丝绸的轻柔质感随着温柔春风,轻盈飘逸地游离在女子肌肤之上,尽显东方女性优雅、内敛与温婉。

“半壁西湖半壁绸”,与西湖齐名的杭州丝绸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6)

“锦”主要指带刺绣的丝织品,是我国古代最为贵重的织物。锦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同样需要一双双“纤云弄巧”的手。

在越千年的发展之中,我国拥有了“四大名锦”:南京云锦、成都蜀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7)

南京云锦素有“锦中之冠”的美誉,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清朝在南京还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职江宁织造20年之久。

一千六百多年,织就南京云锦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8)

四川古时候除了被称作“天府之国”外,也还有一个名称——蚕丛之国,因为桑蚕丝绸业最早就是从这里起源。从上古时期开始,蜀地就出现了养蚕人,一直到唐宋时期兴于全国。

蜀锦最初用来制作衣裳,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定制”。在唐代天宝年间,9匹丝绸就能买一匹马,是古代最高级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可谓是“寸锦寸金”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9)

广西壮锦,风格与其他织锦明显不同。不仅呈现出色彩艳丽的民族风情特色,也更具有寻常百姓的生活气息。

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阅读课文《一幅壮锦》。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壮族老妈妈织出了一幅有房屋、花园、田地和鸡鸭牛羊的精美壮锦,结果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天边。天上的仙女们看到壮锦里描绘的美好场景,便将壮锦变成了真实的美丽家园。从此,老妈妈一家过上了幸福又美好生活。

一幅壮锦:多彩织锦,织就美好生活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0)

精美的丝绸与锦缎,若想要“锦上添花”,也离不开同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刺绣”工艺。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唐代文学家罗隐在《绣》中,描述了刺绣的美。

如果说绘画是在纸上的艺术,那么刺绣就是在织物上的绘画。以针代笔,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是游走在巧手指尖上的艺术。

苏绣:以针代笔,“破茧”谱写新篇章

四大名绣之蜀绣:一针一线绣山河,一生一事守传承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1)

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典里,“织作”当然不止有名满天下的丝织品,也还有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棉织品、麻织品等。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织女”们聪慧且勤劳的见证,在一针一线中展现了一份传承了千百年的匠心。

百年匠心传承,品味非遗之美——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七夕传统 · 还有“巧酥”

在七夕这一天,古时候的姑娘们除了拜织女、穿针斗巧、祈求姻缘、为家人祈福等,还会逛街、吃“花瓜”、品巧果巧酥……把节日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2)

巧酥俗称“巧人”,其实是一种酥糖,有些地方的糕点铺用织女形象做成酥糖,叫卖时会说“送巧人”,祝福顾客吃了这种“酥糖”变得心灵手巧。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主要是油、面、糖、蜜等制作而成,如今已从传统食品,演变成更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多种花色糕点。

能抿着吃的酥糖,好吃到渣都不剩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3)

在山东,七夕这天还要吃“巧巧饭”:姑娘们聚在一起包饺子,将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谁吃到了钱意味着“有福”,谁吃到了针意味着“手巧”,谁吃到了枣意味着会“早结婚”。风俗有趣,也让山东的饺子更有滋有味。

除此之外,姑娘们还会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种饱含着巧妙心思的瓜果就叫做“花瓜”。不得不说,我国古代女子个个都慧心巧思啊!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4)

郎耕田,女织布,

田园生活漫心间。

古今聪颖巧慧的女子,

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不止七夕,还有朝夕;

不止爱情,更是生活。

愿大家七夕快乐,与美好相依!

七夕节有女儿节这个称呼吗(七夕女儿节)(15)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