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张家口的草原天路真美。
尤其是秋天,不乏绿意和殷红。庄稼地勾勒出大自然的优美曲线,不同农作物奉献不同色彩,没有人不被眼前多姿多彩的景色所折服。
不仅是草原天路,康巴诺尔、察汗淖尔、库伦淖尔、空中草原……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一幅幅扑面而来的生态美景。
好成绩的取得,非一日之功。这里既有大自然的馈赠,更有全市干部群众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首都两区”建设要求,发自内心地对生态环境的悉心保护。
明湖公园白鹭飞。陈飞摄
生态建设“高颜值”
张家口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和“后花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按照《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要求,以2022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我市在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方面制定了“首都两区”建设目标,今年要求完成的20项指标中,已完成17项,其余3项指标年底即将完成。
如今在张家口,“绿色”已融入生态、城镇、产业、能源和交通各个方面,一幅“首都两区”建设的五彩画卷正铺陈开来。
在城市边缘的明湖公园,大群白鹭等水鸟飞落湖面,时而展翅低飞,时而嬉戏觅食。这样的美景,无需远走他乡便可尽收眼底,这是我市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行动的结果。
在尚义县七甲乡妈奶沟村民张俊峰的脑海里,关停农灌井的场景历历在目。市水务局水资源中心主任赵晓英介绍,科学管水、拧紧“水龙头”,从2019年至2021年,我市累计关停农灌井6153眼、退减水浇地52.13万亩。通过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我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达标率达100%。
“崇礼气温低,设计造林以乡土树种为主,常绿铺底,阔叶点缀,提高成活率。”崇礼区林草局总工程师杨建忠目睹多年来的植树成果说,“我们以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完成了营造林工程,奥运核心区绿化率达81.02%。”而全市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体系,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从2017年以来累计营造林137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书写了新时代的绿色张垣梦。
“告别烟熏和忽冷忽热,冬天家里变得干净而温暖。”察北管理区沙沟镇沙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国说。该村采取生物质蒸汽锅炉进行集中供热,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5吨、二氧化硫排放25吨。同样在全市,截至目前已完成37.4万户农村“双代”工程,全市PM2.5平均浓度由29微克/立方米降至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京津冀地区最好水平。
“来张家口深呼吸,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在坝上避暑的游客不禁感慨。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筑牢了首都生态安全屏障,也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冬奥核心区绿意盎然。陈亮摄
绿色发展“好气质”
在市区,曾经的老旧小区“颜值”大增,小区道路平整了,还规划了停车位,安装了节能路灯和健身设施。“怎么也没想到,我们小区改造得这么好,居民有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桥东区学院路小区居民王长江说。
在蔚县西窑头村,一栋栋充满现代感的建筑与古村落相遇,演绎一派岁月静好。
“现在回乡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从事民宿服务的,有做视频直播的。”该村村民任利荣怎么也没想到,一度成为“空心村”的西窑头,经过整修新建,不仅变身网红民宿村,而且改变了她和村民的生活。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施了城市“双修”等“六大行动”,改造老旧小区316个、棚户区住房3万套、城中村17个;高质量完成1100个“空心村”治理和2988个村庄整治提升任务,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等“十项清理”行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12%。
绿色城镇体系的构建,使得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昔日村庄的“脏乱差”变成了“明洁好”,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心情舒畅、如沐春风。
我市森林覆盖率达50%。武殿森 石艳琴摄
新兴产业蓬勃起
去年9月,年产800万吨钢铁的宣钢全部钢铁产能实现关停,我市实现了无钢铁生产市的目标。
偏重的产业机构、粗放的发展方式,必然让环境付出代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在调整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在我市抢滩、布局和兴起。
在张北县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基地,院子里的格桑花开得正艳。一栋高耸的灰白色大楼里,来到6层便是网库张北新能源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办公区域十分安静,只有工作人员敲打键盘的“啪啪”声响。 “落户张北半年,已有锂电池产业网、石墨烯产业网等15个单品网在基地运营。”基地负责人陈博告诉记者。
十几个单品网上线运行仅几个月,交易量就达3亿多元,实现税收3000余万元,数字经济的成果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在我市呼之欲出,沿着京张高铁进行产业布局,由接壤北京的怀来县,向高铁沿线的宣化区、崇礼区以及坝上地区挺进。目前全市已投入运营数据中心项目13个,投入运营服务器103万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17.7%提高到21.5%。
企业“相中”张家口,看重的是当地的区位、资源、环境、政策配套和产业集聚等优势,前瞻性、科创型企业的引入,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这一切最终归功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张“好牌”。
张北绿色风电项目建设时。武殿森 夏培真摄
强劲发展添动力
“风口”是许多人曾经对张家口最直观的印象,尤其到了冬春季节,“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成为当地人的调侃,其中也饱含了更多无奈。即便夏天,坝上妇女也罩着一块头巾,将脸庞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她们防止日头的曝晒。
如今,风光资源成了当地的“香饽饽”,追风逐日,向氢而行,全市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已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风电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跃身氢能“蓝海”,建设氢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擦亮“氢能张家口”品牌。七年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开创了国际国内13项第一,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46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由23%提高到32.5%。绿色能源体系的构建,为全市集聚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在市区,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如同一个个流动的音符,唱响现代化的幸福张家口。一座座崭新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实时准确显示公交车的运行状况,增强了居民绿色出行的体验感。
“京张高铁开通后,现在到北京太方便了,早晨去晚上回,到北京就医、购物、出游更加便利。”市民梁晓凤感慨快捷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
张家口融入北京“1小时通勤圈”,“异地如同城”的生活概念,正逐步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变为现实;京张等4条铁路、延崇等5条高速建成通车;张家口新航站楼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达到7531辆,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到444辆,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7.7%,大大提高了居民交通出行的便利。
如今的张垣大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相沿成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篇章更加精彩。
我市氢能源公交车。
记者 魏民 赵娜 通讯员 王旭升
编辑:林洁
,